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青年的先鋒和時代的弄潮兒。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也不例外。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是關鍵。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提高。只有師生、生生間精誠合作,才能共同發(fā)展?!盎A”課是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入門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教師需要剖析高職院校大學一年級學生自身特征與“基礎”課的特點,找出學生對“基礎”課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找到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學習興趣的對策。這樣,“基礎”課有效教學已經實現。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興趣;“基礎”課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青年的先鋒和時代的弄潮兒。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校的關鍵任務。高職院校學生有自身特征,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習近平主席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我,常常對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采取了一些有力的舉措。在此,我以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下面都簡稱“基礎”)課為例,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剖析高職院校大學一年級學生自身特征與“基礎”課的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有著自身特征。學習基礎相對要差些,而且參差不齊。高職學生普遍看來,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強,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高。往往很多在高中階段形成了的學習習慣,需要家長催促與老師督促。他們往往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耐力不夠,出現虎頭蛇尾或者半途而廢的現象。他們反應靈敏,價值觀更趨現實,對網絡信息了解比較多,但往往分辨得少。往往口頭答應比較快,真正落實的不多。愛好自由的多,愿意接受約束的少等等。
“基礎”課,是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門核心課程?!盎A”課,主要是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盎A”課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它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了解了高職院校大學一年級學生自身特征與“基礎“課的目標與任務,我們更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好”基礎“課,使”基礎“課在他們的成長成才路上發(fā)揮應有的價值。
二、高職院校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基礎”課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分析
根據近兩年所教的二十一個班級的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的分析,得出他們對“基礎”課缺乏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學生的理論學習基礎差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成見
大學一年級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看法,還停留在高中階段。他們認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沒有學好,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就學不好。尤其是高中學理科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課傷腦筋,以前學的,忘得差不多了。高中主要是應付考試,需要牢固記憶并且充分理解,沒有記牢,有可能就會失分。他們覺得最麻煩的就是死記硬背,往往大學老師上課一般不講哪些是要考的內容,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候會聽不懂,聽不懂不是找出其中原因,而是自暴自棄,玩手機或者睡覺、講話。這樣,就喪失對了入校后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課的興趣。
2.部分學生的理論學習基礎好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懈怠
這主要是針對高中學文科且思想政治課把握得比較好的同學,他們認為高中思想政治相關知識點都學過,老師一講他們就知道,而且在腦海里都有了相應的知識記憶,上課時會出現不屑于學習的現象。同時,覺得書本上的每個字都認識,即使不怎么聽課,考試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的。一些同學仍然抱著六十分萬歲,一個學期下來,考核分為三部分,他們心里是有底的,平時分占百分之三十,實踐分百分之三十,期末考試成績占百分之四十。平時分與實踐分之和占了百分之六十,過關不是難事。
3.教師教學內容不新吸引不了他們的興致
大學一年級學生,絕大部分是出生于1999年以后了,他們對新事物有好奇感,他們對新知識有渴望感。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新事物,接受非???。如果老師引用的案例內容涉及到三、五年前的,又不是典型的案例,他們就會覺得過時了,不想聽。有的他們即使沒有聽過,也不愿意聽下去。
4.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僵化了他們的思維
教師在一堂課上滔滔不絕地講,講的很有興致,而學生覺得大腦疲勞,聽著乏味。有的開始聽著,不久就會昏昏入睡了。教師上課與學生互動,如果常用一種或者兩種方法,學生也會產生惰性,往往最開始會配合,后來就會產生厭煩甚至抵抗情緒。
三、培養(yǎng)大學一年級學生“基礎”課學習興趣的對策探索
布魯納在《教育的過程》一書中指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樣的學科,務必使學生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彼枷胝卫碚撜n,就是幫助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學習、工作、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盎A“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實現中學到大學階段的轉變與成長成才有著非凡的意義;培養(yǎng)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基礎“課學習興趣,非常關鍵。
大學一年級學生首先要明確,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但主要任務仍然是學習。大學不再只是應付考試,對于“基礎”課,學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原理、掌握方法、學會相應思維方式,來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分析社會現象。老師要明確,每一屆學生基礎不同,性格各異,喜好多樣。即使是同一屆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受到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各自對“基礎”課的看法與態(tài)度不同,學習興趣程度有差別。培養(yǎng)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才能取得相應的成效。
