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鰲 沈 綱 簡 波 楊雪芹
(常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近年來,旅游與休閑體育融合發(fā)展的方式開始成為國內(nèi)旅游市場的主要發(fā)展趨勢〔1〕。對老年人群而言,山地徒步旅行是最適宜開展的休閑體育旅游項目之一。研究表明,在山地叢林之中長時間攀爬和穿行,不僅有增強下肢肌力和平衡力,預防肌萎縮和骨質(zhì)疏松,提高心肺功能,刺激腳底穴位、疏通經(jīng)絡,延緩人體衰老等直接益處,還能使久居城市的老年人遠離塵囂,調(diào)適心境,緩解身心壓力,同伴間的交流和互助,也有助于增進情誼,促進社群健康〔2,3〕。此外,由于山地活動方式與場地均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能夠使參與者體會自我實現(xiàn)、自我成就的喜悅,進而引發(fā)大眾深層次的價值追求。本研究基于方法-目的鏈理論(MEC),探索老年人山地徒步旅行活動屬性、結果、價值之間的關系,并試圖建立其在屬性-結果-價值(A-C-V)上的關系鏈結,以期了解山地徒步旅行對老年人的核心體驗價值及參與者獲得的即時效益。
1.1對象 于2017年3月20~28日分別在江蘇省境內(nèi)的小黃山、獅子山、上方山、惠山、大華山5處山地旅游景區(qū)尋訪徒步旅行的游客。
1.2訪談對象 Reynolds等〔4〕建議在采用方法-目的鏈進行群體研究時,樣本數(shù)不能低于20個,且參考前人研究的樣本量多為40~70個〔5,6〕,對60歲及以上老年徒步旅行的游客進行隨機分層抽樣,最終獲得有效訪談樣本數(shù)量65人(男39人,女26人)。
1.3研究方法 基于MEC,探討山地徒步旅行的活動或空間屬性及參與者的體驗結果及其追求價值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A-C-V的關聯(lián)鏈結〔7〕。采用階梯訪談法〔6〕,即針對吸引老年山地徒步旅行者的各個特性,詢問其從該屬性中認知到的體驗結果和價值。直到受訪者不斷重復相同的答案,或答“不知道”而無法繼續(xù)回答問題時停止。每次訪談時間10~20 min,并在結束后將訪談記錄交由受訪者確認。
1.4資料分析與處理
1.4.1內(nèi)容分析 從對受訪者的訪談文稿中擷取“A-C-V”鏈結的語干要素做為分析單位。如受訪者回答:“步道困難(A)…,可以運動/活動身體(C),…就是健康保健吧(V)”,并從語干要素中分別就A、C、V的內(nèi)容進行類目分類與編碼。
1.4.2一致性分析 采用分析者三角測量法,即除第一作者之外,另外邀請兩位具有休閑體育旅游研究及質(zhì)性分析經(jīng)驗的博士共同檢視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在山地徒步旅行者的A、C與V的最終類目構建上,三位分析者的一致性皆高于0.9。
1.4.3蘊含矩陣制作 制作蘊含矩陣,通過計算所有受訪者提到有關“A、C、V”三種要素彼此之間直接與間接關聯(lián)的次數(shù),將質(zhì)性資料轉變?yōu)榱炕Y料。
1.4.4階層價值圖繪制 為避免階層價值圖過于復雜,突出顯示真正重要的關系鏈結,本研究依據(jù)蘊含矩陣的結果,僅將75%的鏈結關系資料繪入階層價值圖(HVM)。
2.1訪談類目 從65位老年山地徒步旅行者的訪談文稿中匯總出226個語干,類目的分類編碼為18項,包括屬性類目6項、結果類目7項、價值類目5項。各類目定義、內(nèi)容范例及受訪者的回應次數(shù)見表1。
表1 屬性、結果、價值類目一覽表
續(xù)表1 屬性、結果、價值類目一覽表
H為徒步旅行受訪者的代號
2.2蘊含矩陣 采用蘊含矩陣計算A-C-V鏈結彼此間關聯(lián)的次數(shù)。在一條A-C-V的鏈結中,若A與C、C與V直接相鄰,則分別屬于直接關聯(lián);而A與V是通過C才加以鏈結,故認為A與V屬間接關聯(lián)。矩陣內(nèi)元素的排列參考Pieters等〔8〕提出的排序法,矩陣行與列由A、C、V的各要素構成;矩陣內(nèi)的數(shù)字由整數(shù)與小數(shù)所組成,代表兩項要素之間的鏈結數(shù)目;其中,整數(shù)表示直接關聯(lián)的數(shù)目,小數(shù)則表示間接關聯(lián)的數(shù)目。老年山地徒步旅行者訪談內(nèi)容的蘊含矩陣見表2。
表2 蘊含矩陣一覽表
小數(shù)點前、后的數(shù)字分別表示直接關聯(lián)數(shù)和間接關聯(lián)數(shù);1):最后納入階層價值圖的資料
2.3階層價值圖 如表3所示,當截取值為7時,蘊含矩陣76.13%的關系鏈結數(shù)據(jù)得以保留,表明此時的階層價值圖最貼近75%的數(shù)據(jù)內(nèi)容。故將階層價值圖截取值設定為7,舍棄直接關系次數(shù)總和小于7的數(shù)據(jù)資料。據(jù)此,在表2的蘊含矩陣中以灰色底標識篩選后保留的數(shù)值,并參考Gengler等〔9〕的繪圖方式,繪制階層價值圖:以不同深淺底色的框格代表不同階層,用箭頭線逐一表示每條A-C-V的鏈結關系,線條的粗細代表關系程度,同時標注直接與間接關系的數(shù)值。在最終呈現(xiàn)的價值階層圖中,每條鏈結路徑都有完整的A、C與V三種要素,見圖1。
