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勇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雖然已經(jīng)得到很多教師的運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探討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組織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39-01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這種課堂教學方式需要教師發(fā)揮積極作用。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
1.教師自我定位不準
根據(jù)新課改要求,不少小學語文教師雖然也組織小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效果差強人意。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探究性學習,語文教師作為組織與參與者,應該維持課堂學習氛圍,這深刻影響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不能準確定位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扮演的角色,他們認為小組合作只是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教師無關,從而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完全脫離小組活動之外[1]。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難題時,教師不能及時給予合理的指導。
2.小組編制不到位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語文教師來指定學習組長是一種普遍情況,并且教師安排的組長成員大部分是班干部、語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這種指定組長的方式不能尊重學生的意愿,很可能會造成學生不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
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數(shù)量過多會影響到課堂秩序,過少則會影響到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語文教師應合理編制小組成員人數(shù),而在實際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教師并不能做好合理編制工作。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是真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方式,但不少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教學環(huán)境,就隨意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合作學習任務超過或低于小學生認知水平,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評價體系不健全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評價學生表現(xiàn)的依據(jù)太少,普遍以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為依據(jù)來進行評價工作,而在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交往與合作等方面卻很少提及,導致評價結果根本不能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評價工作時關注的學生數(shù)量有限,很多教師關于重視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對他們有較多的評價,但其他表現(xiàn)平平的學生卻很少得到教師的評價。
二、新課改環(huán)境下組織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1.語文教師要明確定位自身角色
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能置身度外也不能過度干預,而應在小組活動開始時成為一個良好合作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生合作交流與探討的引導者,在小組活動結束后成為總結評價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肯定會碰到部分難以解決的問題,語文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方面的指導,而不要過于干預學生自主思考。
如果學生在討論交流時沒有具體知識對象,語文教師要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適當給學生以提示,啟發(fā)他們自主思考。當學生不能深刻把握課文要領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此閱讀課文,仔細品味重點語句。對于思維固化的學生,語文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2.合理編制小組成員,提升學生自信
在多種教學活動中,一個小組成員人數(shù)最合理編制是4人,合理范圍是4到6人。
語文教師應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基礎,從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xiàn)出發(fā),充分考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分析和考量之后再進行合理分組,并組織學生選出一名成績優(yōu)秀、善于合作、樂于助人等綜合素質(zhì)較高的學生擔任組長。
在小組合作學習初期,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各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精神,鍛煉小組組長組織學習、組織管理方面的能力[2]。達到一定成效之后,就可以讓每一名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以此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從而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信。
3.合理選擇學習內(nèi)容,鍛煉學生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但合作學習方式并不適合所有語文知識的學習。
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選擇學習內(nèi)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于沒有唯一答案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啟發(fā)、交流,探討出多種解決思路,使答案多元化。
教師還應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小組合作學習閱讀理解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合理分工,指導和培養(yǎng)其形成自己的思想表達方式,培養(yǎng)其從他人見解中發(fā)現(xiàn)和獲取有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培養(yǎng)其自主思考和交流學習的能力等等。將這些能力綜合起來就是合作能力,不僅有利學生當前學習能力的提高,還能為學習以后的人生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4.合理評價,有效激勵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效果,不能拉下每一個學生。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并繼續(xù)進步,同時鼓勵表現(xiàn)不良的學生增強自信、迎頭趕上。
小學語文教師應適當獎勵學生,激發(fā)學生更加積極地展示自我,為自己、為小組繼續(xù)努力,共同進步。另外,語文教師還應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組織小組自評或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以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信,增強其合作意識和能力。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需要語文教師準確定位自我,合理編制小組成員,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同時通過有效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信,以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玉霞.如何正確定位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J].都市家教月刊,2017(3):243-243.
[2]高文成.語文課堂合作小組的建設及相關問題探討[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2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