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年以來,伴隨著各界專家學者對語言的研究及不斷深入,以及對其理論分析的不斷完善,大量的專家系統(tǒng)指出了詞塊概念。詞塊集語言的模式與功能于一生,體現出句法、語義和語境融合的整體性。詞塊教學將詞塊的基本思想作為中心,在整體教學中高度關注句法結構及語境的應用,徹底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為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習這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視角。本文主要分析了詞塊的定義和詞塊教學法的優(yōu)勢,進一步研究了詞塊教學法對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利用詞塊教學,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詞塊教學法;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英語寫作;水平
【作者簡介】和根吉,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
1.詞塊的定義。通過電腦分析統(tǒng)計數據分析顯示,要實現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并不僅靠使用一些單詞或相對固定的短語,而是通過借助半固定詞塊結構實現的,且90%以上的的自然話語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同時,詞塊的記憶主要是利用整理記憶方式,它是通過固定結構表達有關意義的預置多詞單位,在提取時按整體且不用對語法規(guī)則進行分析或進一步加工。
2.詞塊教學的優(yōu)勢。首先,詞塊教學可以對準確用語意識不斷強化。詞塊的用語性能較強,一般在一些語境應用中受限。把詞塊用作最小詞匯單位可以有效防止英語專業(yè)學生錯誤選擇詞匯,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準確性。如果學生對這些詞匯缺乏了解,在特定語境下使用時會考慮漢語習慣來表達,這樣顯然違背了英語表達習慣。
其次,詞塊教學可以對學生整體普通篇章的能力有效強化。英語的詞塊極大程度融合了語篇性能和意義,要想深刻理解語篇內容,必須對語言結構整體掌控。理解語篇并不是對詞和句子獨立進行學習,而是掌握高度聯系語言部分的預制結構,形成流利的并且適合于交際的話語。對語言整體性加強認知以及科學訓練詞塊,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篇章進行普通的水平。
最后,詞塊教學有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通常來講學生若語感較強則無需經過分析就能夠準確應用語言。這部分擁有較強語感的學習者一般閱讀興趣廣泛,在詞匯學習過程中都將詞塊作為最小記憶單位進行存儲。所以詞塊教學可以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知略,提升英語學生學習動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前測選擇學生期中考試的寫作測試,全面統(tǒng)計學生作文成績和詞塊使用數量和類型,同時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后測采用期末考試英語作文開展測試,整體統(tǒng)計學生作文成績和詞塊使用數量和類型。
1.詞塊教學法促進了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將筆試卷平均分作為標準,分別挑選20名學生的成績。即實驗班和普通班依次挑選40名學生,利用Excel對前后測作文分數總結,獲得20分。
通過表1可知,在前測過程中普通班和實驗班平均作文分數是14.9和14.8,最高分數是20和21,最低分數是8和9,尚未形成明顯的差異,表明兩個班級的學生作文水平非常近似。在后測中,實驗班平均分數是18.1,超過普通班三分,說明班級作文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實驗班最高分數為24分,與滿分十分接近,最低分數是11分,基本達到了及格,說明實驗班各個水平上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提升。研究結果說明詞塊教學法應用在傳統(tǒng)教學中具有可行性,最大程度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詞塊教學法增強了學生對詞塊的掌握。
(1)詞塊量方面。對班級樣本作文詞塊總量認真計算,與樣本人數相除,獲得每一篇作文詞塊平均數量。統(tǒng)計結果如下:
通過表2可知,在寫作過程中實驗組學生詞塊使用數量從初期的平均12.08提升至19.53,雖然普通組學生詞匯量增加了,但是對于實驗組學生來講,基本上少了三個。分析說明,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寫作教學中成功應用詞塊教學法,極大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有效發(fā)揮了強化作用,學生相應提升了詞塊意識,可以對詞塊有效輸入和儲存。
