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最近玩了一款時光魔法表情,看到60年之后自己的模樣,真讓我眼眶濕潤了,幾秒的時光穿梭中看到了時間的殘酷,看到自己慢慢蒼老,看到愛人的美麗面孔在時光數(shù)字的速變中迅速敗給了歲月,看到光陰似箭。后來看新聞知道,這個時光機淚灑朋友圈:有嬰兒看到媽媽瞬間蒼老的臉,驚恐地伸手觸摸;有女兒看著自己慢慢變成媽媽的樣子,感慨“媽媽是個美人,歲月不要傷害她”;也有年輕情侶站在一起,女孩看到男朋友白發(fā)蒼蒼,哭著抱住男朋友說,我們已經(jīng)愛到了白頭。
看到這兒時,手機正好彈出一條新聞:57歲宋丹丹近照被吐槽像老頭,曬年輕美照怒懟:誰沒年輕過。年輕時的宋丹丹扎著辮子,在那個沒有整容的年代也是絕對的美女。其實,宋丹丹根本沒必要用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去懟,讓那些吐槽的網(wǎng)友到快手時光機中看一看變老的自己,他們就閉嘴了,誰沒有年輕過,可你老過嗎?
科技和算法在利潤驅動下刻意迎合著人們裝嫩的虛榮,這表現(xiàn)在自拍美顏軟件的越來越精致上,360度無死角地磨出你最想成為的完美模樣,讓每個人在這個軟件里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年輕、白、美、嫩、光鮮、氣質(zhì)超群、明眸善睞、光彩奪人。這世界上沒有丑人,只有不會用美圖秀秀的人。那段時間朋友圈里的“五四青年照”曾瘋狂刷屏,其實多數(shù)跟服裝無關,而是美顏的誘惑,設計者深諳人性的美顏虛榮,人人都喜歡秀自己年輕貌美的模樣。于是,自拍美顏軟件越來越精致,完美的算法迎合著人在顏值上的“精致虛榮”,人們活在自拍美顏的凍齡幻覺中不能自拔。裝嫩,不僅成為一種技術上的秀和社交禮儀(猜年齡時總喜歡故意往年輕一點猜,以取悅對方),更成為一種交往中的集體心態(tài)。裝嫩的社交意識形態(tài)下,人們不僅崇拜嫩和年輕,熱愛小鮮肉,更形成了一種恨老、厭老、排老情緒。
可殘酷的現(xiàn)實是,我們跟自己的父母一樣,都將慢慢老去,蒼老是每個人的歸宿,顏值終將敗給歲月,美顏終將輸給時間。
張建中薦自《羊城晚報》2018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