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玲 王好
[摘要]國家的發(fā)展、政黨的進步離不開領導的核心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jié)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斷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建設偉大工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以實現(xiàn)偉大夢想。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能成為全黨核心、國家的掌舵人,與其在青年時期的七年知青歲月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以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為立足點,圍繞理論價值、思想價值、教育價值以及時間價值四大層面展開研究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當代價值,以更全面、歷史地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知青歲月;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中央黨?!秾W習時報》刊登連載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訪談實錄,以真實細節(jié)詳實記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下鄉(xiāng)時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再現(xiàn)習近平七年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受到全黨全國范圍內(nèi)的熱烈歡迎,反響強烈,后經(jīng)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將其編匯成書籍,出版《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不僅僅是對黨的領袖人物的成長歷程的重要回顧,也是黨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領袖人物的內(nèi)在成長規(guī)律為主線,不斷挖掘其當代價值。
1? ? 理論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集全黨之智,就新形勢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全局問題、核心問題、關鍵問題等發(fā)表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系統(tǒng)化的治國理政方略,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特別是在十九大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被寫入黨章,確立為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chǎn)黨與時俱進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這一舉措,是將黨的指導思想和國家指導思想的高度統(tǒng)一,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然而理論思想的產(chǎn)生并非憑空而來,追根溯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以及個人成長歷程。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最重要階段之一,對其成長、成熟、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邏輯起點和根源,是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素材及載體,兩者有著緊密的內(nèi)在關聯(lián)。
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三農(nóng)””思想為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nóng)””工作,對做好““三農(nóng)””工作提出新思路新辦法新理論。特別是在2013年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議上提出中國要強,農(nóng)業(yè)必須強;中國要美,農(nóng)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nóng)民必須富“三個必須”重要論述,圍繞強、美、富三個層面強調(diào)““三農(nóng)””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nóng)””問題的高度概括、深刻剖析而成的““三農(nóng)””思想理論發(fā)端于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在梁家河,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經(jīng)歷中,習近平總書記扎深根基,深入了解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情況、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狀況和農(nóng)民的生存狀況,切實感受到農(nóng)民大眾的冷暖甘苦。
可見,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是習近平價值觀形成、思想成熟、了解民情的重要階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重要根基和推手,對于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2? ? 思想價值
當今世界形勢復雜多變。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以及我國社會開放的縱深發(fā)展,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核心的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shù)的方式在增長,在此大背景下,不同制度、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等不斷碰撞,相互激蕩,豐富了人們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激發(fā)了社會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但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西方價值觀念中消極、負面的意思形態(tài)也不斷沖擊、滲透,影響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意識的選擇與認同。
另一方面,市場經(jīng)濟崇尚多元經(jīng)濟、多元利益,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容易產(chǎn)生追逐物質(zhì)利益,強調(diào)個人和局部利益,忽視社會責任和擔當,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傾向,從而延伸至政治、社會等非經(jīng)濟領域,產(chǎn)生金錢至上等不良觀念,侵蝕民眾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滋生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
在此時代背景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論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nèi)涵和實踐要求,強調(diào)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的重要思想基礎。
縱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他是知青中“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即便帶著“黑幫子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帽子也不曾放棄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艱苦環(huán)境中不畏困難,攻克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8次遞交入團申請,10次遞交入黨申請,曲折的入團入黨之路更體現(xiàn)了他對共產(chǎn)主義堅定的信仰忠誠。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不僅是其如何堅定理想信念,如何錘煉意志品質(zhì),如何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過程,在此過程中他所展現(xiàn)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格、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等高尚品格與人格力量與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認識相統(tǒng)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思想教育價值。
3? ? 教育價值
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以習近平具體成長階段為切入點,體現(xiàn)其內(nèi)在成長規(guī)律的同時,更是一部生動的教育素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是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以直觀生動的的事實向大眾展示了從下鄉(xiāng)知青轉(zhuǎn)變?yōu)閲翌I袖過程中的“黃金時期”,深刻領會國家領袖地位得以確立的堅實、深厚的根基,是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動教材。人民領袖是最寶貴的、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具有示范性的榜樣,充分領會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中所展現(xiàn)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zhì)、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等高尚品格并以此為教材,結(jié)合思政教育特點,搭建相應的信仰體系、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使教育對象能掌握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利益關系,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樹立起正確的理想與奮斗目標等優(yōu)良品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是終身教育重要素材。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教育意義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育中,更應該是貫穿終身教育的重要素材。習近平在其七年知青歲月中,即便在最艱苦、最簡陋的環(huán)境中飽受不公、歧視,也沒有消沉,胸懷抱負,踏實肯干,逐步從最初的迷茫轉(zhuǎn)變?yōu)樽陨砭裆系纳A;在梁家河的七年時間里,習近平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和思考,潛心研讀《資本論》《共產(chǎn)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古今中外名著,是其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wèi)真理的重要積累階段,也是其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理論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時期。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中始終保持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當代終身教育的重要素材。
4? ? 實踐價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作為鮮活教材,不應單純停留在理論學習層面,更應以學習青年習近平為落腳點,通過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以實踐出真知,以實踐促成長,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和黨員干部學思踐悟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自2017年3月以來,浙江外國語學院開展“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主題教育活動,并將其貫穿學校立德育人全過程。通過各類團學活動、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載體,將“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主題教育與育人、黨建、文化、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相融合,推動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例2017年8月2日~6日,該校由專家教授、青年教工以及學生代表一行39人循《學習時報》采訪內(nèi)容奔赴梁家河,重溫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場景及故事,此外,該校還組織多支專項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分別奔赴全國各地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足跡。同時,為挖掘主題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學校積極與各單位對接,先后與浙江省開化縣金星村、浙江省景寧縣等地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搭建主題教育第二課堂,不斷深化細化學習教育方式、內(nèi)容等。
全國多個省份組織各級黨組織學習《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并將其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同志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和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工作辦法,激發(fā)自身使命感和責任擔當,不斷提升自身黨性修養(yǎng)。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充分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建立梁家河綜合教學基地,通過組織梁家河實地教學、開設學習研討、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開發(fā)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黨性教育課程,以不斷發(fā)掘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實踐價值。
通過開展學習青年習近平主題教育活動,號召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立志成才,用青春夢托起中國夢,實現(xiàn)青春價值;號召廣大黨員同志在生動實踐中堅定自身理想信念,將高度的政治自覺與行動自覺相結(jié)合,不斷錘煉黨性,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其人生經(jīng)歷中的重要時期之一,這七年的歷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的理論根源,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是思政教育、終身教育的教育素材,是青年理想信念、黨性教育的實踐載體,具有理論、思想、教育以及實踐四大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麟輝.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黨政論壇,2018(06):6-7.
[2] 張艷斌.當代青年應學好用好《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部“教科書”[J].河南教育(高教),2017(11):66-69.
[3] 張二平.鮮活的教材生動的范本—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新湘評論,2017(21):59.
[4] 華艾,管青山,尹曉華,等.梁家河有“大學問”——廳局級干部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體會[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7,10(05):131-136.
[5] 王曉.《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N].學習時報,2017-08-25(004).
[6] 宣勇.青年學子的必讀教科書[N].學習時間報,2017-08-23(004).
[7] 李國喜.學好講好梁家河的“大學問”[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7,10(04):5-8.
[8] 楊志和.七年知青歲月是習近平總書記政治人生的出發(fā)點[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7,10(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