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
[摘 要]認知行為療法作為現(xiàn)如今對于人們認知、情緒、行為有著積極影響和有效疏導的心理治療方法,逐漸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認可與應用。本文就針對認知行為療法的若干特點,談談認知行為療法對于大學生心理輔導上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大學生;心理輔導;特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群體作為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儲備人才,不僅需要先進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及較高的專業(yè)技能的武裝,健全的心理結構及良好的情緒、行為控制能力也是其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今,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家庭及社會的壓力和人際關系的影響等外部因素,再加上大學生自我認知存在誤區(qū),對不良情緒的疏導缺乏有效可靠的渠道,導致大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情緒和心理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針對大學生出現(xiàn)的的各種心理問題,選擇合適而有效的心理輔導方法則是目前對于大學生培養(yǎng)工作上的一個重要課題,認知行為療法在此時便被業(yè)界廣泛提出,并逐漸通過實踐有效地應用在了大學生群體的心理輔導工作上。
1 認知行為療法的概念及原理
認知療法是一種有結構、短程、認知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它根據(jù)認知心理學提出的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病人不良認知的一種治療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認知療法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
2 認知行為療法的適用范圍及其價值
認知行為療法經(jīng)長期的研究和應用實踐后,被證明能夠高效地治療各種心理障礙(如抑郁、驚恐、強迫、廣泛性焦慮、社交焦慮、恐懼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成癮和精神?。⑨t(yī)學問題(比如,與睡眠有關的障礙、性功能障礙、糖尿病、慢性疼痛和心臟疾病)及生活當中無法診斷的問題(如缺乏自信、自卑和憤怒)。而對于人格障礙,認知行為療法的效果還不甚明顯,但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意義。
3 當代大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
總的來說,在如今大學生中間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偏執(zhí)易怒、狂妄自大、社交困難、自我認知障礙、焦慮、神經(jīng)衰弱、情感淡漠、情緒低落等各種不良情緒的困擾。而這些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
(2)學習、生活及就業(yè)的壓力;
(3)自我認知、期望與自身能力及現(xiàn)實出現(xiàn)偏差;
(4)沉迷網(wǎng)絡虛擬世界及手機社交平臺;
(5)家庭及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學生自我認知程度缺乏:由于自我認識不夠,無法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往往存在與現(xiàn)實不符的過高期望,造成部分大學生盲目自信甚至自大,不能用實踐事實去正確地審視自我認知,不敢面對自我認知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從做悟層面認知事物存在和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當此時遇到不順遂的境遇時,再加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很容易就會形成心理落差,甚至受到更大的打擊,從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所以針對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進行輔導和治療的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就具有極其明確而有效的作用及價值了。
4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方法與步驟
4.1 采取積極措施獲得受輔導者者的認可,并與其產(chǎn)生同理心
這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前提,必須通過一系列溝通及行為的鋪墊讓受輔導者消除心中對于這種輔導方式的疑慮,并在雙方之間產(chǎn)生同理心,從而讓受輔導者能夠以相對輕松的狀態(tài)積極配合輔導者的治療措施,使得認知行為療法有效而連貫地進行下去,達到最大的輔導效果。
4.2 受輔導者羅列問題清單,就問題展開討論
受輔導者需要對近期困繞自己的具體事件、情緒及心理過程進行羅列,針對輔導時間及問題的復雜程度,可以選取其中一個或者幾個作為討論事項,輔導者需要設置一定的情境,就需要疏導的心理問題進行合理猜測、判斷和理論歸因,通過情境來對受輔導者認知上的誤區(qū)與受輔導者一起進行討論和基礎疏導,并逐漸探求其中蘊藏的解決問題的契機。
4.3 針對認知來導出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及解決方式
對于受輔導者一系列的行為認知,很多都是在一定的程式范圍內(nèi),可是其中導致的情緒就千差萬別,針對這些差別就可以將心理咨詢中常說的認知三角理論來對受輔導者進行有效的疏導,通過一系列實例的對比告訴受輔導者:情緒不是由事件來決定,而是由我們對事件的看法來決定的。由現(xiàn)實的案例甚至輔導者的親身經(jīng)歷來對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有效規(guī)避,能夠有效地幫助被輔導者打開心結,獲得心理的有效疏導。
4.4 安排認知作業(yè)和心境檢查作業(yè),并及時接收被輔導者的心理反饋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個連續(xù)而長期的過程,不能僅僅局限于與輔導者之間簡短的溝通與討論,輔導者要通過心理疏導,教會受輔導者有效而積極的自我認知和審視方法,并要求其每天對自己進行自我審視,完成自我認知作業(yè)。教授被輔導者三欄表技術(事件、想法、情緒),通過此技術的學習,讓其深刻地理解認知行為理論,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地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讓其進行五欄表(事件、想法、情緒與行為、重構后的想法、想法改變后的情緒與行為)的相關作業(yè),幫助其比較深入地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心理結構得到有效的調(diào)整和健全。
[參考文獻]
[1] 原琳,鄒云峰.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研究[J].新校園(上旬),2015(02).
[2] 王志強.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J].人間,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