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艷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和課本知識緊密相連并制定相應的閱讀策略。同時對于小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上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分析,探索未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途徑
伴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通過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理論知識的總結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高,同時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掛念影響
作為小學課程中的基礎學科,語文在歷史教育發(fā)展中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我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發(fā)展歷史的國家,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念在我國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念中核心就是教師為中心,這種方式的實行很難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學習計劃,并且學生也很難將所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練習時很難從開放的角度分析問題,也很難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二)應試教育課程內容繁多
雖然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是當前中國的大多數(shù)的人才選拔方式還是使用應試考試,而應試考試主要考察的就是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應試教育中所考核的內容也是十分復雜的,很難保證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無法體現(xiàn)出教學創(chuàng)新。
(三)相關教育部門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的措施不到位
在應試教育考核的大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師所注重的只是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使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出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因此導致教師只是注重學生閱讀成績的提高,而對于學生真正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都忽視了,導致有效的教學法方法很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普及。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途徑
(一)明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
想要充分發(fā)揮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首先需要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要對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在年段目標制定以及教科書編排是要適度,適合本班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保證所學習的內容是本班學生在經過努力之后可以實現(xiàn)的。所指定的目標一定要清晰明白,指向性明確、可操作性強。比如說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學生先掌握課文中的生僻字,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整個授課過程核心是學生,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要目的。并且在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不偏離教學目標的前提之下做出適當?shù)难由臁?/p>
(二)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語文教學中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所教授的內容,內容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所教學的內容存在問題,那么即使教學方法在先進,創(chuàng)新性再強對于教學質量以及教學的實用性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說為了充分地發(fā)揮在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中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優(yōu)勢,需要在進行教學內容制定的過程中充分地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探究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重新制定教學內容。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在進行教學內容的編寫是需要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其次是內容的編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最后要保證所編寫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對于閱讀知識的掌握以及更加地關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三)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由每個學生出發(f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多套教學方式,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合作的能力,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最大化。
(四)進行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評價方法主要分為教學課堂評價和閱讀綜合素質評價,通過不同方式的教學評價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對教學評價方式改革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改革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傾聽學生的想法,并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對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展示也一定要做出適當?shù)脑u價,不要過于模式化。
(五)拓展課外閱讀的空間
閱讀能力是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有效地提高,并建立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練習。小學語文教材是一個很好的閱讀載體,其中有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章,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是閱讀訓練的有效平臺。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利用假期,多讀經典的文章和小說,使學生能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閱讀空間,使學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到快樂。這種課外閱讀教學需要家長的支持,讓家長與學生在家里完成的課外閱讀訓練。去圖書館借閱書籍,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對文章的理解,并進一步與家長溝通相關段落的中心意思。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新性是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有效方法,而且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創(chuàng)新氛圍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方法,努力達到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小虹.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2]楊麗紅.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