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的激勵對于挖掘學生的潛力,調(diào)動其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是學生形成自我期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不斷取得進步的動力。
【關鍵詞】激勵教育;班主任評語;撰寫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95-0037-03
【作者簡介】童莊莉,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學(浙江湖州,313000)教師,高級教師,曾獲湖州市班主任德育導師能力大賽一等獎。
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這種評價是學生形成自我期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不斷取得進步的動力。我在帶班過程中,通過日常評語(如作業(yè)評語)、階段性評語(如周記評語和考后評語)、期末評語(操行評語)等的撰寫,對學生進行有效激勵。這些評語恰如一面面鏡子,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從而發(fā)揮評語的激勵作用。
一、廣角鏡——多主體評價
“廣角鏡”式評語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不能以自己的判斷為唯一標準,從而避免對學生進行以偏概全、自以為是的評價。在寫評語之前,班主任要重視吸收學生、任課教師、家長的意見,這樣才能使評語更全面、更客觀地反映一個人的階段表現(xiàn),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我嘗試過和學生協(xié)商如何寫評語,讓學生先自己總結,然后提出近期的奮斗目標和具體做法,這是一個讓學生給自己加壓的機會。這樣做就使外在教育的“協(xié)商”能很快轉化為學生的內(nèi)在要求,進而轉變?yōu)橐环N“我要進步、我要發(fā)展”的動力。如小宗在我的啟發(fā)下有了這樣的自我評價:
如果分析一下目前我要面對的挑戰(zhàn),大致是這樣的:生物——背水一戰(zhàn),地理——把握不大,化學——任重道遠,英語——穩(wěn)中求勝難。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細想了一下,也還算有出路,因為有一門生物務必要全力以赴,剩下的三門就保持一個態(tài)度,在目前能力所及之中跟上老師的進度與步伐,放手一搏。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不想考滿分的學生自然也不是好學生。這不是癡心妄想,失敗只能證明我們不夠努力!前方的路不好走,我將以筆代步,書寫未來。
我還嘗試過讓家長參與評價。日常生活中,學生經(jīng)常能看到來自老師的評價,卻很少收到來自家長的評價,其實家長的評語往往也能激勵學生。比如小甜的媽媽寫了這樣一段評語:
你是一個倔強又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你一直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也一直是我們的驕傲,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但也充滿了合作,如何處理兩者關系會直接影響你的心態(tài)。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就沒有干勁,自然也就缺少快樂;但一味競爭,就會給自己太大壓力,也就沒有真正的朋友。所以你不妨把同學看作競爭與合作的伙伴,可以較勁,但永遠不要忘了互相幫助。優(yōu)秀可以讓你獲得別人的稱贊,而謙卑和熱心卻能讓你收獲友誼。
二、放大鏡——情感化美譽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在每個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它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個人發(fā)展根源的‘閃光點’,做到使孩子在他最能充分顯示和發(fā)揮素質的事情上達到他的年齡所能達到的卓越成績?!薄胺糯箸R”意味著對于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班主任要積極熱情地為其喝彩,用激情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我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時常攜帶一把放大鏡,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美”,然后用文字放大這種“美”。如我曾給兩位學生寫了這樣的評語:
你有始終如一的目標追求,你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境界,還有令同學羨慕讓老師放心的優(yōu)秀成績。然而在那么多你所擁有的優(yōu)點中,最令老師欣慰的是你扮演劉邦時的全情投入,是合唱隊伍中享受過程的燦爛笑臉,是周記中流淌于筆尖的自信與豁達,這是一個優(yōu)秀學生最不經(jīng)意的體現(xiàn)。老師認為你是當之無愧的市級三好學生!我,以你為傲!
你是一個倔強而堅韌的女孩,雖然沒有將自己喜歡的跆拳道練到最后,但是跆拳道“克己復禮”的精神卻已在你內(nèi)心深深扎根。你堅強獨立,在你柔弱的外表下,有著一種永不言棄的堅定;你踏實進取,在你文靜的面龐下,有著不愿服輸?shù)膱?zhí)著。你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你能抓緊時間,靜下心來,珍惜在學校里的每一分鐘,回家之后也會及時消化和鞏固。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開闊視野,挑戰(zhàn)自我。
真誠的贊美之所以有非常大的激勵作用,主要在于其中飽含著的深厚的感情。正如狄德羅所說,“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偉大的情感,才能使靈魂達到偉大的成就”。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突出優(yōu)點,用一顆真誠的愛生之心將這些優(yōu)點寫成評語,從而實現(xiàn)評語的激勵功能。
三、顯微鏡——細節(jié)性展示
