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娟
摘要:本文針對智能手機里的主題美化市場,通過對智能手機用戶群體、第三方主題設計師、各手機品牌廠商的調查與研究,根據這三方的相互聯系提出主題生態(tài)圈這個詞。并且通過對手機廠商與手機用戶的交互、手機廠商與第三方主題設計師的交互、手機用戶與第三方主題設計師的交互進行研究。探索如何通過手機界面的動態(tài)交互設計給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手機體驗方式及觸發(fā)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也給廠商、第三方設計師帶來經濟利益,促進手機主題生態(tài)目的平衡發(fā)展。
關鍵詞:動態(tài)交互;生態(tài)圈;手機主題;情感化;用戶體驗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2-0106-02
1 緒論
1.1 課題的來源
隨著社會經濟和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手機從曾經的按鍵時代到現在的觸摸屏幕,從少數者擁有物到大眾化消費品。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手機市場,科技改變了人們手機上網的用戶體驗方式。手機整合了各類媒體,它除了滿足人們正常通話、發(fā)短信,更成為了裝在口袋里的媒介終端,可安裝各類功能豐富的第三方應用軟件,給人們生活提帶來了便攜與趣味。由于廣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了批量生產,各大手機廠商都建立自己的品牌手機體系,如華為、小米、魅族、OPPO,手機款型也不斷推陳出新,為了滿足用戶對主題界面戶個性化的需求,各品牌手機里開始開發(fā)獨立的自帶主題美化軟件,用戶可以在這個手機自帶的主題美化軟件里面下載自己喜歡的主題,應用在手機上。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視覺效果良好的界面可以與用戶進行更好的交互,在手機產品不斷更新換代的過程中,手機界面設計需要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新。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主題美化軟件連接著用戶、第三方設計師、手機廠商,這三種形成了相互聯系的主題生態(tài)圈,交互設計不斷促進了手機UI界面的發(fā)展,影響著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屬于設計的行為水平層面,行為層次設計和使用有關,這時,外觀和原理就不那么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功能的實現。當今這個時代,手機主題界面設計已經開始從交互設計到動態(tài)交互設計發(fā)展,也就是本能反應之外,反思層次的情感因素也介入其中,設計承載著特殊的情感價值,回憶能夠觸發(fā)強烈的、持久的情感。
所以本文的目的基于動態(tài)交互對主題生態(tài)圈的探析,希望為了主題生態(tài)圉的平衡發(fā)展,同時能滿足各方的利益與需求。
1.3 課題研究的方法
1)扎根理論法:經驗資料加實際觀察。查看幾大品牌手機自帶的主題美化軟件,關注他們的主題公眾號、官方微博號,獲取第一手資料。同時對第三方主題設計師進行網上調查及研究。
2)歷史文獻法:在針對手機主題設計這一對象,我們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來分析并整理歸納出手機主題設計的過去、目前的現狀、設計風格、未來發(fā)展等等。
2 手機主題的變遷
2.1 非智能機時代
非智能機時代,手機主題是手機廠商和用戶者之間的單一模式。它的特點是廠商在手機里提供固定的幾套手機自帶主題,缺點是用戶的可選擇性很低,對界面會產生疲倦感。
2.2 智能手機時代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到了智能手機時代,手機主題逐漸變成了手機廠商與用戶者、第三方設計者的相互聯系的狀態(tài),也就產生了主題生態(tài)圈。它的特點是各大手機廠商在自家的手機里開發(fā)出自帶的主題美化軟件,里面有手機廠商設計的主題,但更多的是第三方設計師的主題。因為廠商開發(fā)了后臺:主題設計師站,比如小米主題設計師站、魅族flyme開放平臺、華為花粉設計師平臺等等。這給了第三方設計師一個寬廣的市場,他們將做好的主題上傳到這些網站,手機廠商工作人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上架,用戶在手機終端就能看見他們做的這些主題。第三方設計師為主題美化注入了新鮮的創(chuàng)意,使主題市場豐富多彩,給用戶更多更多的選擇性。所以,手機主題從單一模式變成了用戶、第三方設計師及手機廠商的主題生態(tài)圈模式。
3 手機廠商與第三方設計師的交互
3.1 市場需求
因為智能手機的技術進步,手機用戶者已經不再滿足僅由廠商提供的幾套主題UI界面,手機廠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開發(fā)了一個主題美化的自帶應用軟件,為了擴大主題美化市場,又給第三方設計師單獨開發(fā)了主題設計師平臺網站,目前市場上的手機廠商為第三方設計師開發(fā)的獨立平臺:小米主題設計師站、魅族flyme開發(fā)平臺等等。
3.2 手機廠商與第三方設計師的交互流程
第三方設計師在指定的設計師平臺網站申請,要求個人的一些基本資料和身份證、照片、銀行卡信息,以便于主題收入提現到銀行卡。手機廠商那邊有專門的部門人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之后,第三方設計師們就可以按廠商給的要求制作主題了,第三方設計師做好主題之后需要提交平臺上,廠商審核部門人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之后即可上架,審核不通過則會被返回,審核人員會把不通過的原因以郵件方式發(fā)送給第三方設計師,可進行修改再上傳。
