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師當年有句話,至今受益。
“小人不一定是敵人;小人不一定是別人?!?/p>
這兩句以小人為題,前半句講的是和光同塵,后半句講的是三省吾身。
小人不一定是敵人,也不一定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小人雖可鄙可憎,但人生在世難免會與小人交往。若為了一時意氣,與小人去爭那蠅頭小利,未免落了下乘。所以太上講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小人不一定是別人,也可能是我的親友,更可能是我自己。譬如開車上路,前車與我爭路,一時負氣心意難平所以我也要去與別車爭路,活脫脫一副小人行徑。其實這句話還隱含著兩個意思,一是小人遍地皆是,君子幾希。大多數(shù)人不過自認君子,說是為了公義其實是私怨。二是三省吾身,然后知君子不易做。
其實,有些事情討論起來視角差異搞得如同雞同鴨講,不是道理不對,也不是人的問題。不過是道理不合人的心意而已。世上這么多道理,大家不妨寬容一點,去找自己順眼的道理。
只是要時刻警惕自己,別一不小心,就做了小人。
(摘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