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荒原少女”與中古英語謎語詩傳統(tǒng)

      2018-05-05 04:43:52包慧怡
      讀書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中古荒原謎語

      包慧怡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有大量迷人的“謎語詩”(aenigmata)范本。就古英語(盎格魯撒克遜)文學而言,僅編纂于公元十世紀的《??速愄厥指濉罚‥xeter Book)中就收錄了不下九十首謎語詩:其謎底包羅萬象,從自然界(冰山、風暴、太陽)、動植物(獾、魚、洋蔥)、日用品(鑰匙、犁、敞口杯),到兵器(劍、盾、鎖子甲)和宗教用品(圣餐杯、十字架、福音書);謎面則活用雙關(guān)、比喻、擬聲(prospopoeia)等修辭手法,有些以精致的頭韻寫成,有些輔以詼諧或自嘲的語調(diào),甚至在結(jié)尾處直接擲出一個挑戰(zhàn)式的邀請:“猜猜我是誰/猜猜這是什么?”絕大多數(shù)盎格魯撒克遜謎語詩指向一個無論花費多少腦力、最終必然可以猜出的答案。這些匿名古英語詩歌的作者繼承了拉丁文謎語詩傳統(tǒng)——主要通過八世紀英格蘭合伯恩主教艾德海姆(Aldhelm)《論詩律》(De Metris)的影響——很少在設(shè)計謎面時不知道謎底。比如《埃克賽特手稿》中的第五首謎語詩:

      我天生形單影只

      被長矛擊穿,被寶劍刺傷

      厭倦了戰(zhàn)場。我經(jīng)常目睹戰(zhàn)爭

      和戰(zhàn)斗的勇士,我不期待慰藉

      不指望誰幫我減輕重負

      直到我在人群中粉身碎骨……

      盡管這只是全詩的開頭六行,讀者諸君是不是已經(jīng)猜到了答案(“盾牌”)?許多古英語謎語詩由謎底物件采取第一人稱敘事,以人格化“擬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實實在在地用詩藝來講述“萬物有靈”,產(chǎn)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到了中古英語時代,那些被歸入謎語的詩作有一部分繼承了古英語謎語傳統(tǒng)——有明確的謎面一謎底機制,誘導讀者從狀物描述中回答全詩所指向的“是什么(物體/人物等)”式問題,比如收入大英圖書館館藏“斯洛恩手稿”(British Library Ms sloane,fol.10v)的《我有一只好公雞》(I Haue a Gentil Cok)等詩。這種閱讀詩歌的方式猶如我國古代民間猜物游戲“射覆”,“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漢書·東方朔傳》)。更多的中古英語謎語詩卻沒有明顯的謎面一謎底機制,而更接近寓言詩(allegory),讀者只能根據(jù)有限的文本表述(通常含有廣為人知的象征符號)去揣度文本背后的可能事件及其原因,即“發(fā)生了什么?”或“為什么要這樣表述?”比如下面這首保存于牛津大學飽蠹樓館藏“羅林森抄本”(Bodleian Library Ms Rawlinson D.913,fol.1v)中的關(guān)于敘事者與一朵玫瑰共度良宵的短詩《整夜在玫瑰邊》(Al Nist by pe Rose):

      整夜在玫瑰邊,玫瑰

      我整夜躺在玫瑰畔;

