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的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的中低年級學生普遍生性好動活潑,有比較強的好奇心,尤其對于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實物普遍比較關注,這也需要音樂教師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用趣味發(fā)聲的方式來進行歌唱教學,提高學習興趣,不斷拓寬學生的音域,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趣味發(fā)生練習;小學低中年級;歌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11-0059-02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學音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音樂的特征、歌詞的意境和內容,用適當?shù)囊羯?、力度以及情感來表現(xiàn)歌曲,用心用情地演唱歌曲是教學的主要目標。音樂的感情是核心元素,可以使學生獲得心靈的感知,賦予歌曲生命力。很多教師在講解歌曲感情時忽視了對于演唱技巧的教學,這也導致小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固,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對于歌曲的準確表達,因此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需要將音樂的基礎知識和情感表達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可以實現(xiàn)聲情并茂的演唱。
一、小學中低年級音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很多小學在進行音樂教學工作時往往不重視發(fā)聲練習,教師更多的只是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這也導致發(fā)聲練習沒有在音樂的課堂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對教學成果的提升效果不明顯,形式化以及表面化的問題比較嚴重。教師在進行發(fā)聲練習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了大量的練習曲目,占用了比較長的課堂時間,后續(xù)的教學工作沒有合理地開展,這也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較低,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比較差[1]。
同時,在指導學生進行發(fā)聲練習時方法過于簡單,只是反復進行發(fā)聲訓練,這樣的方式無法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實際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長期練習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生的演唱技能沒有明顯的提高。這些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水平的進步,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進行調整。
二、趣味發(fā)聲練習在小學中低年級歌唱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發(fā)聲教學
小學生的認知軌跡是富有規(guī)律以及循序漸進的,教師需要在音樂課堂上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特點,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工作,在普通的歌曲演唱的基礎之上建立起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有一定層次的發(fā)聲練習方法,層層推進,步步為營,全面提高低中年級小學生的演唱水平[2]。比如,有教師在講解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趣味發(fā)聲練習,起到了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講解新疆人之間的問候方式,師生之間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問候,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練習頭聲的發(fā)聲方式。其次,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興趣,可以使用特定的悅耳的聲音來召喚阿凡提,如下圖所示: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學習彈性氣息的方法,用頓音的方式來演唱歌曲,加強對于頭聲方法的記憶。
在講解結束之后還應當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情況提出問題,阿凡提為什么依然沒有出現(xiàn),因為他不知道我們等待的焦急的心情。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比較焦急的心情。如下圖所示:
這個過程是對于彈性氣息演唱方法的鞏固,在歌曲的表現(xiàn)過程中演唱的具體速度需要逐漸加快,使學生掌握歌曲中焦急情緒的表現(xiàn)方法。
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穿著阿凡提的民族服裝,扮演成阿凡提,鼓勵同學一起合唱相關的歌曲片段。整個演唱的過程需要節(jié)奏明快,增強互動,幫助小學生充分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
進行趣味發(fā)聲練習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的任務目標,指導學生使用高位置發(fā)聲演唱十六分音符節(jié),并且使用彈性氣息作為支持,通過這樣的演唱技巧可以充分表現(xiàn)出阿凡提自豪的表情和俏皮可愛的人物特點。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是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精心設計的,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
(二)結合實際的情景來進行趣味發(fā)聲教學,方便學生理解
低中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過于抽象的發(fā)聲方式教學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發(fā)聲方式的教學,創(chuàng)造合理的情景,提高學習水平。比如,在講解胸腔共鳴以及頭腔共鳴時,教師如果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會造成學生的理解困難,可以結合實際的情境來講解知識,提出問題。學生和老師站在兩個山頂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應當使用什么方式來打招呼?此時學生會進行相應的嘗試,這個過程也引導了學生掌握高位置演唱的具體方法。同時還可以提出問題,如果聲音在山谷之間回蕩,如何有效地模仿回聲?這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輕聲演唱以及音量的控制[3]。