1.統(tǒng)一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上好“基礎”課開學第一課,學生明白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任何一所高校的必修課,而且是全國統(tǒng)一教材。思想政治理論課,??茖哟螌W生,相關學校開設了“基礎”課,“概論”課,形勢與政策課。本科院校再加“原理”課與“綱要”課。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除了開設??茖哟蔚娜T必修課,還開設了一門選修課“原理”課。學好“基礎”課,可為學好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奠基?!盎A”課的內容,與大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就是幫助大學一年級學生走好入校后的第一步。首先,教會學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找準中學與大學的變化,提高獨立生活能力,樹立新的學習理念,確立成才目標。其次,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再次,弘揚中國精神,共筑精神家園。在人生成長歷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整個“基礎”課內容的重點,也是我們人生的關鍵點。最后,在公共生活、職業(yè)生活、家庭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練就自己的個人品德。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俗、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護的行為規(guī)范,不一定人人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借助于國家強制力——法律手段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與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基礎”課所涉及到的,都是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健康成長成才的。學習“基礎“課,是幫助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好思想道德知識與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素養(yǎng)。尤其是對于我們政法院校的學子與人民警察體制學校的學子,要遵循政治建警、從嚴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針,牢記并履行自己的校訓。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的校訓是”厚德、重法、崇文、尚武“。明確其重要性,學生就相應地重視起來,學習興趣就會提高。
2.換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學生剛進入大學,有諸多的不適應。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是湖南省唯一一家警察體制的職業(yè)院校,司法警官院校,全國共有17所,我們學院是其中一所。采用的是警務化的管理模式,出門看隊列,進屋看內務。對學生言談、行為舉止、服飾等都有嚴格要求。學生要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是有一定的難度,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我們要給學生成長以時間。在“基礎”課里,我們可以與之分析,學院實行這些制度的作用何在,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很好應對。給學生列出我們學院已有的資源,讓學生能盡快吸收并且利用好已有資源發(fā)展完善自我。我們學院的入學軍訓是一個月,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堅持不來,但最后都挺過來了,發(fā)現自己原來有這么多潛能,有這么多優(yōu)勢。學生明白了,“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種軍訓精神,運用到學習上來,也是我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的因素。這樣,學生就能學會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學習方法、處事方法??梢?, 學習“基礎“課,實用性強,學生自覺提高學習興趣。
3.對癥下藥,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利用課堂與課余,加強與學生聯系,線上與線下交流、溝通。通過微信群,來增加師生的交流與增強師生間感情,老師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把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及時了解他們的動態(tài)。分層次對學生予以輔導,對基礎差的學生,主要是激起他們的自信,上課經常會對這部分學生提問或者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見解,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哪怕是丁點兒的,即時給予表揚并寄予更大希望。對基礎好的學生,常給他們制造點疑難,讓他們發(fā)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來督促他們認真學習“基礎”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收集最新典型教學案例,盡量走在學生前面。讓他們覺得新奇,而且是又是社會上的普遍現象,也是典型問題,引導他們如何思考與順利解決。用我們“基礎”課哪些原理可以來分析與解決它,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
4.發(fā)揮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做到揚長避短甚至揚長補短。對于在音樂、體育、舞蹈、書畫等方面有特長的學生,相對來說他們的文化基礎差些,但他們比一般學生情感更為豐富。在學習“弘揚中國精神,共建精神家園”、“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遵守道德規(guī)范,錘煉高尚品德”這些章節(jié)內容時,選取典型案例,要求他們進行角色扮演,他們從中體會到自己也是很棒的,得到大家的掌聲與贊許,從而提高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交際能力強的學生,這類學生和大家都能相處好,在學習“個人與他人關系”時,要求他們來談談自己是如何處理室友關系的,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看到我們的理論可以在實踐中得到運用,而理論又可以通過大家的實踐驗證與提煉得以升華,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基礎”課學習。對于道德良好的學生,他們一般能遵守各種道德規(guī)范,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樂于助人。在學習“注重道德傳承,加強道德實踐”、“遵守道德規(guī)范,錘煉高尚品質”時,我們可以提醒其他同學,多學身邊的道德榜樣,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讓他們來影響周邊的同學。這類學生自己能更好地加強道德修養(yǎng),起到標兵作用,讓“基礎”課增強實效性。這樣,大家能在相互提高的同時,融入到“基礎”課的學習中來。
5.精誠合作,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我教的都是大班,三個班級一起上課,為了便于管理,更多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我第一堂課,就給他們隨機進行了分組,整個學期這個組的組員就緊密團結在一起,每一位組員的表現,直接關系的這個組的獎懲分。為了避免兩極分化,我有時會亂點鴛鴦譜,點到哪位就是哪位同學回答問題,讓他們上課不敢走神。有時還會點到某個班級,畢竟關系到團隊榮譽,讓他們想方設法為自己班級爭光添彩。三個班級在一起,有時也是有好處的,可以汲取集體智慧‘可以形成競爭趨勢,讓學習氛圍高漲起來。對一些時政感興趣的同學,我們可以很好地與之合作,給這部分同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課前搜集與課程教學相關的社會現象與典型案例,他們就感覺到自己被重用,課堂上,可以讓其他同學就現象或者案例進行分析,當大家談過自己的想法后,再請這部分收集案例的學生,發(fā)表看法。最后老師點評,進行正確理論引導。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精誠合作的“基礎“課課堂生機盎然,大家愿意積極參與,因為每個人都有事做。
總之,通過對近兩年所教學生的分析,從培養(yǎng)他們對“基礎”課的學習興趣的探索,我發(fā)現自己在不斷成長,能在課堂中感覺到快樂。本期師生座談會上,學生給我的評價是,每天都能給他們滿滿的正能量,每天能給他們心靈雞湯的享受,課堂活躍氛圍好。還有學生,下課跑到我面前來說,“老師,我最喜歡你的課”,等等。我發(fā)現,只要自己愿意,只要自己努力,付出遲早會得到回報。有一個畢業(yè)了六年的學生,上次來長沙培訓,在路上遇見他。他說,“老師,我大學的第一節(jié)課,就是您上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我畢業(yè)后第二年考上了公務員,與您大學一年級給我的正確引導分不開,非常感激您”。學生的這些評價,都是對我最好的鞭策與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永遠在路上。培養(yǎng)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尤其是大學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課的興趣至關重要,因為它會影響到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5年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2]朱文彬、趙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學》,北京:首都是大出版社[M].2007.6
[3]果晶晶等.《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2(5)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作者簡介:
劉東南(1973--),湖南湘鄉(xiāng)人,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政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職業(yè)指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