      我不敢偷走這朵玫瑰,

      但我摘下了這朵花。

      這首詩中的情色意象十分明顯,并且考慮到古法語羅曼司《玫瑰傳奇》(Roman de la Rose)及其中古英語譯本(其中最優(yōu)秀的譯本就出自喬叟之手)在中世紀后期英國的盛行,我們幾乎可以斷言,《整夜在玫瑰邊》的成年讀者不會對其中的性隱射感到陌生。該詩的核心意象亦在現(xiàn)代英語“deflower”(奪取貞操)一詞中保留下來。此外,有大量謎語詩的核心意象是基督教的或直接基于《圣經(jīng)》經(jīng)文傳統(tǒng)的,由于多數(shù)具有閱讀能力的中世紀讀者已在讀經(jīng)的過程中接觸過大量寓言和隱喻式表達,對于舊約《雅歌》《詩篇》《傳道書》以及新約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啟示錄》中大量的文學修辭較為熟悉,他們在理解一些字面看似世俗題材,本質(zhì)為圣母頌詩、基督受難詩或天主贊的中古英語謎語詩時,并不會遭遇太大的困難。比如以下這首收入飽蠹樓“頌歌抄本”(Bodleian Library MS Laud Misc.210,fol.1v)、約作于十四世紀早期的神秘主義短詩《我尋找一位青年》(I Seche a Yope pat Eldyp Nogbt):

      我尋找一位不會衰老的青年,

      我尋找一種不會死亡的生命,

      我尋找沒有憂懼的歡愉,

      我尋找沒有匱乏的富足,

      我尋找沒有紛爭的狂喜,

      ——所以我這樣度過我的一生。

      對于任何熟讀《圣經(jīng)》及教理問答內(nèi)容的中世紀英國平信徒而言,上面這首詩的主旨十分明顯:“效仿基督”(Imitatio Christi),努力像基督那樣度過一生,如此便可得到第二至五行四個排比句中的一切(不會死亡的生命、沒有憂懼的歡愉、沒有匱乏的富足、沒有紛爭的狂喜),而首句那位“不會衰老的青年”自然是基督本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古英語謎語詩都以宗教為后景,無論在意圖、主旨還是修辭上。另一些被歸入“謎語”的抒情詩游離于世俗與宗教語境之間,僅字面意義就撲朔迷離,語文學家和文學批評家們至今無法就它們的所指達成共識,它們成了“美麗而無由”的詩藝標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下面這首《少女躺在荒原中》(Maiden in pe Mor Lay):

      少女躺在荒原中——/躺在荒原中——

      整整七夜,整整七夜,/少女躺在荒原中——

      躺在荒原中——/整整七夜加一天。

      她的食物挺可口。/她吃什么食物呀?

      報春花,還有——/報春花,還有——

      她的食物挺可口。/她吃什么食物呀?

      報春花和紫羅蘭。

      她的飲料挺可口。/她喝什么飲料呀?/

      冷泉水,來自——/冷泉水,來自——

      她的飲料挺可口。/她喝什么飲料呀?

      冷泉水,來自深井中。

      她的閨房挺不錯。/她住什么閨房呀?

      紅玫瑰,還有——/紅玫瑰,還有——

      她的閨房挺不錯。/她住什么閨房呀?

      紅玫瑰和百合花。

      《少女躺在荒原中》別名《荒原少女》,或許是迄今引起最多爭議的一首中古英語抒情詩。它和上述《整夜在玫瑰邊》以及《我來自愛爾蘭》(Ieh Am of Irlaunde)等著名謎語詩一樣,被保存在飽蠹樓“羅林森抄本”開頭處的殘篇中。初讀這首詩,在一連串美好的意象帶來的初始審美愉悅過去后,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一種挫?。好利惖纳倥氉栽诨脑刑闪艘恍瞧?,吃報春花、紫羅蘭,飲清泉,睡在紅玫瑰和百合編織的閨房或床上……這民間故事式的敘事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更何況“荒原”或“荒沼”(mor)本該連牧草都不生,不見牛羊,更別提鮮花和清泉——假如我們回想一下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中描寫的約克郡荒沼(Yorkshire Moors),會知道除了叢生的野草和不宜耕作的褐土,英國式荒原就是一片一無用處之地,根本談不上植被豐饒或百花盛開。當然,文中“報春花”(primerole)一詞在中古英語中可指任何能在沼澤環(huán)境下生長、報春花屬的草本開花植物(比如月見草、黃花九輪草或歐洲櫻草),但玫瑰和百合無論如何都不是荒沼植物。筆者曾在西約克郡哈沃斯(Haworth)勃朗特姐妹故居附近、呼嘯山莊原型托普維森斯(Top Withens)廢墟所坐落的荒原漫步半日,即使在溫暖的七月,滿眼所見除了黃褐色的荒草只有山石南的枯骨和沼澤棉花的白發(fā),即使此時英格蘭其他各處的玫瑰與百合正在爭奇斗艷……這首寫于十四世紀早期的抒情詩為何要設(shè)置這樣一個有悖常理的情境,仿佛在搖籃曲般的日常聲調(diào)下隱藏著駭人的秘密?

