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洲
不可否認《頭文字D》在中國青少年群體中對普及JDM汽車文化發(fā)揮的啟蒙作用,但馬自達也許并不需要這種“神話故事”作為自己的品牌腳注。
早在去年的東京車展,關于馬自達的許多傳言就已經甚囂塵上。RX-9、轉子復活……好像媒體朋友們都紛紛成為馬自達的高管,對企業(yè)發(fā)展指點江山,談笑風生。不過也難怪,像馬自達這種調性及其特殊的品牌,從不會缺乏話題。它們往往會自帶一座神奇的天平,一邊是有限的市場認可度,一邊是聽見風吹草動就會集體朝拜的車迷。
雖然近年來銷量有所上升,但在與日本一衣帶水的中國市場,這家日本第五大汽車制造商的存在感仍并不高。究其原因,無非還是技術導向型企業(yè)的無奈,但可喜的是,CX-5的出世與換代,讓情況正發(fā)生些改變。
“太XX好看了?!蔽也恢挂淮温犨^此類帶著臟話的、對昂克賽拉或阿特茲外觀的贊嘆。
這并不奇怪,因為在馬自達近年來的造車哲學里,美感的優(yōu)先級的確很高。全新CX-5也不例外,家族化的魂動設計既有延續(xù)又不乏特色,總之比起本就不差的老款更加好看了。雖然外觀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東西,但對于魂動設計美感的評價,要么沒有分歧,要么分歧只存在于非專業(yè)人士眼中。
外觀是一輛車最表層的屬性,而顏色又是外觀的最表層屬性。紅色是與馬自達歷史上的偉大產品一脈相承的經典顏色,如今的“魂動紅”則最大限度讓這種經典得以延續(xù)。據(jù)說為了制作這種觀感特殊的紅色,馬自達的工程師們不惜精力在透光層采用了一種高彩度的紅色清漆,使得“魂動紅”的研發(fā)周期比其他顏色延長了一倍還多。
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兩田”都已經向渦輪增壓妥協(xié),馬自達依舊在死磕自然吸氣,確切地說是在死磕內燃機。創(chuàng)馳藍天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它既不是一臺超高壓縮比的發(fā)動機,也不是一臺換擋速度匹敵雙離合的自動變速箱,而是從零開始,對汽車核心技術的再解讀、再創(chuàng)作。
說個故事吧。在2017年馬自達的全球技術論壇上,與會媒體人員均得到了一份一百多頁的技術資料,用以闡述“從燃料開采到車輛駕駛”的環(huán)保理念、內燃機高效能化的終極理想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期愿景……即便在這個電力驅動風行的時代,沒有多少從業(yè)者會去認真翻看。
黑科技向來不會在馬自達的基因里缺席。全新CX-5引入了一種駕駛層面的技術,這種技術在全新昂克賽拉上也有搭載——學名喚做“G-Vectoring Control(加速度矢量控制技術)”。鑒于普通人類很難看懂這一行名詞,我們不妨聽聽官方的介紹:“通過降低發(fā)動機在轉向時的扭矩輸出,增加前輪的接地壓力,確保更直接的轉向操作響應。這是一個極為細微的變化,但效果令人驚嘆,車輛的響應與駕駛者的操作意圖變得一致,駕駛員能夠僅憑直覺準確預測車輛的轉向響應?!?/p>
我想這就是馬自達理想狀態(tài)下的“人馬合一”吧——馬始終是次要的,人才是主要的。對“機械為大”想法的摒棄,也是“以人為本”研發(fā)理念的升華。
不計成本去做好消費者難以察覺的東西,這似乎是馬自達的處事方式。本來加些膠條就可以營造出厚重的關門聲,調一調方向盤阻尼就可以讓駕駛者在高速行駛時怒贊一聲“穩(wěn)!”……這些對討好買家行之有效并能顯著提升銷量的奇技淫巧,馬自達并不是視而不見,而是選擇了不屑一顧。這位蓄意怪胎的車企骨子里向來善于制造“美”,而不是“看上去很美”。
偏執(zhí)是一種寶貴的品質,也是很多車迷為馬自達貼上的標簽,這或許是因為他們能在這家企業(yè)身上能看到一些不尋常的影子。曾有技術宅網(wǎng)友給馬自達寫過一句總結:有錢了玩轉子,沒錢了造好車。的確,在很多外人看來,至少從經濟層面講,馬自達還不具備成為一家大企業(yè)的姿態(tài)。它只是一個曾經窮困潦倒寄人籬下,如今依然賣不動的小眾品牌。
從組建名留青史的“轉子47士”開始,用銷售利潤去填補轉子研發(fā)的經費空缺就成了馬自達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馬自達的粉絲們可以自如地為偶像引經據(jù)典,比如:在勒芒斬殺歐洲列強并奪取冠軍的787B,在全球都有忠實擁躉的RX系列轉子跑車……但商業(yè)運作上的嫻熟,似乎從來不在這些人的思考范圍之內。
幸運的是,當時間穿梭到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子孫坐在沒有方向盤的交通工具上回顧人類的汽車發(fā)展史,還能清楚地記得:曾經有一家車廠,如此鐘情于純粹的駕駛,為了前途并不被人看好的東西,甘心付出所有。
“Zoom Zoom”,假如有一天,轉子引擎真的復活并且讓更多人得以享受它的樂趣,那一定是馬自達的商業(yè)能力與巨頭們沒有多少差距的時候。
情懷是一片溫柔鄉(xiāng),卻被現(xiàn)代人活生生毀了;平庸不是褒義詞,卻被同質化市場發(fā)揚光大。
或許每個男孩都曾在年少時抱著自己的玩具車模仿“Zoom Zoom”的引擎聲,但在這激進又無趣的年代里,還有哪個品牌敢像馬自達一樣把這兩個擬聲詞當作廣告語呢?
偶有路人駐足觀看,好事者還會丟兩塊硬幣,但鮮有人透過嘈雜去認真傾聽他們的歌詞:溫暖,正義,睿智,同時又充滿理想。
不記得是哪位媒體人說過的了:你可以嘲笑情懷,但希望你不要嘲笑這兩個字背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