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萬教育,王恒,唐思雨,秦二衛(wèi)
(1.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北京 100000;2.西部鉆探定向井技術服務公司,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隨著鉆采技術的發(fā)展,井下控制機構趨于精細化、復雜化,相應其耗電量也不斷加大,進而要求井下供電電源能夠長時間可靠工作,從而為系統(tǒng)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能。目前,井下供電電源主要有2類,即鋰電池組和泥漿渦輪發(fā)電機。鋰電池組受自身特性限制,耐溫能力差,使用壽命短,應用成本高,且存在環(huán)境污染隱患。與之對應,泥漿渦輪發(fā)電機利用泥漿發(fā)電并完成測量數(shù)據傳輸,可長時間為系統(tǒng)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電力,工作壽命長,從而可傳輸更多參數(shù),代表井下鉆采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泥漿渦輪發(fā)電機利用泥漿驅動葉輪葉片旋轉,帶動發(fā)電機工作。作為能量轉化的核心部件,葉輪的尺寸和幾何形狀對泥漿渦輪發(fā)電機的性能有決定性影響?;诖?,開展泥漿渦輪發(fā)電機用葉輪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利用軸流式葉片泵葉片的設計方法,選擇葉輪的結構配置方式如圖1所示,定輪和動輪配合使用,由定輪調整泥漿流向使之產生預旋,為動輪葉片進口提供所需的周向速度。同時通過調整動輪角度,可保證泥漿渦輪發(fā)電機滿足各種不同泥漿排量需求,從而適應多種井下地質環(huán)境。裝配定輪及動輪的泥漿渦輪發(fā)電機如圖2所示。
圖1 葉輪結構配置
圖2 泥漿渦輪發(fā)電機
葉輪按葉片形式大致可分為直葉片和扭葉片2種。直葉片形式葉輪徑向葉高小,適合于鉆鋌空間較小的場合,強度特性好,增加葉片可以明顯提高葉輪水力效率,減小單個葉片受力,延長葉輪壽命,但精密加工復雜。扭曲葉片形式葉輪徑向葉高大,適用于鉆鋌空間較大的場合,葉片輪廓曲率較大、重合度較大,效率高。葉輪效率同樣隨葉片數(shù)目的增加而提高,但對扭曲曲面來說,成型加工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基于最大轉換效率考慮,定輪和動輪的葉片均選擇扭葉片形式。
泥漿渦輪發(fā)電機工作于井下高溫高壓場合,流場環(huán)境及其惡劣,其具體工作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發(fā)電機工作參數(shù)
由表1可見,系統(tǒng)對泥漿渦輪材料要求較高,基于此定輪及動輪材料均選擇1Cr18Ni9Ti,即沉淀硬化不銹鋼。該材料硬度較高,具有優(yōu)良的耐熱抗腐蝕能力。
泥漿渦輪發(fā)電機葉輪所處流場是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復雜的三維粘性湍流流場,為研究流道內流場情況,采用CFD方法對其進行分析。
用CFD方法進行模擬計算,需將實體模型轉化為流道模型,建立三維流道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三維流道模型
模型的離散化需對幾何模型劃分網格。FLUENT作為一種求解器,在二維問題中可以使用由三角形、四邊形或混合單元組成的網格,在三維問題中可以使用四面體、六面體、金字塔形以及楔形單元,或者兩種單元的混合。網格質量的好壞對計算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本文生成的網格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網格模型
邊界條件的設置是數(shù)值計算的重要內容。在本文中需要涉及到壁面邊界、進出口邊界以及定子和轉子交界面。根據泥漿葉輪工作特點,定子進口邊界設為速度入口邊界,速度大小由流量和閥門通徑決定;轉子出口邊界設為壓力出口邊界;定子出口與轉子進口定義為混合面,并分別為壓力出口、壓力進口邊界。定子、轉子具有相對轉動,采用相對坐標,將轉子定義為旋轉區(qū)域。固體壁面定義為靜止壁面,采用標準壁面函數(shù)。
在計算時設置為分離的隱式求解方法,此方法占用較少的計算機資源,但求解時間稍長。對動量方程、紊動方程均采用精度較高的二階迎風差分格式進行離散,對速度與壓力耦合采用經典的SIMPLE算法。
轉速為2500r/min時,泥漿葉輪中截面壓力云圖如圖5所示,泥漿葉輪進口處壓降相對較大,葉片壓力面壓力較高;在泥漿葉輪出口處,壓降相對較小,葉片壓力面壓力較低。
圖5 壓力云圖
在工作流量為15L/s時,取介質為清水,預估摩擦扭矩為0.262Nm,計算得到泥漿葉輪輸出功率曲線如圖6所示??紤]摩擦扭矩,轉速為2500r/min時,輸出功率可到120W;在該流量下,最大輸出功率可到350W。
圖6 輸出功率曲線
采用大型水力循環(huán)測試臺對泥漿渦輪發(fā)電機用葉輪進行水力循環(huán)測試,試驗裝置原理如圖7所示。該裝置采用電子負載模擬真實用電設備,可測試泥漿渦輪發(fā)電機在給定排量下的工作情況,通過測試口讀取發(fā)電機轉速獲得葉輪轉速,通過流量計讀取實際流量。
圖7 試驗裝置原理圖
試驗中采用清水作為介質,調節(jié)水力循環(huán)流量為15L/s,在不同負載情況下對泥漿渦輪發(fā)電機進行測試,得到對應輸出功率下的轉速,將實測值與計算值進行對比,如表2所示。由表可見,當帶載120W時,實測轉速為2556r/min,計算轉速為2500r/min,二者比較接近。
表2 流量15L/s時轉速值對比
實測轉速-負載曲線與計算轉速-負載曲線對比如圖8所示。由圖可見,流量15L/s時,隨著負載加大,轉速降低,轉速在2450r/min到2700r/min之間波動;在該流量下,實測曲線轉速下降趨勢與計算曲線轉速下降趨勢一致,數(shù)值較為接近,同時由于摩擦扭矩無法準確預估、測試存在誤差等因素,實測轉速與計算轉速間存在誤差。
圖8 轉速-負載曲線
受安裝尺寸及使用工況限制,葉輪的合理設計是井下泥漿渦輪發(fā)電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證,其性能直接影響泥漿渦輪發(fā)電機的工作能力。泥漿葉輪進口處壓降相對較大,葉片壓力面壓力較高;泥漿葉輪出口處,壓降相對較小,葉片壓力面壓力較低。在固定流量下,采用CFD仿真分析得出泥漿渦輪轉速-負載曲線與實測轉速-負載曲線較為接近,所用計算方法合理。
參考文獻:
[1]蘇義腦,竇修榮.隨鉆測量、隨鉆測井與錄井工具[J].石油鉆采工藝,2005,27(l):74-78.
[2]韓培,張師帥.井下泥漿渦輪發(fā)電系統(tǒng)水力性能試驗研究[J].石油礦場機械,2010,39(3):59-61.
[3] 藥曉江,董景新,尚捷等.隨鉆測井用渦輪發(fā)電機葉輪組水力性能分析[J].石油機械,2015,43(6):6-1.
[4]楊霞,劉勇.井下渦輪發(fā)電機工作性能研究[J].機械,2010,10(37):39-44.
[5]李林.張連成.魏志剛等.隨鉆測量中井下大功率發(fā)電技術的研究與實驗[J].石油鉆探技術,2008,36(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