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61-01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應注意“導”的作用,應滲透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技能和學科思想。學生是在老師“導”的思維方法和技巧下,對社會生活和實踐有了更充分的認識,體會到了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愉悅,從而逐步形成了學科思想觀念。因此,我認為老師“導”的關鍵在于幫助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認識理論,并從中得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升華,也就是老師要做好新課程三維目標有機結合和聯(lián)系,起到中間紐帶作用,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必須有機結合起來。下面談談構建有效數學課堂的策略。
一、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樹立正確教學理念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強弱與價值高低。因此,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先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策劃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不被新的形勢淘汰。一是主體意識。課堂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必須徹底擯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是民主意識。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諧人際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服務者,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師生、生生的平等對話,淡化教學活動的預設性和統(tǒng)一性,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中切忌“畫地為牢”、“以我為準”、“唯我獨尊”,這樣只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不能講:我說是這樣就是這樣,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應知其所以然。教學要讓學生感到有味,學生才會有為,學生有為,老師才會覺得教得有味。這樣的課堂才是一種和諧的課堂,這樣的教學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
(二)努力提升專業(yè)素質
一是教師要加強學習,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教材教法,學習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習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等等,可以向其他老師學習,可以向網絡學習。網絡是一本百科全書,只要是我們關心的知識,網絡上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充實提高自己。二是教師應該做科研型教師,認真反思教學行為,有人說三年反思成名師,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一節(jié)課上完之后,要及時思考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在哪兒,失誤在哪兒;哪些地方力度不夠,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又沒取得好的效果;學生的眼神發(fā)亮的時候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會這樣;學生埋下頭去,只給你一個頭頂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會這樣。多問自己,多思考教學過程,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準備,必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通過反思不斷總結教育教學規(guī)律,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
(三)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頭戲。如何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思路,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同一堂課,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都會有不同的教學方式,這一點,我想每一位老師都有深刻的感受。構建有效數學課堂離不開備課組的集體研究,集體智慧。我認為備課時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備大綱。全面貫徹大綱要求,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把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同時還要靈活使用大綱,一切有利于教育學生的教學行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學行為。二是備教材。教師吃透教材,掌握課文重點,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并且設計到教學過程中去。三是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知道學生該學什么,始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考慮他們的閱讀心理和學習水平,激發(fā)興趣,設計適合可行的方案。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地獲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搞好教法創(chuàng)新
教師要借助教材,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教法,永遠給學生以新的刺激,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大腦,開啟學生思維之門。
(二)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有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能否成才至關重要。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復訓練,持之以恒;第三,樹立榜樣,激發(fā)自覺性;第四,評價表揚,鼓勵發(fā)展。長期堅持,這樣的課堂教學必定是有效的。
(三)教給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xiàn)在提倡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教給學生多少枯燥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這樣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將是有效的。
三、營造開放環(huán)境
開放是相對于封閉來說的,也是構建符合課改理念的小學數學課堂倡導的課堂形式,是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那么,我們該如何構建開放的小學數學課堂呢?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拓展學生的思路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探究中基本數學素養(yǎng)獲得大幅度提升。例如:每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每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2輛三輪車和2輛自行車,一共有多少輪子。請列出不同的算式進行解答。從這一題干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事物,所以,在這道題的解答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入手來列算式,從生活經驗入手、從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入手,鼓勵學生列出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的算式,鼓勵學生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題干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大的幫助。在課改基本理念的貫徹落實下,多種活動的組織、開放環(huán)境的營造都有助于數學課堂從“以師為本”向“以生為本”進行轉變,讓學生開始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老師一味的灌輸,全然不顧學生的接收能力和對課堂的基本看法,也有助于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對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xiàn),同時,使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快樂的學習,成長。
當然,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具備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的能力、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把枯燥的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講給學生聽的能力等,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