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揚
[摘要] 中成藥是主要將中草藥作為原材料,在加工制作之后,形成各類制劑的中藥制品,在臨床反復使用過程中,能夠形成較高的療效,且應用較為廣泛。但是,目前很多中成藥受到生產工藝,運輸過程與使用環(huán)節(jié)因素的影響,出現微生物污染的現象。因此,需對中成藥的微生物污染進行合理監(jiān)測,明確其中的微生物種類,為消費者營造健康的中成藥消費市場。該文分析了中成藥微生物污染因素,提出中成藥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幾個重點環(huán)節(jié)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 中成藥;微生物污染;監(jiān)測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0(c)-0151-02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onitoring of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U Hong-yang
Langfang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Institute,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65000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develops the TCM products of various preparations after the process by making the herbs as the raw materials, forming a higher curative effect in the clinical repeated usage course, and the application is wide. However, the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occurs affec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course and usage link.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duct the rational monitoring of the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nd clear the microbiological type thus creating a healthy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onsuming market for consum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factors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s, and proposes several key links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control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s.
[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Monitoring
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種劑型[1]。在中成藥微生物污染監(jiān)測工作中,需合理使用先進的檢測技術,了解具體的污染因素,針對微生物污染問題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以此提升中成藥的使用安全性。
1 中成藥微生物污染因素分析
1.1 原料污染因素
中成藥的原料通常為中藥材,屬于天然的植物、動物或者礦物質,例如:植物的根莖物質,植物葉子物質,植物果實物質、動物的內臟器官等。這些天然原料本身存在著大量的雜質、蟲卵、微生物等。并且在不恰當的儲存和運輸條件下,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微生物極易得到滋長和繁殖。另外,在材料采集及運輸過程中,中成藥原料所接觸的材料較多,包括包裝、運輸工具等等,極易出現微生物污染情況。中成藥原材料主要微生物污染為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等等[2]。
1.2 輔料污染因素
中成藥的制作過程中,需要使用輔料以使中成藥產品成型。中成藥輔料是指應用于中藥制劑生產過程,促進產品的形成的賦形劑和附加劑,主要包括中藥用糊精、膠囊、淀粉等,上述輔料在制劑劑型和生產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輔料自身帶有的微生物也是影響中成藥微生物污染的因素[3]。
1.3 包裝材料污染因素
藥物包材的質量也是影響中成藥質量的重要因素。包材本身微生物超標,攜帶治病微生物就會直接影響中成藥成品的質量。
1.4 生產過程的污染因素
生產過程中的微生物控制,直接影響著最終產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生產的廠房,器具設備,人員及生產工藝等均是污染物的帶入者,所以生產過程中的微生物控制直接影響到了最終中成藥的質量。應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微生物污染的監(jiān)控。
2 中成藥微生物污染控制
2.1 原料、輔料、包材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原料、輔料、包材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直接影響到成品中成藥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因此,從采購源頭控制好原料、輔料和包材的質量。在采收、運輸、儲存、加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應高度重視,采取措施防止微生物污染的發(fā)生。投料前按照相關要求對原料、輔料及包材進行潔凈處理,避免微生物污染,并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污染達到要求才能使用[4]。科學選擇原材料,輔料、包材保證其能夠完全符合藥用標準。在中成藥生產前,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和步驟對藥材進行潔凈處理,避免微生物污染。此外,在采收、存儲、加工、運輸原藥材的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之中均重視微生物污染問題,提高中成藥清潔度水平[5]。
另外,水是藥物生產中最為重要的原料,在中成藥生產中必須加強對水質的檢驗與控制,避免因生產用水造成中成藥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同時,選擇過濾效果更強的水處理儀器,應用反滲透膜實施生產用水過濾,從而提升水質清潔度。