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結合美術的知識,將聽覺與視覺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會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很多教師采用音樂圖譜、旋律線以及簡筆畫的方式來描述音樂的整體起伏以及力度,使學生準確理解旋律和聲音之間的準確關系,實現(xiàn)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三)深入挖掘音樂的內在含義,提高教學效果
在進行趣味發(fā)生練習時需要以教學的知識點作為基礎,結合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的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根據(jù)低中年級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的演唱水平,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發(fā)聲方面的訓練。教師在準備階段需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尋找音樂的形象以及風格,制訂出可以提高學生興趣、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案,使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很多教師在挖掘音樂的具體內涵上進行了諸多的嘗試。比如,在講解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時,教師通過分析得知這是一首節(jié)奏明快的歌曲,整體旋律貫穿了2/4拍的強弱感覺,通過引子和尾聲部分的漸弱漸強的馬蹄聲以及跳躍的節(jié)奏可以體現(xiàn)出鄂倫春族人民的樂觀與勇敢,尤其是力度逐漸變化的馬蹄聲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鄂倫春馬隊的特點。在演唱這首歌曲時需要小學生具有彈性以及輕巧的歌聲,準確地掌握演唱的力度是這首歌曲的關鍵內容,也是教學的主要難點。教師依據(jù)對歌曲的分析設計了趣味發(fā)生練習,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4]。
教師帶領學生拍手模擬馬蹄聲的節(jié)奏,加之圖片的引導,學生可以掌握鄂倫春馬隊的具體形象特點,在拍手的過程中需要采用2/4拍的節(jié)奏。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何體現(xiàn)馬隊的馬蹄聲?學生會主動嘗試在拍手的過程中采用漸強以及漸弱的方式來表現(xiàn)出馬蹄聲。教師可以準確標記出馬蹄聲漸強以及漸弱的記號,利用鋼琴進行演奏,學生配合音樂進行練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在發(fā)聲時給予一定的指導,避免學生出現(xiàn)用嗓子喊等錯誤的演唱方式。
通過趣味發(fā)聲練習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加,教師也可以順利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學生準確掌握了漸弱以及漸強的演唱方法,個人情感和基礎知識實現(xiàn)了準確的結合,對于音樂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增加動作以及故事的引導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音樂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其他學科,應當注重趣味性以及藝術性,以各種課堂活動作為主要內容,全面提高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準確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很多教師在教學的趣味性上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比如在講解歌曲《龍咚鏘》時,教師根據(jù)節(jié)奏的特點設計了舞蹈動作,手絹和十字步伐相結合,配合簡單的方向感、比較強的命令口號,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還學會了秧歌的舞步,這樣的音樂教學增加了學生的體驗感,加強了對學生的視聽方面的訓練,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5]。
除了動作,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故事來講解歌曲,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準確理解歌曲的具體含義,為音樂創(chuàng)造出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這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五)采用多媒體等全新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增加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配合發(fā)聲練習,這樣能夠顯著提高教學的效率[6]。比如在講解歌曲《在農場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畫面展示出農場中的牛、豬、鴨子等各種動物,在歌曲中模擬這幾種動物的叫聲,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聽完動物的叫聲模擬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說出是哪幾種動物的聲音,學生會積極地回答相關的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加強對于歌曲中不同節(jié)奏的教學,引導學生準確認識節(jié)奏的長短、強弱以及高低音,也可以為后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音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用最適合小學生的方法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結 語
小學是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音樂的學習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藝術氣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趣味發(fā)聲練習等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 考 文 獻]
[1]高 琦.小學低段音樂課趣味發(fā)聲訓練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168.
[2]王 爭.小學唱歌教學中趣味發(fā)聲練習的設計與實施[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3):107—108,110.
[3]陳靜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5(08):99.
[4]吳君琪.淺析趣味發(fā)聲練習在小學低中年級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8(02):95.
[5]曾 淼.和諧課堂 歌聲悠揚——淺談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愉悅和諧的班級合唱教學[J].黃河之聲,2015(09):32.
[6]周 燕.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發(fā)聲練習的方法以及特點[A].2017年9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