      以羅伯岑(D.W.Rnhertson Jr.)為代表的寓意解經(jīng)派學者堅持這是一首披著謎語外衣的圣母崇拜詩:少女是童貞女瑪利亞,荒原是基督降臨前舊律法統(tǒng)治下的世界;“整整七夜”中的數(shù)字“七”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多出來的“一天”就是白晝、光和基督本人;報春花代表肉體的美麗,紫羅蘭則是《圣經(jīng)》中謙卑之美德的象征;少女飲用的泉水是神恩的符號;紅玫瑰象征殉道或者慈悲,百合則是童貞圣母純潔的象征。羅伯岑慣于將教父學四重解經(jīng)法中的寓意法如壓制蛋糕的模具般運用于一系列字面費解的中古英語詩歌,比如他對匿名頭韻夢幻長詩《珍珠》(Pearl)的解讀,其象征體系之僵硬、讀詩思維之狹隘曾廣受詬病。不過即使在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我們也無法一筆勾銷純寓意派解讀的意義,譬如,百合在中世紀《圣母領(lǐng)報》等主題的宗教畫中已是童貞女的“標配”,一個生活在十四世紀的基督徒很難提及百合而不聯(lián)想到瑪利亞。但這種讀詩法的問題在于沒有將詩歌作為詩歌去閱讀,而僅僅當作一個謎面、一組編碼,似乎讀者的唯一使命就是解碼成功并將隱藏的教義白紙黑字地昭然于世——抒情詩作為審美對象和交流渠道的功能在此完全缺席。其他類似的解讀還有將“荒原少女”看作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或者埃及的瑪麗(Mary of Egypt),而把少女在荒原中的“自我放逐”理解成沙漠教父式的禁欲苦修等。這些把《少女躺在荒原中》置于純基督教語境下理解的學者通常認為這首詩曾出現(xiàn)在教堂唱詩班的曲庫中(雖無樂譜留存),甚至判斷該詩的旋律與拉丁文贊美詩《童貞女生子》(Peperit Virgo)相同,因為兩首詩的行數(shù)和每行的音節(jié)數(shù)相似。

      另有斯皮爾斯(John Speirs)、唐納遜(E.T.Donardson)、德龍柯(Peter Dronke)等學者采取民俗學或神話學的視角,將此詩解作一首世俗題材的歌謠或舞曲。少女或許和中世紀民間井水崇拜有關(guān),夏至夜或日施洗約翰節(jié)前夕(St Johns Eve,6月23日)在許多地區(qū)同時也是“守井夜”(well-wake),詩中這位飲井中泉水的少女可能是守井夜儀式中的核心角色,她長達七夜的齋戒(只吃花朵,喝泉水)可能是井水崇拜中的一個秘儀環(huán)節(jié),一種凈化儀式。又或者少女本身就是泉水精靈的化身:日耳曼民間傳說中有一位水精化成的“跳舞的荒原少女”,她常會以美麗姑娘的模樣出現(xiàn)在鄉(xiāng)村舞會上,令在場的年輕男子心醉神迷,或者按照兩首中古德語民謠的說法,“令孩子們?nèi)胨薄鞘且蝗战Y(jié)束后香甜的安睡,或是死神蔭蔽下的永恒沉睡,我們無從得知。但她必須在規(guī)定的鐘點停止舞蹈,回到荒野中去,回到她看守的井水邊,否則自己就會死去。至今學界仍未對該詩的所指達成共識。

