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活水平,意識形態(tài)的提高,為滿足人們大空間、審美的需要,越來越多大跨度、大空間的建筑出現(xiàn),現(xiàn)今20米以上的大空間建筑越來越多,大跨度高支模在施工過程中,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安全控制因素復雜,對社會具有重大的影響。由于大跨度高支模施工難度較大,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專項方案的要求進行作業(yè),提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按照安全專項施工定期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卡控,提高安全意識,保障人身財產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術,明確安全卡控因素,建立科學的施工方法,對促進我國建筑業(yè)有好又快健康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工程施工方法;大跨度高支模;安全卡控
1、工程概況
1.1工程概述
貴陽某大劇院地上7層,地下4層,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結構層高5.0m~6.0m。地上樓層樓板厚度120mm;最大柱截面800×2450mm,柱最大高度10m;最大梁截面700×2400mm。其中局部存在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5.25m,搭設跨度存在大于18m,集中線荷載存在大于20kN/m的情況,模板支撐架的危險等級為Ⅰ級,危險等級系數(shù)為1.1。
圖1 大劇院效果圖
1.2 高支模范圍
根據(jù)本工程結構高支模所在區(qū)域為:
①可升降主舞臺區(qū):2b-4軸~2a-6軸交2b-E軸~2b-H軸所成區(qū)域,從-2層(-13.2m標高)搭設至7層(32.05m標高),模板支架高度45.25m,跨度大于22m。
②側舞臺區(qū):從1層底板(-0.05m標高)搭設至3層頂板(16.75m標高),模板支架高度16.8m,跨度大于25m。
③舞臺非升降臺區(qū)、看臺區(qū)域、共享大廳:從1層(-0.05m標高)搭設至7層(32.05m標高),模板支架高度32.1m;看臺前樂池區(qū)域從負1層(-7.05m標高)搭設至7層(32.05m標高),模板支架高度39.1m。
④多功能廳:從負1層底板(-7.05m標高)搭設至3層頂板(15.55m標高),模板支架高度22.6m。
⑤其它15.3米以上區(qū)域:除上述區(qū)域外剩余演奏廳的5、6層樓板板洞區(qū)域,從4層底板(16.75m)搭設至7層頂板(32.05m),模板支架最大高度為15.3m。
2、 工程重難點
(1)本工程占地面積、空間、跨度和自重都很大。在施工中模板支撐的腳手架搭設跨度大、高度高,而且當上部混凝土結構自身強度尚未形成時,支撐架同時還要承擔混凝土結構施工時的施工荷載,腳手架支撐體系設計選擇和操作難度大。
(2)高支模排架搭設高度和跨度大,且結構梁大部分為異型,給模板排架的布局和施工帶來了一定難度。
圖2 劇院樓頂平面圖
(3)45.25高的混凝土剪力墻、柱垂直度、平整度要求高。
(4)由于支模體系高度及梁截面較大,考慮快速、經(jīng)濟、實用、安全。所以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與扣件式鋼管組合架,采用工字鋼作為轉換層施工過程中定位控制難度大。
(5)施工過程中工序較復雜,施工工序安排、流水作業(yè)要求高,架體安拆安全風險高。
3、總體施工布局
(1)根據(jù)結施圖梁板鋼筋混凝土荷載計算確定模板支撐體系。
(2)根據(jù)高支模區(qū)域不同,對基礎進行相應處理,完成后按梁的排布進行定位防線,待強度達到設計值后進行架體搭設。
(3)因頂板梁是由主次梁分成的井格梁,主梁均不平行軸網(wǎng)或其他次梁,為滿足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構件的統(tǒng)一的規(guī)格與標準要求,架體整體思路是: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搭設“大平臺”,“大平臺”搭設至第六層底板標高位置,“平臺”采用雙層工字鋼梁作為主次楞,頂層梁板再在“大平臺”上重新以普通扣件式鋼管搭設支撐體系,工字鋼上對于鋼管立桿位置焊接抗滑鋼筋,將鋼筋套入鋼管內,主次工字鋼接觸點采用點焊連接,確保架體整體性。
(4)“大平臺”底部立桿間距1200mm×
1200mm均勻布置,主梁因梁截面較大,其平臺下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立桿間距控制為1200mm×1200mm。因梁為斜梁(不平行軸網(wǎng)),為滿足梁下部兩側立桿受力明確(或均勻),板下立桿間距按不超過1200mm×1200mm控制,梁下立桿縱向間距600mm,橫向間距1200mm,橫向間距中部增設立桿。
4、主要施工技術
4.1 普通扣件式鋼管支架搭設方法
4.1.1梁支撐體系
① 梁板模板均采用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梁底模采用40mm×90mm方木小梁;
② 梁側模采用40mm×90mm方木作小梁(內龍骨),主梁(外龍骨)采用A48.0mm×3.0mm雙鋼管;
③ 梁底橫向主梁采用A48.0mm×3.0mm雙鋼管;
④ 立桿采用A48.0mm×3.0mm普通扣件式鋼管;
4.1.2樓板支撐體系
① 立桿采用A48.0mm×3.0mm普通扣件式鋼管,縱橫向間距1200mm;
② 水平桿、水平斜桿、豎向斜桿均采用A48.0mm×3.0mm普通扣件式鋼管,標準步距1500mm,頂層水平桿步距1000mm;
③ 樓板模板均采用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板底主龍骨為A48.0mm×3.0mm普通雙鋼管,間距同立桿縱橫間距,次龍骨采用40mm×90mm方木間距300mm;
④ 立桿頂部采用可調頂托,且絲桿外露長度嚴禁超過250mm,可調托座插入立桿長度不小于150mm;
⑤ 模板支架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不大于500mm。
4.2 承插型盤扣式支架搭設方法
4.2.1放樣
根據(jù)腳手架布置圖與橋梁的相對位置進行放樣找點,在各個支點擺設好下調整座,并拉上橫桿進行固定, 腳手架布置點放樣完畢。
4.2.2搭設原則
根據(jù)此工程操作架體的構造,在放樣完畢后,依照放樣位置,逐層搭設。保證整個架體搭設始終處于穩(wěn)定安全狀態(tài)。
4.2.3盤扣式腳手架的組搭步驟
(1)調整座
依腳手架配置圖尺寸放樣后,將「調整座」排列至定點。
(2)標準基座
將「標準基座」的主架套筒部份朝上套入調整座上方,標準基座下緣需完全置入扳手受力平面的凹槽內。
(3)第一層橫桿
將橫桿頭套入圓盤小孔位置使橫桿頭前端抵住主架圓管,再以斜楔貫穿小孔敲緊固定。
4.2.4平主架