(2)高分組和低分組詞塊使用情況。通過分析可知,在詞塊掌握方面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生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高分組具體是指作文分數達到19分的學生,低分組則是比14分低的學生。從兩組中隨即選擇5份作文,手動搜索產生的詞塊并且合理分類,認真檢查拼寫問題。對樣本整體分析之后,總結出寫作中的詞塊使用特點:
低分組學生很少將詞塊種類應用在作文中,有一部分學生依然利用中學時期累積的詞塊,即便是偶爾利用一部分高級詞塊,時常會產生語法問題或者是誤用詞匯。低分組學生一般使用I/some people think,in my poinion,一篇150字的短篇作文常常會發(fā)現多個think. 高分組學生就形成了多樣化的表達,as far as Im concerend,in/to my mind等。在表達“事情都有兩面性”的過程中,低分組學生經常使用的是Everthing has its two sides. 能用Everycoin has its two sides 的卻很少。而高分組學生使用的詞匯異常豐富,他們還用到了Every advantage has its disadvantage等,一定程度上高分組學生解決了低分組學生逐字翻譯和臨時組裝問題。另外,他們在單詞選擇的過程中,時常結合基本意思,不能很好結合單詞的應用語境,在作文中這樣的組合表達比比皆是,不僅不地道,通常還產生錯誤搭配詞匯問題,比如keep health等。
3.詞塊教學法提升了學生寫作興趣與自信心。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學期初和學期末隨即選擇一節(jié)自習課在實驗班實行。第一部分的四題,主要調查學生的寫作興趣及自信心。
(1)你對英語作文感興趣嗎?
A.非常感興趣 B.比較感興趣 C.有一點興趣 D.沒有興趣
(2)你認為英語作文困難嗎?
A.不難 B.有一點難 C.比較難 D.非常難
(3)你現在的英語寫作水平如何?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不好
(4)你對你目前的英語寫作能力及水平有信心嗎?
A.非常有 B.比較有 C.有一點 D.沒有
表3說明,實驗之前,大多數學生比較懼怕寫作,自信心嚴重不足,沒有學生有信心說自己能夠寫好英語作文。他們經過參與詞塊教學實驗以后態(tài)度有所變化。對作文感興趣的學生由23%增加至56%,認為寫作比較困難和非常難的學生有22%與4%,有70%的學生消除了寫作文的恐懼心理。認為自己寫作水平評較好的學生超過了50%。詞塊教學法對學生寫作難題進行了緩解,使他們不再對英語寫作苦惱。詞塊的持續(xù)積累,對他們英語寫作熱情有效激發(fā),增加了寫作信心。
第二部分五到十題,用于發(fā)現學生輸入生詞塊的方法。
(5)課文閱讀時,會標記出主要詞組與句型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會
(6)課文閱讀時,會標記出銜接詞與過渡句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不會
(7)會標記出詞組句型分類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不會
(8)課后練習的過程中,會抄錄主要詞組與句型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不會
(9)積累寫作模板并且分類整理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不會
(10)經常對筆記本上的詞組與句型復習嗎?
A.總是會 B.經常會 C.偶爾會 D.不會
表4數據真實表現出實驗前后學生在詞塊累積過程中的顯著變化。實驗之前,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基本上是滿堂灌學習,上課只是記錄課堂筆記,無法自行探索,尤其是對詞塊無法歸類整理。所以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很少學生能夠對詞組、句型與銜接語進行有效標注。當采取詞塊教學法以后,大部分學生可以標記詞組與句型。學生掌握了一種搭建房子預制板的方法,隨著教學過程的不斷深入,學生對詞塊能夠高效辨識,并且將其應用到寫作中,體會這一預制板帶來的好處,更加容易開展英語作文的寫作。
通過詞塊對語言有效學習,可以極大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寫作水平,減少語義表達錯誤,從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1.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tǒng)單詞語法教學思想。教師需要結合詞塊教學法,幫助學生有效培養(yǎng)了以詞塊為單位的記憶與使用詞匯的意識,盡量防止母語造成的干擾。教師對單詞進行講解時體現出極高的固定搭配效率。使學生認識到一部分詞只能在有限的搭配中出現,學生要想應用好這些搭配就需要了解他們的搭配范圍與具體應用語境。只有在規(guī)定的語境中,學生的學習才能夠凸顯價值,進一步對詞塊加深理解與記憶。比如drop,意思包括了落下、掉下、低下、減少等。即便是全部記住這些,也無法正確在英語表達中應用。若改變方法,將有關詞塊進行導入:drop the subject,drop out,這兩個是英語寫作或者翻譯中經常使用的表達;the number of ... has dropped sharply在作文中分析數據時是一個較好的表達,學生使用最多的是decrease.
