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勛
摘 要: 微信小程序作為應用服務從移動互聯(lián)時代邁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有益嘗試,已經(jīng)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fā)揮作用,發(fā)展前景十分光明。文章分析了“微信小程序開發(fā)”課程構建的意義,明確了課程構建的目標,利用項目化課程構建理念,構建出課程的基本框架。經(jīng)過課程團隊組建、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探究、考核方法設計等教學實踐,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課程體系,并取得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 小程序; 應用形態(tài); 課程構建;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8)03-46-04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Chat Applet"
Wang Xu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Abstract: WeChat applet marks a promising attempt of applications from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to the AI era. It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ields and has a bright fu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defines the goal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course with the concept of project orient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s, such as course team building,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s explor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 design, a more mature course system is formed, and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applet; application form;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practice
0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終端的快速發(fā)展,應用的形態(tài)也在不斷進化,從PC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應用程序、Web網(wǎng)站,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App、XX號(訂閱號、服務號、頭條號等),再到人工智能時代的語音、視覺、手勢等交互應用,日新月盛、層出不窮。微信小程序作為應用服務從移動互聯(lián)時代邁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有益嘗試,前景十分光明。
1 微信小程序簡介
微信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用即走的輕應用,用戶可通過掃碼、搜索、公眾號關聯(lián)、發(fā)現(xiàn)等方式進入[1]。
微信小程序有如下四個優(yōu)點:第一,手機內(nèi)存資源占用少,無需下載安裝,即用即走;第二,入口方便,支持用戶身份識別,再次使用無需再輸入信息驗證;第三,依托于微信,天然擁有跨平臺的優(yōu)勢,可方便運行在不同系統(tǒng)的手機上,易于推廣;第四,開發(fā)門檻低,兼具App體驗好、Web應用開發(fā)成本低的優(yōu)勢。
小程序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其定位是:為人與各種對象的互動場景提供直接便捷的服務[2]。只要有互動、應用需求的場合,都有小程序的用武之地,如餐館點餐,不再需要點餐服務員,食客掃描桌角二維碼即可進入一個接近“餓了么”體驗的點餐小程序,直接下單支付就可以等待上菜;機場室內(nèi)導航,不再需要設置華而不實的指路機,掃描二維碼就進入一個接近高德地圖體驗的機場導航小程序,方便準確地引導乘客;公交車站等車,掃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維碼打開小程序就可以了解下一輛公交車到站的時間。
2 課程的構建
2.1 課程意義
本校網(wǎng)絡安全與執(zhí)法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對學生的程序開發(fā)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該專業(yè)多門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程序設計知識的掌握。本課程作為該專業(yè)大二學生擴展專業(yè)知識基礎、塑造核心編程能力、提高靈活應用水平的程序設計類專業(yè)選修課,選擇了當前最有發(fā)展前景的微信小程序開發(fā)技術作為課程主題。
2.2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它指示課程的進展方向,標示課程的范圍,提示課程的要點,決定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和組織,指導教學評價工作,是實現(xiàn)課程宗旨的重要保證[3]。因此,制定如下三維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最新技術發(fā)展,掌握微信小程序開發(fā)基礎知識,初步具備微信小程序開發(fā)的能力,能夠完成簡單demo。
過程與方法目標:基于本課程的學習過程體驗,初步掌握學習編程類知識與技能的方法,如代碼編寫習慣、開發(fā)文檔使用方式、論壇查閱方法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和技術觀。技術常更新,需不斷自主探究學習,方能跟上形勢;技術是為目的服務的,要善用技術和技術用善。
2.3 構建原則
為構建出緊貼教學目標的課程方案,必須考慮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⑴ 從實際出發(fā)原則。課程的構建必須符合本校實際、老師實際、學生實際。本校程序設計類課程的開展還處于建設期,師資及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尤其是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學習能力一般。
⑵ 基礎性原則。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更新頻繁,但萬變不離其宗,程序設計基礎和思想是根本,掌握了根本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因此,構建課程時必須關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思路。
⑶ 實踐性原則。課程性質(zhì)決定程序設計類課程一定要強調(diào)實踐性,構建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本課程實驗課時不低于總課時 1/3,且包括驗證型、應用型和綜合型多種實驗類型。講授課安排大量的實踐練習,有演示題、練習題、思考題等。同時課后要求利用好實踐性的課外資源,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圖書館、進論壇自主學習。