      《少女躺在荒原中》全詩縈繞著一種魅惑氛圍,卻并不讓人感到恐怖,6-7-7-7的分節(jié)以及每節(jié)略有變化的疊句,加上問答體制造的回聲音效,使它如同精靈唇畔的催眠曲般撫慰人心,又在其甜美和寧謐中隱隱孕育著危險。如果我們記得凱爾特神話中的哥布林(goblin)是如何以美味的食物(最常見的是制成鮮花形狀的甜點,或者鮮花和水果本身)來邀請路人與之同行,一旦人類吃喝了精靈的食物就再也無法返回人世;或者記得葉芝在《凱爾特的薄暮》(The Celtic Twilight)中記載的眾多類似傳說(雖然葉芝對作為其創(chuàng)作素材的古愛爾蘭語和中古愛爾蘭語史詩和神話文獻的改編談不上忠實),甚至是葉芝本人的《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浪游者安古斯之歌》(THE Song of Wandering Angus)等詩;如果我們記得濟慈的《無情美人》(La Belle Dame sans Merci)和《圣艾格尼絲節(jié)前夕》(The Eve of St Agnes),記得丁尼生的大部分短抒情詩……我們會看到,“荒原少女”這類處于“此世”和中世紀傳說中形形色色看不見的“異境”之間的影子人物,他/她們才是抒情詩的聲音中最有生命力的主角,絕對殺不死的幽靈,從中世紀到當代一直如此。是這些影子附身于那些流連隱形的異境多于可見的此世的詩人,影子們在詩人筆尖跳著舞,投下忽明忽暗的光暈,耳語著自然和幽界的秘密,等待被取悅。

      因此羅伯岑式的解讀走到極端后必定不可饒恕,它們殺死了影子。即使是在下面這首有著更明確的基督教語境,同樣提到一位泉畔少女的中古英語詩中也是如此——《荊棘下,清泉畔》(At a Sprynge Wel under a porn)寫于十四世紀末:

      荊棘下,清泉畔,

      不久前,憂愁緩,

      一位少女立泉邊,

      少女心中滿懷愛。

      任是誰,覓真愛,

      必將在她那兒尋見。

      雖然此詩中“荊棘”“真愛”“必將在她那兒尋見”等表述比《少女躺在荒原中》要更為直接地指向童貞女瑪利亞的圣愛,以及她作為人與神之問的中保的角色,我們依然可以在這首只有六行的短詩中瞥見眾多影子的身姿。它們或側(cè)立或躺臥,或無動作,泉畔少女是它們此時此地的化身,影子是抒情詩的靈魂,即使是在(通常出于方便,而非因為精確)被歸入“謎語”的抒情詩中也是一樣。重要的是看見影子行進的足跡,這是讀詩的全部秘密。

      猜你喜歡
      中古荒原謎語
      中古之家
      謎語三則
      幼兒100(2021年14期)2021-12-28 22:09:53
      謎語四則
      幼兒100(2021年11期)2021-04-25 13:06:08
      謎語三則
      幼兒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2
      謎語四則
      幼兒100(2020年28期)2020-10-23 09:42:48
      論中古時期佛教類書的編纂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29
      讀《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難忘雪漫荒原夜
      中國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
      西南官話中古泥來母的今讀類型與演變層次
      論中古時期中國佛教徒的焚身供養(yǎng)
      阿克陶县| 吴桥县| 镇赉县| 洪洞县| 蓬溪县| 城固县| 连云港市| 崇明县| 南充市| 宁陕县| 根河市| 祁阳县| 杭州市| 阿克苏市| 娄烦县| 海林市| 襄汾县| 晋中市| 盐城市| 临邑县| 蕲春县| 十堰市| 宁陵县| 田阳县| 丹巴县| 荣昌县| 汶川县| 汝城县| 商河县| 临朐县| 延寿县| 黔南| 堆龙德庆县| 台中县| 陆良县| 乌兰察布市| 司法| 贵德县| 龙门县| 瓦房店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