由于在學習中學生培養(yǎng)了認知單詞、不認識詞塊的習慣,只能仔細聽取閱讀和聽力中出現的單詞,因此培訓學生辨識詞塊的能力具有極大的意義。教師可以收集整理一些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文章,并且劃出詞塊,引導學生以詞塊為基礎進行閱讀。有利于學生明確詞塊的具體類型,認清哪些內容可以作為詞塊實施記憶與識別。在學習新單元的過程中,結合閱讀情況要求學生尋找所有或者有關某一專題的詞塊,尤其是那些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的整體表達,注意從整體上進行理解。
2.激發(fā)自學意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語言知識就是一個浩瀚的海洋,學習語言需要與豐富的語言材料廣泛接觸,才能夠在認識過程中對輸入的信息有效體會與存儲,為輸出語言做準備。教師只是利用教材,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將全部的語言使用范式整體呈現給學生,學生若僅僅對課堂和課本中的詞塊積極滿足,寫作時必將會出現詞窮等問題。因此,開展課堂外自學十分關鍵。
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詞塊科學辨識之后,學生在課后可以不斷嘗試獨立辨認與搜索詞塊。可以根據下列原則選擇詞塊:嚴格重視一部分基本動詞派生的詞塊;在實意名詞和經常使用的動詞、形容詞搭配過程中注意科學性,全面進行訓練;認真練習應用句子之間的連接詞;特別是對句首結構嚴格重視。結合這部分基本原則,注意積累詞塊。英語課后習題包括了豐富的閱讀內容,以及大量的詞塊,也是對詞塊進行辨認和拓展的主要途徑。學生開展閱讀時,在文章中結合已知詞塊標出銜接句子的詞語。在規(guī)定語境中一直存在著詞塊與語法的相關知識,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詞塊內容認真決斷,可以通過詢問老師以及翻閱字典確定它們的意思。然后,學生利用筆記本和摘抄本對詞塊整理歸納,同時科學分類。對于一部分較大難度的詞塊,應當記錄整個句子,將它們的應用語境有效保留,便于復習和記憶。在持續(xù)累積詞塊的過程中,保持應用的合理性,并且持續(xù)練習和內化詞塊。
3.加強詞塊輸出,強化寫作練習。很多教師在講解課文知識點與語法知識時集中了主要精力,對寫作往往是一帶而過。同時,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質量也不容樂觀,組織語篇能力較差,母語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極大,引發(fā)了詞匯搭配的一系列問題。結合這些情況,迫切需要強化寫作練習。首先,在英語教學極為有限的時間內集中一定的精力用于寫作練習。若無法在課堂上科學引導,學生會不由自主的弱化寫作練習,學習效率不高。語言學習是一個詞塊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若能夠長期堅持,學生會重視寫作訓練,同時不斷提高寫作水平。除了上好寫作課之外,教師還應當結合各個方面的情況鞏固學生對詞塊的認識。在詞塊輸入過程中強調詞塊的顯性學習,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歸類詞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各類練習題目,嚴格訓練學生使用詞塊的能力。例如對詞塊直接翻譯,在中英互譯中練習句子,將同義詞轉換為句子練習,利用天空或者是中文提示的方法對課文口頭復述。在訓練過程中鼓勵學生盡量使用新的詞塊,對結構與句子有效銜接嚴密重視。
綜合分析,詞塊教學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師范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成績以及使用詞塊數量都獲得了明顯的提升,有效說明詞塊教學法提升了英語寫作水平以及增加了詞塊使用的數量。經過實驗設計可知,詞塊教學法強化了學生應用詞塊的意識,提高了學生應用詞塊的水平,培養(yǎng)了英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席琳琳.英語本科生詞塊能力調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4(2).
[2]陳怡.論英語教學的詞塊法[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7).
[3]陳一昌.詞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