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大同小異的評語,學生不僅看著索然無味,還會覺得班主任態(tài)度敷衍。很多學生平時可能被一些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遮住了光芒,缺少展現(xiàn)才能的舞臺,而評語是面對獨立的個體的,因而它對于挖掘個人價值的意義顯得尤其突出。我記得有一個學生曾在三年后回憶我的評語時這樣說道:“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老師說我畫熊畫得很好,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這樣小的才能都能被老師注意到,足見老師對我的關注。我挺意外也挺開心,后來更加認真對待繪畫了。”
除此之外,“顯微鏡”功能的發(fā)揮還需要班主任低下頭,只有低下頭,才能看得細。如我給小雯寫了這樣的評語:
瘦瘦高高、青春洋溢的你讓人印象深刻。每次集體活動都有你舉著相機為同學留下青春記憶的身影,班級文化評比時你悄悄帶來的小綠植至今郁郁蔥蔥;默默地給公共教室關了燈、倒了垃圾的是你,每次返校時為班里的四個住校生帶早飯的那個人還是你……且不論你坦蕩的為人和較強的自律性,單單就如此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品格,也足以讓老師感到欣慰和自豪。
班主任將平時不起眼的學生的一些表現(xiàn)記錄在評語中,這樣既能反映出學生的成長歷程,也具有鮮明的個人特點。當評語中不再出現(xiàn)概括性的結論而是細膩的細節(jié)描述時,學生就感受到班主任是了解自己的,是真誠關愛自己的,然后他們才會放下自卑和敏感,繼而實現(xiàn)更大的發(fā)展。
四、內(nèi)窺鏡——建設性意見
“評語還是少些客套話,多些批評和建議為好?!边@是一個學生告訴我的,我很感動,也不斷反省自己這些年所寫的評語中到底有多少是客套話。在今天以“表揚為主”的時代下,我們的評語已絲毫不吝溢美之詞,學生很高興看到自己在教師眼里有那么多優(yōu)點,也能從這些肯定的話語里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喜愛之情。然而,如果在寫評語時刻意回避學生的缺點與不足,他們將受益不多。教師應該像醫(yī)生,要會診斷,也要能救治,當班主任評語有效而有用,像一劑良方能為學生醫(yī)治病痛時,學生必會如獲至寶、分外珍惜。如下面這段評語:
總見到你忙碌的身影,奔波于教室和教師辦公室之間。愛問問題是個好習慣,值得鼓勵,并且,你也具備和老師交流的勇氣,給你90分!剩下的10分哪里去了呢?首先,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經(jīng)過認真、透徹的思考了?在問老師前,自己是不是可以先歸納總結一下?做到了這兩點,或許你就有了新的思考:不停去教師辦公室問問題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因為我常??吹侥銢]有問到什么,然后很掃興地回了教室。問問題也是一門藝術,既要問得典型、切中要害,又要提高效率,追求事半功倍。
說好話容易,提建議難,獨具慧眼、洞穿心靈的評價才能育人長遠。每一次評語都是一次和學生交流的機會,我們要努力書寫下我們對每一個學生客觀真實、溫暖有建設性的評價,相信這份小小的評語終將激勵學生取得進步。
五、望遠鏡——發(fā)展式引導
評語是對學生某一階段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情況進行的小結和評價,我認為它更重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既往基礎上進行新的規(guī)劃。在這個基礎上,班主任不能僅以行為結果為評價的依據(jù),而是要更細致地考慮學生產(chǎn)生此種行為的內(nèi)在動因;評語也不能僅僅是對以往表現(xiàn)的定性,更應是對未來發(fā)展的引導;關注的不能僅僅是一個在學校規(guī)則的條條框框中存在的“好學生”,更應關注他(她)能否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如下面這則評語:
上個學期在課堂上探討“超女進北大”問題時,我發(fā)現(xiàn)你在思考問題方面有些偏激,因此暑假里我讓你分析了一些熱點新聞和名人名言,試圖幫你建立更全面的思維方式。這個學期的時事討論課上,你看問題時明顯少了偏激,多了理性,你會有意識地去辨證分析,足見你的成長。寒假伊始,我建議你讀讀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周國平的《歲月與性情》,并就其中一些章節(jié)做好讀書筆記。期待下學期我們之間的交流。
六、濾光鏡——藝術化措辭
濾光鏡具有過濾光線的作用,在攝影創(chuàng)作當中能起到“調(diào)味料”的作用,如果能夠靈活使用濾光鏡,可以提高攝影作品的表現(xiàn)效果。而班主任在運用評語激勵手段時,也可以使其更加個性、富有創(chuàng)新感,如用豐富優(yōu)美的描繪性語言來突出學生的個性,用充滿氣勢的排比句來強調(diào)學生的優(yōu)點,以婉轉流暢的筆鋒來點出學生的缺點??傊⒅厍苍~造句,注重文法結構,讓評語體現(xiàn)風趣靈活的藝術性特點。如上個學期我嘗試過用文言文來寫評語,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有嚴氏女名喆,喆,哲也。其人俊眼修眉,絳唇映日,低調(diào)內(nèi)斂,與人為善,學業(yè)認真,功在不舍。又為宣傳委員,負責每期班級板報,濃淡相宜,布局參差,抽象寫意,尤富后現(xiàn)代藝術之美感。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愿君采英擷華,厚積薄發(fā),則功業(yè)之日可待也。
有唐漢者,九班語文課代表也。其人儀表堂堂,脾氣和善,為人陽光,處事穩(wěn)重。常露悅色而不慍,故人緣頗佳。又善指揮,一曲《倔強》技驚四座,流為佳談。術業(yè)宜從勤學起,韶華不為少年留。愿君靜心凝神,持之以恒,則學業(yè)精進,可翹首而待。
除此之外,我還嘗試過散文式評語、詩歌式評語、對聯(lián)式評語、對話式評語等新形式。這種充滿人文色彩的評價語言似乎有著某種神奇的力量,引起了學生們強烈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了他們的內(nèi)在動力,以更飽滿、更昂揚的狀態(tài)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清代高鶚寫過一首詩:“品花深恐太匆匆,摘艷尋香午夜中。二十四番辛苦后,有人墻外怨東風?!痹姷囊馑际牵u閱試卷不應走馬觀花、草率行事,而要從字里行間“摘艷尋香”,找出精義,其實寫評語也應如此。送給學生這六面鏡子,贈予學生一則富有激勵性的評語,引導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應成為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內(nèi)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