2.2 生產環(huán)境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建立完善的人流、物流通道,人員和物料分開管理,做到進出操作現場潔凈可控。嚴格控制生產環(huán)境的微生物污染,在潔凈廠房中按照要求安排檢測點,生產過程中,采樣監(jiān)測生產過程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潔凈度以及壓力等參數,使得生產環(huán)境必須達到生產工藝標準的要求,有條件的利用空調送風系統(tǒng)及時根據現場的情況,對環(huán)境控制參數進行自動調解[6]。保證生產全過程環(huán)境可控,消除環(huán)境對藥品質量測影響。
2.3 生產人員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在潔凈室中,人是決定微生物污染物產生的重要因素。潔凈室內的微粒的來源比例為7%空氣中滲入,8%原料中的帶入,25%從設備轉運中產生、25%從生產過程中產生,35%由人員帶入[7]。因此嚴格生產區(qū)人員生產制度,對生產人員進行反復培訓,提高潔凈室內操作人員潔凈意識,是降低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污染的重藥因素。因此,中成藥生產廠家需針對工作人員加以教育培訓,將微生物污染控制相關技能引入到廠家之中。
2.4 生產儀器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中成藥生產中主要使用的直接接觸物料的設備有粉碎機、藥篩、壓片機、制粒機等。中成藥生產儀器中常見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真菌、桿菌等等,這些病菌及病原體在制藥過程中污染中藥原料。另外,生產儀器及容器本身存有設計問題,其表面光滑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成藥生產儀器及容器的清潔度,從而導致中成藥被微生物污染。因此,在藥物生產過程中,應根據相關規(guī)定對設備制定相應的操作規(guī)程,設有消毒維護和檢查規(guī)程,使用前后都應該按操作規(guī)程程序進行消毒清理,消毒后使其盡快干燥,以避免微生物滋生,產生微生物污染。提高生產儀器的自動化,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避免污染。
選擇生產儀器及容器方面,需選擇質量水平更高、內部更為光滑的器具,并采用物理消毒及化學消毒方式進行整體清潔。同時,需針對生產儀器加以保養(yǎng)和維修,保證儀器密封性,保障生產儀器內部潤滑劑不會滲透污染藥物。在微生物檢測前,對相關設備也要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檢測設備污染藥物檢測樣本,造成檢測準確率下降問題。
2.5 成品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最終成品在出廠前應根據藥典規(guī)定進行檢查。利用微生物限度檢查和無菌檢查的方法保證最終產品的微生物污染可控。建立有效的放行程序,并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控制好環(huán)境,避免微生物污染。
3 總結
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由于具有比較多的有機質,導致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于制備、儲存和加工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一些微生物的污染,進而對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比如,芽孢桿菌屬的短小芽孢桿菌以及枯草芽孢桿菌都是主要來自土壤中。另外,中成藥的原料大多是源自于天然的動物、植物或是礦物,即使對其進行一定的炮制處理、加工處理和提取處理之后,可以將其中所含有的一些微生物數目減少,但中成藥和化學藥物相對比,前者仍然具有相對比較高的微生物含量。因此,若不加強對中成藥的加工和生產過程相關微生物的有效控制,則很容易引發(fā)出現微生物污染的情況。而且,一些微生物污染菌株還會于中成藥的滅菌和烘干的過程中出現一定具有抵抗作用的生物膜,或是變異成難以檢出的致病菌等,具有比較大的危害性。所以,需要對中成藥相關微生物污染控制進行深刻認識,并加強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微生物控制,進而減少中成藥成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數目。比如,在制備中成藥成品的時候,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有效保證,并需要進行污染菌株的嚴格分離處理和鑒定處理。在中成藥成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強對微生物的監(jiān)測,對生產環(huán)境需要進行嚴格控制,開展有效滅菌處理,控制環(huán)境微生物的數量,并盡量促使中成藥成品相關生產過程中引發(fā)微生物污染有關因素明顯減少,進而將中成藥的質量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在中成藥的生產過程中,需開展合理的微生物檢測工作,嚴格控制人、機、量、法、環(huán)這5個環(huán)節(jié),把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控制到源頭。做到生產環(huán)節(jié)可控,儲存運輸環(huán)境可控。在明確污染問題后,采取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以保障中成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志遠,肖靜,蔣清麗.中成藥微生物污染的檢測與應用[J].民營科技,2017(1):15.
[2] 秦雪濤.藥品潔凈室污染控制探討[J].科技探討,2015(2).
[3] 蘇智陽.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J].醫(yī)藥前沿,2015(36):373.
[4] 胡立榮,歐陽波,文曉柯.中藥制劑生產中的微生物污染途徑及控制[J].中國藥事,2015(6):613-617.
[5] 李趣嫦,曾璞,肖建光,等.50種中成藥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適用性試驗及結果分析[J].藥物分析雜志,2017(12):2211-2223.
[6] 蘇智陽.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J].醫(yī)藥前沿,2015,5(36):373-374.
[7] 謝文明,張敏,潘建文.常用中藥飲片兩頭尖和桑寄生中微生物污染的檢測及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5,56(18):1630-1633.
(收稿日期: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