未加裝(連接棒)的主架統(tǒng)稱為「平主架」,依下圖所示將「平主架」長端插入標準基座的套筒中。以檢查孔位置查看平主架是否插至套筒底部。「平主架」僅使用在第一層搭接,第二層 往上均使用「主架」。
4.2.5第二層橫桿
如下圖位置,依步聚3安裝第二層橫桿。
4.2.6第一層斜桿
將「斜桿」全部依順時鐘或全部依逆時鐘方向組搭,如下圖。將「斜桿」套入圓盤大孔位置,使斜桿頭前端抵住主架圓管,再以斜楔貫穿大孔敲緊固定。注意!斜桿具有方向性,方向相反即無法搭接。
4.2.7第三層橫桿
如下圖位置,依步聚3安裝第三層橫桿。
4.2.8第二層斜桿
如下圖所示,依步驟6組搭方式,和第一層相同方向搭接第二層「斜桿」。若第一層為逆時鐘方向組裝,則第二層以上的斜桿同樣需以逆時鐘方向組裝。
4.2.9主架
「主架」以四方管(連接棒)連接,如下圖所示將連接棒插入下層管中即可。若需使用「主架插銷」則務必檢查圓盤對齊孔是否在同一方向。
4.2.10第四層橫桿
依步聚3安裝第四層橫桿。
橫桿需每150cm安裝一層,依實際高度組裝。若安裝于支撐架最上層(即U型調整座下方),不管高度搭接幾層,每層間距都不得超過150cm。
4.2.11第三層斜桿
依步驟6組搭方式,和第一層、第二層相同方向搭接第三層「斜桿」。
4.2.12 U型調整座
如下圖所示,將「U型調整座」牙管插入主架管中,再以扳手調整至所需高度。
4.3 轉換層安裝方法
(1)平臺頂部縱橫方向上設置雙層工字鋼梁,以滿足上部普通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生根,底層工字鋼鋪設竹跳板作為操作平臺如下圖:
(2)工字鋼根據(jù)梁分布定位放線安裝,根據(jù)立桿位置焊接抗滑鋼筋,防止架體失穩(wěn),上下工字鋼交界處用點焊鏈接,增加架體的整體性。
4.4 混凝土澆筑方法
混凝土分兩部分施工:先澆筑結構墻、柱下部結構等豎向構件→由東向西退管(下轉151頁)(上接149頁)澆筑梁板。由于模板支架高度達到45.25m,但層高均不大于6m,所以墻柱豎向構件可隨各樓層墻柱構件一起澆筑,最后一次澆筑混凝土控制澆筑至梁底。梁板混凝土一次澆筑,不留施工縫。
5、安全卡控要點及措施
(1)安全教育: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搭設前,根據(jù)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guī)范、標準的要求,對現(xiàn)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xù)。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yè)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并保留記錄。
(2)搭設高大模板支撐架體的作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取得建筑施工腳手架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其他相關施工人員應掌握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具備高空作業(yè)的能力;
(3)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作業(yè)人員應嚴格按規(guī)范、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并正確配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并做到高掛低用及系掛牢固。
(4)登高作業(yè)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5)在支撐架上進行電、氣焊接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6)立桿應間隔交叉有同長度的鋼管,將相鄰立桿的對接接頭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桿的薄弱截面錯開,以免形成薄弱層面,造成支撐體系失穩(wěn);
(7)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方木、鋼管、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8)主節(jié)點處桿件的安裝,各桿件的構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插銷是否松動,架子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允許偏差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
(9)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fā)現(xiàn)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立即停止施工,撤離施工作業(yè)人員。
結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用高支模施工技術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應當加強對工程施工技術要點的控制,必須做好專項方案的核算工作,確保工程的施工安全與施工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各構件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這樣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和安全,達到“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件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guī)程[J].中國建筑工業(yè),2011.
[2]王斌,龔程.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14(08).
[3]邵浩祥,姚傳勤,白蓉.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研究[J].山西建筑,2014(05).
[4]趙松賢,王曉玲.高支模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43).
[5]胡心勇.試論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7(27).
[6]楊江林.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18).
[7]邢慶豐.扣件式高支模架技術及其應用[J].山西建筑,2015(27).
作者簡介:
許黔,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