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琴
(江蘇省如東縣河口鎮(zhèn)景安初級中學,江蘇如東 226463)
深度閱讀就是將一篇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從而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深度閱讀,可以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感性、整體性、縝密性以及發(fā)散性等。本文具體從以下四方面談談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指導學生深度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是深度閱讀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研讀文章背景,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大致脈絡以及文章的主題思想,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進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敏感性。
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七年級上冊Wild animals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對文章進行講解,而是先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些野生動物的圖片,并且對它們進行了英文的介紹。這其中有學生熟悉的動物,比如“Butter fl ies”“Dolphins”。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了蝴蝶:“Butter fl ies have a hard exoskeleton, three pairs of jointed legs,antennae, compound eyes and three main body parts: head, thorax and abdomen.”接著介紹了海豚:“Dolphins are mammals and breathe through a blowhole on the top of their head”。當然,也有學生不熟悉的物種,比如“Blue Whale”和“Bats”。教師是這樣介紹藍鯨的:“The blue whale is the largest animal ever to inhabit the Earth.”緊接著教師用一句話介紹了蝙蝠:“Bats are the only mammals capable of true fl ight.”在介紹完教師所收集到的野生動物后,教師便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學習。由于有圖片的展示,所以學生觀看得很認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這些野生動物都有了詳細的了解,進而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知識都是具有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的,英語這門學科同樣也不例外。因此,對于每篇英語文章都有起著貫穿全文作用的骨架,這些骨架的支撐,使得英語文章更加完整。因此,在指導學生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建構圖式,找出文章的骨架,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體會文章的整體性,同時,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整體性[1]。
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七年級上冊Seasons時,教師首先利用一些圖片給學生進行了生詞的講解。比如在講“snowstorm”這個詞的時候,教師展示的圖片是冬天大雪把大樹壓倒的場景。而講到“sunshine”時,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的圖片是一株嫩芽在陽光的照射下茁壯成長。在講完這些生詞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課文的學習。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學生了解課本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Seasons
通過表1為學生講解文章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這對于他們的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在講完課文后,教師讓學生合上課本,然后挑選幾位學生,讓他們試著對文章進行復述。結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地把課文核心內容講述出來。這極好地證明了這樣的講課方法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
在具體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文章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梳理線索,去指導學生深度閱讀,進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縝密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2]。
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Welcometo Sunshine Town時,教師首先利用一幅圖片給學生展示了“Sunshine Town”的一個整體布局。這其中有“the restaurants”,有“the shops”,還有“the local theatre”,等等。學生可以根據(jù)這幅圖片了解小鎮(zhèn)的建筑分布,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對于他們課文的理解和閱讀有很大的幫助。在學生觀察完這幅圖片后,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Sunshine Town?”讓他們談談自己對小鎮(zhèn)的印象。有的學生說:“Sunshine Town is a quiet town.”有的回答道:“Sunshine Town is a wonderful town.”雖然他們的回答不一而足,但是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小鎮(zhèn)的印象非常好。緊接著,教師引領學生開始了課文的學習。由于有了先前圖片對于文章線索的疏導,所以學生學起來很輕松,很好地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效率。
針對具體的一篇英語文章,我們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仔細梳理文章的線索,有利于學生學習文章,獲取英語語言知識,也提高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每篇英語文章都有一個核心部分,就好比它的心臟一樣。這個核心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文章的主題。通過探尋文章的核心部分進而抽象出文章的主題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Travelling時,教師先引領學生進行了生詞的識記。在記完單詞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課文Places of Interest的閱讀。在閱讀過一遍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找出文章的核心內容。學生在接受任務后,立馬開始了討論。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討論得都很熱烈,每一位學生都在積極發(fā)言。其中有一組的學生給教師的印象最為深刻。那一組的學生并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課文中找原句來反映課文的核心思想,而是通過閱讀文章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出了課文的核心內容:The text introduces four tourist attractions, showing us the great rivers and mountains of the motherland and its long cultural history, and increasing our chances of understanding the motherland.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讓學生依次進行了發(fā)言。在那一組學生發(fā)言完畢后,教師對他們進行了表揚,號召學生向他們學習。
實踐證明,從研讀文章背景、建構文章圖式、梳理文章線索以及挖掘文章核心這四方面指導學生深度閱讀,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張敏.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7,(12).
[2] 馬溯平.英語深度閱讀對提升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啟示[J].校園英語,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