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明
摘要:在高中階段,開展高中體育教學,積極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心理素質的增強,使學生養(yǎng)成熱愛運動、堅持運動、科學運動的良好習慣和方法。體育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在教學實踐中無可避免會出現(xiàn)問題,對高中體育教學展開科學的研究,為解決教學問題、促進教學發(fā)展,提供一些科學而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體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11-01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是高中體育教學有效開展的基本前提。不少體育教師正是忽視了課前準備或者其課前準備做得不夠充分,影響甚至制約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致使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得不到較好地處理,從而影響教學秩序和進程,教學失效。在課前準備活動中,教師對學生要做深入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整體水平,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因材施教,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中的一個教育理念,于當下的高中體育教學仍有指導意義。體育教師只有先弄清楚了學生的情況,才能找到學生的運動潛能,進而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學生由于性別、身高、體重、特長、耐力等方面具有差異性,所以教學不能一刀切,要立足于學生整體而實現(xiàn)差異化,確保教學于每一位學生都有意義和效果。教學等男女生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在教學中不可"一刀切"。學生身體素質不同,運動項目強度不同,教師需要在研究學生、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量身打造合適的體育課,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運動鍛煉的欲望。若教師在課前不備課或備課馬虎,可能削弱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也可能導致學生在運動時受到傷害。
2.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學習具有階段性的特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先要有理論的講解,為方便學生領會和掌握,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做示范,再安排學生學習掌握并做技術上的指導和糾正。從理論到操作、先示范后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學效率;立足于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活動是教學活動的核心。高中生身心發(fā)展已近成人的狀態(tài),其擁有獨立的意識和需求。教學活動應該滿足學生的需求。體育課更多的要讓學生動起來,尤其是高中體育課,更要考慮學習者的情況。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自由安排的時間,讓學生能自由選擇喜愛的運動項目而進行鍛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需要保證教學的統(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高中體育課的課時少,教學對于學生、對于整個高中教育教學又十分重要,因此每一節(jié)體育教學都要合理安排。一般的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準備階段、教學階段、實踐鞏固階段、學生自由活動階段。在準備階段,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科學的熱身運動,為教學階段預熱,確保學生不受到傷害。
3.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3.1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對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雙方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保證雙方在教學中的平衡,實現(xiàn)教學的有序進行。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喜好,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盡量選擇學生喜歡并且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項目,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充滿興趣。
3.2為學生創(chuàng)建鍛煉的空間,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展示和鍛煉自己,體育課就是讓學生鍛煉和放松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做完準備活動,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的放松后,教師進行復習或者新的內容講解完成后,要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指導,保證學生動作要領的完全掌握,通過不斷地練習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
3.3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性別差異,由于性別的差異,男生和女生之間在思維和興趣愛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分別對待,否則就會抹殺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4.正確使用評價手段
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是衡量課程是否有效的手段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價值取向,影響整個課程的發(fā)展方向,特別是對于課程目標主體取向提出評價,能夠準確的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省意識和反省能力。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運用全面評價的方式,能及時樹立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心,有效促進學生對自身進行反省,從而不斷提高體育水平,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
體育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代社會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種媒體介紹的體育運 動文化良莠不齊,雖然具有很強的即時性,但缺乏系統(tǒng)性,缺乏正確的誘導。新編教材把傳授體育運動文化作 為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增加了運動文化知識,提高了信息量,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進一步促進 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全面?zhèn)魇谔岣唧w育知識、技能,使學生在獲得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獲得體育保健能力 ,側重于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發(fā)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在課程改革形勢下,今后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提高新課程意識,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需要去合理有效地安排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的產生、維持和強化,以此提高新課標的進一步實施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