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 趙婭
【摘要】臨床中高血壓較為常見,教學過程中受到條件限制,醫(yī)學生無法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無法形成縝密的分析疾病的能力,進而影響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本文中以病例教學法為切入點,分析高血壓教學中應用病例法的措施。
【關鍵詞】病例教學法;高血壓??;應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R-4;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001-01
醫(yī)學專業(yè)教學中高血壓病診斷與治療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高血壓作為臨床常見病,有必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病例教學法作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在高血壓教學中引入該方法具有現實意義。
一、高血壓疾病概述
高血壓臨床表現主要是血壓升高,這是伴有一種或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綜合癥,這也是高血壓中常見的一種,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誘發(fā)因素主要為遺傳基因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醫(yī)辨證學中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頭痛”的范疇,通過治療降低患者傷殘率與死亡率,大量實踐結果表明中醫(yī)治療可以保護人體各個臟器的功能,效果顯著且副作用小,可以平穩(wěn)降壓。高血壓誘發(fā)因素復雜且病因不明,在中老年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有著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掌握臨床治療方法具有現實意義。
二、病例教學法分析
病例教學法通常與PCL教學法結合使用,教師通過講授病例并指導學生處理項目,來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教學過程中借助病例,可以開展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成就感,實現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主動性的目的。教師選擇病例時,要充分考慮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以學生認知及掌握為目的。
1.準備活動
在學習之初,教師先為學生安排好近期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和研究的目標,并要求學生提前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預習和了解。制定與成績掛鉤的約束制度,在課堂進行時,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統(tǒng)計,一方面了解在學生角度對知識理解的難點和死角,另一方面保證學生預習行為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
2.計劃制定
病例項目的開發(fā)進度是隨著課程教學的進度而推進的,為了確保學生明確項目開發(fā)的進度,監(jiān)督學生按規(guī)定完成項目要求,教師應根據課程進度和教學安排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合適的項目病例。同時制定一個階段考核方案,以便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了解,以調整教學計劃的進度,保證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3.實施策略
病例教學法實施成功的關鍵就是實施階段控制。實施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的學習小組,負責不同的病例開發(fā)設計。每個小組設置一名小組長,由其負責任務的分配和執(zhí)行。教師檢查組長任務分配表,以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全面的實踐知識點。
4.病例討論
病例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病例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通過病例揭示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啟發(fā)、引導及實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討論與研究,培養(yǎng)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高血壓病教學中病例教學法的應用
1.課前準備階段
高血壓病課程開始兩周前,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PBL教學的情況、目的及方法,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接著根據情況方法部分案例資料,讓學生參照案例內容查閱資料,做好上課準備。
2.制定教學計劃
此次案例教學共分2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診斷病情并提出治療措施,第二階段依據病情發(fā)展設計進一步治療方法,同時案例中設計患者并未按照醫(yī)囑服藥、不重視疾病等情況,保證案例真實性與完整性,更加貼合實際生活。
3.實施階段分析
患者情況:56歲女性患者,高中畢業(yè)班班主任,承受著巨大工作壓力,臨近高考經常加班,最近經常出現頭痛、眩暈癥狀,因此就醫(yī)。體檢發(fā)現存在低溫情況,脈搏90次/min、呼吸14次/min、血壓155/100mmHg,其余情況正常。醫(yī)生建議患者2周內復診檢查血壓,結果發(fā)現血壓波動處于150-170/95-105mmHg,結合檢查結果斷定患者為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方法:口服美托洛爾片,2次/d、20-25mg/次,連續(xù)服用21d,建議調整工作強度,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根據患者情況分組討論,提出問題,根據問題檢索資料,通過討論找出問題答案。
完成第一階段后開始第二階段病情進展:患者服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藥,且工作強度未變,其后又出現頭暈現象,等癥狀緩解又停止服藥。直到一天出現頭痛與眩暈情況,再次就診。2年后患者退休,工作壓力消失,規(guī)律鍛煉,患者覺得自身情況轉好后又停止監(jiān)測血壓,服藥變得斷斷續(xù)續(xù)。針對此提出問題:心血管系統(tǒng)受到高血壓的影響等,學生討論后找到問題答案。
課程結束發(fā)放資料,安排學生課后閱讀,檢索完成資料。
4.課程討論總結
在高血壓相關課程講解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整個教學過程關于病例所提出和解決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提煉,得出幾個關鍵知識點,教師在針對關鍵點進行提問,讓學生根據教師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并得出正確答案。然后學生在課程結束后,再根據課堂內容對所學的關于高血壓方面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如此,學生通過對病例的反復研究和學習,就能掌握關于高血壓方面的所有相關知識點。如: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病原理和臨床表現癥狀;
如何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生命體征變化判斷高血壓患者實際病情并給出正確的治療方法;高血壓患者在后期會出現哪些并發(fā)癥,如何進行避免和預防,而針對具體的并發(fā)癥要采用怎樣的治療方法;高血壓患者出現HF的主要原因和治療方法等。這些問題的診治流程和臨床醫(yī)學中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治流程基本相同,因此,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學生能夠正確掌握高血壓病情的發(fā)病原理、病情特點、進展情況,所可能伴隨的病發(fā)癥及具體診治原則等,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一套標準、全面的高血壓病情臨床診斷思維和步驟,對臨床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診治有了進一步感性認識,為以后進行臨床實踐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語
總之,高校開展病例教學法主要目的是為適應臨床實踐需求,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性人才。而病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快速調動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進行自做研究和交流討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宮小文.病例教學法在疼痛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24):21.
[2]劉細寒.病例教學法在護理操作技能訓練應用[J].南方醫(yī)學教育.2016(03):45.
[3]黃勁柏,陳曉光,任伯緒,趙靜.以病例教學法為引導培養(yǎng)醫(yī)學生核心價值觀[J].南方醫(yī)學教育.2017(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