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婧 羅曦
[摘要]為滿足移動互聯(lián)和大數據時代農經信息傳播和信息服務業(yè)務的新需求,我們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研發(fā)了貴州農經網微信公眾服務系統(tǒng),搭建了貴州農經網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并應用于農經信息服務實踐當中。分析了微信公眾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的優(yōu)勢,介紹了貴州農經網微信公眾服務系統(tǒng)的開發(fā),及服務平臺的構建,平臺的主要功能和具體應用效果,探討了微信公眾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措施,展望了微信公眾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農經信息服務;應用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B
傳統(tǒng)的農經信息服務主要是通過廣播電視節(jié)目、網站信息發(fā)布、電子顯示屏和大喇叭廣播系統(tǒng)消息公告,以及聲訊和短信信息推送等形式,曾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但存在信息采集、產品制作和發(fā)布成本高昂、信息傳播滯后、資源利用率低、服務受眾少、用戶黏度差等缺點和局限。
移動互聯(lián)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獲取習慣發(fā)生了改變,信息服務逐漸從網頁端向移動端偏移,手機應用客戶端APP和微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微信作為目前最為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活躍用戶多,功能強大。而微信公眾平臺以其表現形式豐富、發(fā)布便捷、傳播速度快,接收人群廣等特點,很好地契合了農經信息服務的業(yè)務發(fā)展需求,成為各部門公共服務中信息發(fā)布和宣傳推廣的重要渠道。
1? ? 微信公眾平臺概述
2011年騰訊公司在移動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下推出的一個即時通訊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微信,其精準快速的信息傳播特點以及方便高效的互動性,很快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獲取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012年8月上線的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能實現一對多發(fā)送圖文、語音、圖像、地理位置等消息,進行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和品牌推廣的自媒體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根據不同的運營對象設置不同的賬號類型,分成訂閱號、服務號和企業(yè)號,提供自定義菜單接口,支持創(chuàng)建自定義菜單等。
2? ? 微信公眾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的優(yōu)勢
2.1? ? 用戶多、受眾廣
微信用戶規(guī)模龐大,2018年初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40億。早在2016年就已有80%的微信用戶關注了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成為人們重要的信息獲取和發(fā)布渠道。而且相比手機客戶端應用APP,微信公眾平臺擺脫了操作系統(tǒng)的限制,無需安裝卸載,不占手機系統(tǒng)內存,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微信小程序使用門檻更低,無需安裝卸載和關注,有助于我們在低頻次使用場景中提供更廣泛深入的服務,連接更多的線下服務與線上用戶。
2.2? ? 信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微信公眾號是一種集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為一體的富媒體傳播形式,信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吸引用戶主動訂閱,并且轉發(fā)和分享。
2.3? ? 信息發(fā)布及時,傳播速度快
農經信息是一種時效性極強的動態(tài)信息,超過時效的信息不但價值降低,甚至可能變成錯誤信息,給用戶造成巨大損失。微信公眾平臺的群發(fā)推送功能,能實時發(fā)布最新的信息;用戶能隨時隨地第一時間瀏覽最新資訊,使碎片化時間得以充分利用。
2.4? ? 傳播能力強
微信信息傳播具有“蝴蝶效應”,平臺的信息群發(fā)推送功能可向用戶端直接發(fā)送,用戶獲取信息后又可以一鍵轉發(fā)和分享,從而使信息得到核裂變似的快速高效傳播,其信息傳播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的優(yōu)勢。
2.5? ? 能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對農經信息服務內容進行二次開發(fā),利用自定義操作設置信息欄目,方便用戶快速地自主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3? ? 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構建
3.1? ? 平臺建設內容
貴州省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為滿足農經信息傳播和農村信息化服務需求,自主研發(fā)了貴州農經網微信公眾服務系統(tǒng),系統(tǒng)包括微信公眾服務信息數據庫、業(yè)務系統(tǒng)后臺管理程序、微信公眾服務號和微信小程序,從而搭建起了貴州農經網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見圖1)。
3.2? ? 平臺建設原則
3.2.1? ? 統(tǒng)籌規(guī)劃、前瞻設計、分步實施。微信公眾服務系統(tǒng)平臺是一項結構復雜、技術難度大、功能眾多、涉及面廣、建設周期較長的系統(tǒng)工程,為確保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嚴格遵循了統(tǒng)籌規(guī)劃、前瞻設計和分步實施的建設原則。
3.2.2? ? 需求主導,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平臺建設前,我們對用戶的需求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研和全面細致的分析,平臺的功能設計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了貴州農經網現有的信息資源,高度整合和有效集成了各個服務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
