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力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在電力發(fā)展中有很關鍵的作用。本文重點對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相應的預防對策,旨在為電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變電站工程;電氣安裝施工;技術
在實際開展變電站的電氣設備安裝相關項目的過程中,要確保電氣安裝的質量達到用戶的要求,施工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極其關鍵。引入先進的施工技術,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途徑。變電站作為支撐電力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施工的質量是確保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變電站建設和安裝的過程中,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電力安裝施工的技術水平,是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證的關鍵。
一、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的重要性
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對電力生產工作影響很大,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電力生產的安全性。電力生產是一項相對復雜的任務,涉及很多內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電力生產的需求越來越高,電力生產也提出了新的發(fā)展要求。在電力生產中,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工作是生產工作的重點。首先,電力生產的程序比較多,各種設備在運行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帶來很大安全隱患。變電站電氣設備也是設備中的重點,對于電力生產的安全也存在很大影響。其次,變電站對于電力生產的工作效率是有很大的影響,對變電站電氣安裝施工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可以使變電站穩(wěn)定運行,繼而促進電力生產工作的高效進行,提高電力生產工作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促使電力生產更好的發(fā)展。
二、變電站工程中電氣安裝施工技術研究
(一)等電位地網
在等電位地網的相關連接工作過程中,一般會將放熱熔作為連接的主要工具,其主要應用在銅排與駐地網的連接環(huán)節(jié)。在將放熱熔用于銅排與柱地網的連接過程中,需要采用搪錫壓接的方法,縮小銅排與主地網之間的距離。在連接時,要注意搭接的長度,一般搭接的長度不低于其寬度的兩倍以上,這樣做的意義主要是降低接觸電阻,使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流可以順利的通過,進而有效的控制因故障電流到達屏蔽層時受阻而導致電纜出現(xiàn)燒毀的現(xiàn)象。為了確保連接的安全性,基于電氣設備的質量,在連接保護室內的電位與屏蔽層與柜的內部的銅排的過程中,其連接采用的銅纜截面面積必須精確在50mm,并將螺栓連接作為線芯與銅纜的主要連接方式。同時,裝設在屏蔽柜上面的接地端子與銅排進行連接的時候,可以將截面面積為4mm2的多股銅線作為接地端子與銅排連接的一種輔助工具,使連接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銅排的每一個接地螺栓上都布滿了與線芯相符的線鼻子,同時接頭地線端的壓接線也與線鼻子集中在一起,每一個接地螺栓上的接線總數(shù)量在0到3根的范圍內。此外,等電位接地銅排在二次電纜溝道內部,要將等電位接地銅排固定在電纜的支架上,則需要借助螺栓縮小其與支架的中心位置,并提高其牢固性。在將等電位接地銅排固定在支架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支撐絕緣子的方法,來達到其固定的目的。在固定環(huán)節(jié),電氣安裝的施工人員要根據(jù)電網幾點保護標準化的設計規(guī)定來進行相關的固定工作。
(二)設備外殼、基礎接地線
開展接地線的相關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設備安全,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在變電站內開展電氣安裝施工項目的過程中,接地環(huán)節(jié)都必須以銅排作為主要工具,設備外殼、基礎、基礎接地線設備外殼等都是變電站工程施工階段需要接地的對象。同時,要進一步細化電氣施工工藝,使電氣安裝的施工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電氣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考慮到參與該施工項目的每一個工作人員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存在一定的差別,為了避免其整體業(yè)務素質水平參差不齊而造成接地的差異,需要在轉彎后應用立彎機與平彎機進行加工銅排制作接地,合理分配每一位施工人員的工作,并將工作的范圍與內容細致化,確保所有參與到基礎、基礎接地線與設備外殼的接地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人員接地的方式、長度、高度與彎曲尺度及成排設備接地方向一致。
(三)電纜敷設技術
首先,要對現(xiàn)場的電纜進行認真檢查,同時對電纜的型號和規(guī)格是否正確進行核對,然后通過1000V兆歐表對電纜進行絕緣檢查和測試。其次,要將電纜的敷設順序確定下來,認真地核對電纜相應的規(guī)格和外徑,制作關于各個電纜支架、電纜溝交匯口、電纜豎井等相關部位的敷設斷面圖。再次,要對電纜敷設的具體路徑予以認真核對,整體的排放每一根電纜,杜絕出現(xiàn)電纜相互交叉的現(xiàn)象。最后,由專業(yè)人員指導敷設電纜的關鍵位置,并且要將電纜標識懸掛出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發(fā)展的方面,智能化技術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第一,應用控制器時,無需控制模型,就可以具有優(yōu)良的操作,完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第二,能夠更加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第三,整體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進行控制時,既減少工作量,又有效地提高運行效率。第四,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進行智能化技術應用,有效縮減成本投入的同時,還可以為我國社會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曉平.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12):104~105.
[2]張永,崔明洋,李昕.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6(01):141~143.
[3]譚相文.基于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探討[J].四川水泥,2016(04):124~126.
作者簡介:尹東(1973.11—),男,重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