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杰
【摘要】電子書包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電子書包內的信息豐富、容量大,并且這些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主要以講基礎知識為主的課堂授課模式。這就對老師的組織能力、課堂的設計能力、知識的貯備量、及時的評價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電子書包 信息 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248-02
社會的巨大進步,往往與是否有新工具的出現(xiàn)有關。新工具的出現(xiàn),讓人們事半功倍,甚至幾十倍的進步。電子信息技術將人類推入信息時代。理所當然,電子書包的出現(xiàn),必將促進教育的大改革、大發(fā)展。
一、電子書包信息的分類
電子書包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電子書包內的信息,根據(jù)信息對學生的作用,將信息分為根信息、云信息、果信息。
1.根信息
電子書包,既然是書包,書包內的最主要的內容就應該是教科書。教科書,又稱課本,教材。教科書一般都要經(jīng)過教育部門審定,經(jīng)過試用、修訂,然后推廣使用。中小學教科書一般強調規(guī)范、標準和統(tǒng)一。其權威性不言而喻,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
在教科書內容的基礎上,擴展出來的提示文字、聲音、動畫、視頻、課件、課堂實錄等的鏈接,現(xiàn)稱它們是根信息。根,當然就是教科書,直接幫助理解教科書的這些信息,就叫根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是制作電子書包相關軟件的公司做好的,也可以是備課老師結合實際情況鏈接進來的。
2.云信息
如果有些學生需要深入理解教科書,或由教科書的信息啟發(fā)探究其它領域的信息,而這些信息電子書包又沒有提供,這時就需要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這些根據(jù)學生自己的需要去電子書包外搜索來的信息,現(xiàn)稱作云信息。
3.果信息
在電子教科書中,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的需要,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的圈圈劃劃,或通過插入一些批注、提示、文本等來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疑難問題等。這些信息都應保存在電子教科書中,來記錄學習成長的痕跡、心理思維的過程,這些信息,現(xiàn)稱為果信息。
二、電子書包的基礎作用
由于電子書包能包容大量的信息,并且這些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電子書包中的教科書也就是多媒體教科書。多媒體教科書優(yōu)點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1.生動形象。教科書中的重點難點,借助文字、聲音、顏色、動作等,制成課件、動畫、視頻,使得這種多媒體教科書非常的生動形象,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很大興趣,會感覺學習不再那么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就加強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學、樂學。
2.學習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一些知識點,學生如果看文字不能明白,就點擊動畫或課件,逼真的動畫或課件會告訴學生這些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還是看不太明白,可以點擊視頻,視頻中的老師會詳細地介紹重難點,循循善誘地突破這些重難點。一個途徑不能解決,會有多個途徑來幫助你,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變的越來越容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
3.學習的激勵措施。設計人員可以把游戲的激勵機制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積分、過關、獲獎勵、獲稱號等措施,讓學生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又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
由于電子書包的這些優(yōu)點,學生對基礎知識學習,基礎能力的掌握,完全可以通過自學來完成。雖然是完成的基礎學習任務,但意義重大。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為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電子書包的課堂的運用
對于基礎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電子書包自學已經(jīng)完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主要以講基礎知識為主的課堂授課模式。那么改變后的課堂主要完成那些任務呢?
1.對知識體系的完善。每個人的知識基礎不同,由于喜好產(chǎn)生的側重點也不同,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也有差別,雖然他們都進行了有效的自學,但對知識的掌握、理解仍然會參差不齊。這就需要使用課堂開始的一段時間,從知識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上進行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體系。這項任務可由學生發(fā)言和教師補充、講解來共同完成。
2.對重點、難點的討論。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可能對重難點的把握不那么準確,對重難點的理解也不那么到位。這時,老師經(jīng)過精心的設計,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或提出一些實踐中遇到的現(xiàn)象,讓學生集體討論,發(fā)揮集體的聰明才智,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們取長補短、共同協(xié)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集體討論是發(fā)揮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勢。
3.形成學生自己的見解(知識的內化),同時能力、情感也水到渠成。通過學生最初對基礎知識的自學和前面兩步對知識全面深化的理解,學生可能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也可能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思維活躍、聯(lián)想豐富、創(chuàng)造能力強的學生們會形成自己的見解或新奇的想法,讓學生們大膽地表達出來。他們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等在此刻達到新的高度。老師此時應該多加贊許和鼓勵,將這種熱情盡量延續(xù)下去,讓同學們在智慧的的氛圍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教師如何發(fā)揮好作用
由于基礎知識自學過程的提前,課堂的思維密集化、高效性越來越明顯。這就對老師的組織能力、課堂的設計能力、知識的貯備量、及時的評價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課堂組織能力。由于教學設備不再象以往那樣單調,電子書包和其它教學設備的運用,教學元素的增多,當老師需要組織學生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時,能不能保證學生聽從老師的安排,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老師的指揮棒下,成為突出的問題。如果教師這種組織能力缺乏,課堂效率不但不會高,反而會降低。
2.課堂預設能力。教師備課時面對的不再是一無所知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有了相當?shù)幕A知識??茖W預測學生的自學情況,結合這種預測,設計出實用的課堂備課,難度是相當?shù)拇?。如果預測不準,可能面臨授課無法進行的局面。即使課堂與自學結合的很好,課堂內容的設計也有很大的難度。老師提出的問題的深度,老師有效的引導方式,老師適時的點撥等,都象一個求知數(shù),時刻考驗著我們老師。
3.課堂平價能力。老師及時客觀地評價,無論在什么課堂結構中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還有及時的處理課堂中瞬間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這些都是教育教學中的藝術,考驗著高素質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