3.2.3? ? 先進實用,開放擴展。平臺建設充分考慮到了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現實,開發(fā)時采用成熟的先進技術,確保平臺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并且采用模塊化開發(fā),使平臺有較強的開放性和擴展性,為技術更新、功能升級留有余地。
3.2.4? ? 統(tǒng)一標準,保障安全。微信公眾服務信息數據庫與貴州農經網原有的數據庫采用統(tǒng)一的數據標準,各應用系統(tǒng)使用標準的數據接口,平臺建設中建立和完善了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確保系統(tǒng)平臺運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3? ? 平臺系統(tǒng)架構和技術手段
系統(tǒng)主體綜合采用B/S架構,軟件部署環(huán)境支持linux和Windows,軟件兼容ie9以上版本和其他主流瀏覽器。
技術開發(fā)時中心數據建設采用SQLServer2008 R2、微信平臺客戶端、后臺業(yè)務處理軟件C/S軟件、后臺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B/S軟件,軟件部署平臺使用Windows Server2008 R2系統(tǒng),后臺業(yè)務處理軟件和管理系統(tǒng)采用Microsoft .Net技術進行研發(fā)(見圖2)。
4? ? 微信公眾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的具體應用
4.1? ? 開展農經信息服務
服務平臺的“農經資訊”“價格行情”和“市場供求”等欄目,每日實時更新農業(yè)新聞、農經資訊和農產品市場信息,提供相應的信息查詢和數據下載服務。不同等級的用戶可通過平臺查詢獲取各自權限下相應時段和地域范圍的農產品價格、供求信息和各類農經資訊等。
4.2? ? 農產品供求雙方配對搭橋
服務平臺的“供求商機”欄目,每日更新發(fā)布省內外農產品供應和求購信息,包括供需雙方的產品和商家的圖文和視頻等詳細信息,并為用戶提供供求信息智能配對服務,通過一鍵撥打,實現農產品供需雙方的在線溝通、交流,快速促成交易。
4.3? ? 舉辦各類農經專題在線活動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我們在后臺個性化訂制各種專題活動,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民合作社等合作開展線上線下的農產品品牌宣傳和銷售活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轉發(fā)、分享和紅包功能,讓用戶廣泛地參與到活動中,并積極主動地為農產品品牌做宣傳,參與農產品的銷售,為農產品生產農戶和企業(yè)實實在在地促進銷量,增加收入。
4.4? ? 廣開信息“源”,建立全新的農經信息采集體系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基礎,以及平臺的用戶分級和紅包功能,激勵用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采集和上傳信息,成為我們的農經信息員,使用戶既是信息和服務使用者、受益者,又是信息提供者,廣開信息“源”;系統(tǒng)的自動定位、閥值設定和自動糾錯等功能,也為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供了保障,從而有助于建立起全新的高效、低成本的農經信息采集體系。
4.5? ? 農經信息大數據分析
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對信息員采集上傳的農產品價格和供求信息進行不同類別、不同時段和不同地域范圍組合的統(tǒng)計分析,后臺管理程序還對前端用戶查詢使用信息和服務的行為進行記錄,深層次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從而分析農產品價格走勢、市場供需狀況和用戶行為習慣等,并生成分析圖表和報告等,為政府主管部門和涉農企業(yè)提供決策參考。
5? ? 存在問題與對策措施
5.1? ? 存在問題
微信公眾平臺雖然擁有微信強大的用戶背景,但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眾多,如何使服務平臺在浩渺的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中脫穎而出,是每一個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者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5.2? ? 對策措施
首先應該加強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宣傳和推廣,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和官微等多種媒體大力宣傳,線下發(fā)放宣傳冊附公眾號和小程序二維碼等方式,加強平臺的宣傳和推廣。其次是豐富平臺信息內容和形式,提升信息質量,不能滿足于簡單的推送信息服務,在發(fā)布內容和表現形式上精心組織,通過自定義的欄目,向用戶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資訊信息,以及更及時更精準的市場動態(tài)信息,提高信息閱讀量。最后,就是經常組織一些話題性和互動性強的線上活動,通過有獎參與等方式,擴大粉絲群,增加用戶的黏度。
6? ? 結語
微信公眾服務系統(tǒng)平臺高度整合了各農經信息資源,有效集成了各應用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建成了全新的、互動式的公眾服務模式。平臺在農經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擴大了信息傳播速度和服務覆蓋面,增加了用戶粘度,有助于升級和完善現有的農經信息采集和傳播服務體系,提升農經信息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益。平臺搭建起了農產品生產、銷售和物流三方,以及農戶和專家之間信息橋梁,對于促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鐘莉,任智勇,王楠,等.微信公眾平臺在農業(y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思考[J].農家參謀,2018(11):115.
[2] 談曉珊,周學斌,高軍,等.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水利信息服務平臺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8(03):51-54+57.
[3] 王學鳴,黃秋波.微信公眾號的現狀、類型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8,15(05):60-61.
[4] 谷建偉,王小熙.微信平臺在氣象為鄉(xiāng)鎮(zhèn)服務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