3.3 問題與解決
手機廠商將第三方設計師的主題上架到手機的主題美化軟件,給雙方都帶來了很多收益,市場化帶來的金錢誘惑,也激發(fā)了一些設計師抄襲、上傳惡劣主題、違法主題等惡意行為,即損害了優(yōu)秀設計師的權益,降低了用戶體驗,對主題生態(tài)造成了不良影響。
廠商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平臺主題質量,凈化設計師團隊,提高用戶體驗,營造健康可持續(xù)的主題生態(tài)環(huán)境,做了一些措施:(1)提高第三方設計師的注冊門檻:如要求設計、美術相關專業(yè)出身。(2)對主題作者版權、素材、創(chuàng)意的保護。(3)提高主題審核質量的要求。是按用戶群體情感分類,照顧了更多的群體。
5 第三方設計師與用戶的交互
5.1 為用戶服務
手機用戶有著不同的人群,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化需求。運用動態(tài)交互設計,廠商根據用戶的喜歡數據,將主題按各種需求分類歸納,在市場化下,產生了免費主題、收費主題,并且開辟了后臺主題設計平臺,第三方主題設計師可以申請入駐,設計出更多的主題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用戶的價值觀念改變,人們愿意為自己喜歡的手機主題買單,這樣主題市場的用戶需求量更加廣泛,同時能增加第三方設計師和廠商的收益,促進第三方設計師制作主題的熱情。
5.2 反饋與解決
此外用戶對主題的交互要求更高,主題購買后如果出現BUG,比如:清除內存、圓圈不對齊、字體顏色跟背景圖過于接近,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用戶體驗,間接影響主題生態(tài)環(huán)境,購買量下降。
從事主題設計行業(yè)的第三方設計師,應當基于用戶需求和程序本身去探索智能手機UI主題界面交互設計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風格表現,把握當前流行趨勢同時不盲目跟風隨大流,熟練掌握設計風格技巧,從生活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尊重用戶意見,勇于實踐,為手機主題市場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4 用戶與手機廠商的交互
4.1 個性化需求及用戶體驗
智能手機里單調的幾個主題無法滿足用戶,他們需要滿足個人需求的主題,而手機廠商也想給用戶提供一個手機自帶的主題美化軟件,這樣既能滿足用戶需求,也能帶來收益。用戶者使用手機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在主題美化軟件里面下載主題并應用。而用戶在主題美化軟件里面下載收費主題時,可以先試用幾分鐘,覺得好可以再購買。
使用主題之后可以在下面寫評論,這些信息也會反饋給第三方設計師和廠商人員。這些數據給他們提供了很多信息,促進維護主題生態(tài)的良好發(fā)展。
4.2 情感追求
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影響了主題界面的設計風格,過去的主題界面風格主要為扁平化、擬物化、手繪風、直接圖片式等。而現在手機廠商開始關注設計本身,注重用戶的情感,主題美化軟件界面逐漸的從人性化設計考慮。他們會對用戶的搜索主題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如圖1:
同時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設計:如考慮到歲數大的父母視力不好,專門做了一個爸媽主題專欄,給他們提供了字體較大、功能簡潔方便的特殊主題。主題分類也不在是過去的幾大風格,而
6 結論與展望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給智能手機帶來更多的機遇,給用戶帶來更多元化的用戶體驗,同時付費下載給主題生態(tài)帶來了勃勃生機。
手機主題生態(tài)到現在只有幾年時間,但是如今主題市場已經不在僅限于靜態(tài)主題,更多的動態(tài)主題、動態(tài)壁紙、動態(tài)國標給用戶提供了豐富的交互,在色彩、圖形、文字、聲音、動作上給人更好的用戶體驗,特定專題的主題也滿足了用戶的情感需求。
手機廠商對主題美化市場的宏觀管理十分重要,這直接影響主題生態(tài)的平衡發(fā)展。從對手機的總界面設計設計到主題美化市場的第三方主題設計,要符合用戶的需求,符合市場的需求,主題美化軟件的主界面、二級界面的設計,連接著用戶的交互體驗。平常手機廠商、第三方設計師都是通過線上郵件方式或者微信、qq交流,也會通過線下交流會的方式與第三方設計師進行交流,給主題生態(tài)營造出良好的氣氛。
通過對手機廠商、用戶、第三方設計師之間的探索研究,總結動態(tài)交互設計在手機主題市場的體現:(1)功能需求。比如多功能鎖屏:不用解鎖就能看日歷和天氣、聽音樂等。(2)情感歸宿。比如過年回家系列、老年者專用系列等主題。(3)生態(tài)方式。主題是要合乎人類道德的,不能出現色情暴力等主題,不能侵權等。
基于動態(tài)交互對手機廠商、用戶、第三方設計師之間的研究,展現了當前手機主題生態(tài)的真實面貌,總之主題生態(tài)圈的平衡發(fā)展需要功能的滿足,情感的歸宿,健康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孫明.INFOmedia構筑生活信息設計與新媒介研究
[2]潘婷婷.Android手機主題設計[J].軟件導刊,2016,第九期
[3]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M].中信出版社,2015
[4]林曉亮.手機UI主題界面交互設計[D].南昌:南昌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