肖本波
【摘要】三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相較于前兩個年級在新課標的要求上有了質的提升,而這其中也同樣有著諸多的問題反映出來。想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維持著低年級的寫作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身為教師應當立足實踐,有針對性地對實踐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穩(wěn)扎穩(wěn)打取得教育成果。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寫作水平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從當下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國家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已經從死板的追求語文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上轉移到了對語文的實踐上。其中明確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并對學生的語文寫作提出了特別要求。而從兒童想寫作或教師要求寫作開始到寫作完成,這過程中有著幾個關鍵點或者說難點是繞不開的,想要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效提高,就必須解決這幾個關鍵點所出現(xiàn)的問題。
一、素材上引導學生注重觀察
在寫作意圖確立下來后,真到了要動筆的時候許多學生卻又 變得畏縮不前。當教師詢問后通常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老師,我覺得沒有東西可寫?!倍處焻s十分苦惱“明明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情怎么會沒有東西可寫呢?”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素材這個在寫作中十分關鍵的點上學生出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呢?有不少教師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會對學生講要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可這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對學生講明如何篩選所觀察到的素材、選擇觀察角度,難道要學生將觀察到的所有素材都寫入所寫的作文中嗎?這樣的作文豈不成了毫無意義的流水賬?
因此,教師應當起到引導的作用,在語文寫作的實踐中使得學生了解到所有的事情事物都有著多方面的觀察角度,而真正落實到筆頭上的素材,應當是從寫作主題出發(fā)的觀察角度所觀察到的東西,只有這樣所篩選出來的素材才具備著統(tǒng)一性,而通過整合這樣的素材所創(chuàng)作的作文才不會前后矛盾。
二、情感上引導學生大膽表達
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不同的,有許多學生的寫作能力其實是很強的,但有時我們卻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創(chuàng)作不同主題的作文時卻經常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尤其是針對身邊親人朋友教師這一類主題作文的創(chuàng)作上,他們的文章有時會顯得干巴巴的,只是單純的敘事,卻沒有一絲一毫表達感情的成分。針對這樣的情況,簡單粗暴地將他們定性為情感淡漠是不合適的。有不少這類學生對于情感是十分敏感的,他們也有著極其細膩的情感想對情感寄托對象表達。但通常這類學生的面皮比較薄,他們不擅于或者說羞于在他人面前將自身情感表達出來,即便是通過文字的方式。那么如何使這類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將自身情感完美地融入作文中呢?
針對這類學生,教師應當清晰把握他們的心理活動,在特定類型的作文創(chuàng)作前,教師應當有選擇、有計劃地尋找學生談話,使他們明白在他人面前表達自身情感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同時向學生清晰地傳達自身的期許。通常這類學生的責任感較強,他人的期許會使他們做出平常情況下不會做的事情,而教師的期許或可使學生大膽地將自身情感通過文章表達出來,以此彌補短板。而這類情感真摯的文章通常是最容易打動讀者的,其質量通常也是最高的。
三、語言上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小學生作文中最常見的問題便是一篇文章通篇沒有大的符號用詞錯誤,也沒有跑題等大的失誤。但當學生將所有的語言組合在一起這篇文章卻沒有什么出彩之處,或可用平平無奇,波瀾不興來形容。在創(chuàng)作中學生通常也是絞盡腦汁地尋找名詞名句拼湊到自己的文章之中,可采用這種生拉硬套的方式所做的文章通常會顯得十分僵硬,嚴重者甚至詞不達意。而搜尋名詞名句也會花費學生的大量時間,給學生憑空增添了許多負擔。那么如何使學生將好詞好句信手拈來的應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呢?
教師應當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積累自己詞匯庫。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式便是督促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摘抄本,以此豐富詞匯儲備,真到用的時候也便于尋找。但摘抄本的形成并不是真正的從讀物上做大段的摘抄,每當學生看到能夠使其產生共鳴的詞句,便可簡潔地將它記錄下來,同時學生應當做的事情是在內心思索這樣的詞句我可以將它用到什么樣的文章中去,并將思索結果作為一個搜索引擎將摘抄劃分歸類,這樣也便于摘抄本的查找利用。
四、規(guī)范上引導學生自檢自改
有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就會有寫作能力稍弱的學生,而這部分學生的問題通常集中反映在作文的詞句以及標點符號的錯誤使用上。可以說詞句以及標點符號的規(guī)范使用是一篇文章的基礎所在,因而必須使學生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失誤之處,但教師簡單的一批、學生簡單地一看,這種方式并不能使產生錯誤的學生真正的牢記失誤。真正要使學生牢記失誤并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應當使學生真正親自面對自己的失誤,并親手加以改正。然而,學生之所以會犯錯誤通常是因為對于作文規(guī)范的不熟悉,因而則需要教師在作文課的自行批改環(huán)節(jié)不厭其煩地強調作文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并監(jiān)督學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尋找錯誤之處,在自檢后交給教師進行二次審查。這樣的自檢自改后學生的文章質量便有了保障,同時將使學生牢記自己的錯誤之處,有效地保證了錯誤率的降低。
五、結語
當我們把握了學生習作中關鍵點的問題解決辦法,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將是顯而易見的。但事物總是發(fā)展的,在學生習作的過程中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但相信只要我們不漠然視之,而是有針對性地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切難題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參考文獻
[1]劉有志.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5(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