⑷ 實用性原則。小程序的定位是在各種場景下連接人與各種對象,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因此,課程設置必須以適用領域的實際需求為前提,在引導學生思考小程序如何巧妙方便應用的基礎上,通過實戰(zhàn)項目,讓學生掌握知識,做出真正實用的小程序。
2.4 學情分析
通過對學生已修課程研究、與其他任課老師和選課學生交流、發(fā)放知識掌握情況調(diào)查問卷等多種方式,得到三方面基本學情。第一,知識經(jīng)驗:有C和Java的編程基礎,但缺乏本課程相關的XML、CSS、JS基礎知識。第二,技能態(tài)度:學習復雜編程技術的能力不強,積極性不高。第三,特點風格:不喜歡過度理論講解,喜歡短平快的知識技能,喜歡實際操作。
2.5 課程內(nèi)容與學時安排
基于學情分析,以課程目標和構建原則為指導,結合課程性質(zhì),以項目化教學[4]方式制定教學內(nèi)容,并合理分配課時。具體內(nèi)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內(nèi)容及學時分配
課程內(nèi)容圍繞開發(fā)一個快遞查詢小程序項目來組織,涉及小程序框架、組件、API等知識點??紤]到學生更喜歡實際操作,因此每部分內(nèi)容都會安排演示、練習、實驗。針對欠缺的知識,則以最少必要原則結合到相應部分講解,如第二部分穿插JS基礎知識、第三部分穿插XML和CSS基礎知識,讓學生有快速獲得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為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尤其重視初識小程序的內(nèi)容設置,除介紹背景知識外,特別引導同學思考小程序背后的深意,以此開拓思路,傳達技術新的理念。
3 教學的實踐
3.1 課程團隊組建
本課程由編程類課程任教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作為主要授課老師,同時邀請浙江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ACM模式的公安院校程序設計類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的負責人作為課程總體顧問。憑借豐富的教學科研經(jīng)驗,其在課程內(nèi)容設置、教材選取、授課方式等課程構建與實踐過程中提供很多有益的建議。
3.2 教學資源建設
⑴ 教材選擇。由于目前市面上暫無特別符合本校實際的教材,因此短期內(nèi)選擇微信官方提供的開發(fā)文檔[5]和活頁講義作為參考教材。其優(yōu)缺點如表2所示。
表2 官方文檔教材優(yōu)缺點
課程組通過設置主線任務來克服教材中缺乏完整demo項目,以及各章節(jié)相對獨立的不足。
⑵ 學習平臺的選擇與建設。選擇自主學習平臺與輔助學習平臺,共同打造雙公開課雙論壇形式的綜合學習平臺,如圖1所示。
圖1 雙公開課雙論壇學習平臺
⑶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借鑒課程組已獲得國家多媒體課件二等獎的“編程之旅-七步快速C語言入門”課件,開發(fā)本課程多媒體課件。
3.3 教學方式探究
本課程知識點繁多、概念抽象、學習曲線較陡,課程入門有一定門檻,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有一定難度,易使學生積極性受挫。為此,課程組從學、教、交流三個維度進行探究。
⑴ 如何學。首先,多關注微信小程序相關動態(tài),包括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論壇等,及時了解小程序發(fā)展方向。其次,多思考生活學習工作中哪些問題是可以使用小程序方便解決的,尤其是公安領域。第三,前兩者可幫助開闊眼界、厘清思路,但知識技能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最后,學過的知識、掌握的技能都需要進一步鞏固以防遺忘,而且在溫故的過程中常常能夠知新。通過引導學生多關注、多思考、多實踐、多復習,為課程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⑵ 如何教。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特點,將總項目拆分成多個有難度梯次的基本實驗,每個基本實驗都要有相關的理論講解、思路分析、直觀演示、練習及操作環(huán)節(jié)。先完成難度較低的基本實驗,逐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同時課上靈活采用講授、直觀演示、練習、實驗等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動手編程、積極實踐、深入思考,使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提高知識技能和思想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⑶ 如何交流答疑。利用知識社群App知識星球[6](原小密圈)構建交流平臺,創(chuàng)建“微信小程序開發(fā)”小圈子。將該課程的所有學生加入到該圈子中,鼓勵學生在圈子內(nèi)發(fā)表小程序相關主題、@老師提問,同時教師在圈子中發(fā)布教學信息、分享學習資料、回復學生提問,并將經(jīng)典問題設置為精華。經(jīng)過多屆教與學,小圈子中沉淀豐富的知識與經(jīng)驗內(nèi)容,既可供新生參考學習、快速入門,也可供老生交流探討、深化提高,最終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交流學習平臺。
3.4 考核方式設計
考核方式采用多元評價考核體系,課程成績由形成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核成績共同組成,如圖2所示。
考核突出實踐性,加大實驗分數(shù)的比例,將占比提高到總分的50%,用分數(shù)杠桿來調(diào)節(jié)學生對實驗的重視度與參與度。四個實驗分別為驗證型實驗(10%)、兩個應用型實驗(20%)和綜合型實驗(20%)。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則主要指上課參與教學互動、協(xié)助教師輔助教學等情況,如回答問題、參與討論等,根據(jù)實際表現(xiàn)加分,最高為10分。
圖2 課程考核設計
3.5 取得的成效
經(jīng)過反復研討和實踐檢驗,本課程目前已基本成熟并取得較好的成效。統(tǒng)計表明,學生對課程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0%以上。一年來,學生參加各級別科技創(chuàng)新和編程競賽活動,獲獎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較往年明顯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和編程能力顯著增強。
4 結束語
為進一步將本課程打造成“注重基礎、強化應用、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品課程,課程組將在以下三方面繼續(xù)深化研究與實踐。
第一,在追蹤小程序技術發(fā)展的同時,積極關注其應用領域的拓展,特別是其在公安領域中的運用,并據(jù)此更新教學內(nèi)容;第二,根據(jù)學校專業(yè)學生實際情況,將多學期積累的課例改進報告、教學反思筆記以及活頁講義開發(fā)成自主教材;第三,進一步探索知識社群App知識星球的使用與管理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王娟.微信小程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與推廣[J].電腦知識
與技術,2017.27:147-148
[2] 知達.場景即服務這五大場景讓微信小程序展身手[J].互聯(lián)
網(wǎng)周刊,2017.20:20-21
[3] 朱建泉.簡論高職課程的目標與實現(xiàn)[J].職業(yè)時空,2006.23:
50-51
[4] 徐肇杰.任務驅(qū)動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之比較[J].教育與職
業(yè),2008.11:36-37
[5] 小程序開發(fā)文檔[EB/OL].[2018-01-01].https://mp.
weixin.qq.com/debug/wxadoc/dev/index.html
[6] 知識星球[EB/OL].[2018-01-01]https://www.xiaomiquan.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