表3 不同截取值的關系鏈結及單元格數(shù)目一覽表〔n(%)〕
圖1 階層價值示意圖
老年山地徒步旅行者追求最多的是健康價值,與之對應的主要鏈結內(nèi)容是運動健身和正面情緒,且運動健身與健康的關系程度最高。崎嶇起伏的步道和體能活動屬性均有助于獲得運動健身的生理效益,進而達到健康的目標;此外,受訪者也認同山地沿途自然美景的心理效應和體能活動的內(nèi)啡肽效應可以促進正面情緒,并認為山林中富含負氧離子的新鮮空氣也可以讓人心情愉悅,維持和增進身心健康。已有研究表明,吸入一定濃度的負氧離子有助于彌補老年人運動中機體氧供的不足和缺失,進而保持和提升健身鍛煉的質(zhì)量與效率〔10〕。
老年徒步旅行受訪者主要通過正面情緒和壓力調(diào)適結果來追求美好生活。Hill等〔7〕也發(fā)現(xiàn)戶外徒步旅行者最重視享受生活,此價值與本研究中的美好生活類似,即當人獲得愉快、樂趣、滿足與輕松等心理感受時,生活幸福指數(shù)會增高。
老年徒步旅行者達到自我充實價值的路徑,主要是通過觀賞野外景物、綠色植被、地形地貌進行交流學習,從而獲得戶外人文地貌知識積累的體驗結果,其來源屬性為自然景致。分析認為,旅途中只有將自然或人文景觀與歷史地理學知識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因此,這也是人類經(jīng)山地徒步旅行過程達到對自我充實的巔峰滿足,有利于從低級生存層面脫離而升華到一種高級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
山地徒步旅行被老年受訪者視為親友聯(lián)絡感情的一種社交活動渠道,并借體能活動屬性中同伴之間的相互鼓勵和協(xié)助來維系友情,以達到追求社會支持的價值。受訪者之間多為親屬、至交、密友關系,體現(xiàn)出親友間的人際社群支持關系。Hill等〔7〕研究顯示,溫暖情誼是徒步者重視的價值,其途徑與本研究類似。
1褚 貝,陳 剛.我國體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征、定位與支撐體系〔J〕.體育與科學,2017;38(3):114-20.
2王俊杰,宋亞偉.戶外登山對中老年人身體基本代謝指標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7):4188-9.
3Roberson DN,Babic V.Remedy for modernity:experiences of walkers and hikers on Medvednica Mountain〔J〕.Leisure Stud,2009;28:105-12.
4Reynolds TJ,Dethloff C,Westberg SJ.Advancements in laddering.In:Reynolds TJ,Olson JC(Eds.).Understanding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The means-end approach to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strategy〔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91-118.
5Frauman E,Cunningham PH.Using a means-end approach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greenway use〔J〕.J Park Recreat Admin,2001;19:93-113.
6Klenosky DB.The "pull" of tourism destinations:A means-end investigation〔J〕.J Trav Res,2002;40(4):385-95.
7Hill E,Goldenberg M,Freidt B,etal.Benefits of hiking:A means-end approach on the Appalachian Trail〔J〕.J Unconventi Park Tour Recreat Res,2009;2(1):19-27.
8Pieters R,Baumgartner H,Allen D.A means-end chain approach to consumer goal structures〔J〕.Int J Res Market,1995;12(3):227-44.
9Gengler CE,Klenosky DB,Mulvey MS.Improving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means-end results〔J〕.Int J Res Marke,1995;12(3):245-56.
10宋清華.空氣負氧離子對老年人健身鍛煉效果的影響〔J〕.湖北體育科技,2016;35(11):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