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品質,這就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方法、系統(tǒng)地開展品德的教育和實踐探究。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德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79-0018-02
【作者簡介】卓傳莉,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南京,211800)教務處副主任,二級教師。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和探究性的特點,它為學生品德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何以綜合實踐為載體,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滲透?我在《我是小小建筑師》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獨特的德育價值探索。
一、設置情境,在趣味導入中學會探究
趣味情境切入德育教育的關鍵是:越簡單,越回味。我以一個童話故事《三只小豬》導入,在學生說完故事后,我會追問:“同樣是小豬,為什么老大、老二和老三的結果不一樣呢?”學生們來了興趣,回答:“因為老大和老二偷懶,蓋的房子不堅固。而老三用磚頭蓋的房子,所以它蓋的房子最堅固?!庇谑俏页脛菀龑В骸笆茄?,我們要做生活的小主人,要努力做一個勤勞的好孩子。今天就讓我們來嘗試設計制作出我們理想的房子。”學生們開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有價值的思考:“我希望我的房子是堅固的而且很美觀。”“我希望我的房子大一些而且穩(wěn)固,還要舒適?!薄拔蚁M业姆孔拥吞辑h(huán)保?!薄叭绻俏遥視盐业姆孔釉O計得很新穎?!苯Y合學生的回答,我順勢總結:設計的房屋宜穩(wěn)固、舒適、環(huán)保、新穎。并引出本次研究主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嘗試做一次建筑師,建造出我們心目中的房子。當然我們今天建造的是一個房子的模型,又稱紙房子。”在學生制作過程中,我不斷鼓勵學生遇到困難不放棄,堅持不懈。
二、創(chuàng)造機會,在問題解決中學會合作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都非常自我,合作意識不強。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學生常常習慣于解決問題,卻缺乏自主提問的意識,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呢?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努力營造合作提問氛圍,引導學生在合作中自主提問,自主解決。設計圖紙時,我首先出示一張完整的設計圖,讓學生小組思考交流它的優(yōu)點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結合原先的折形狀和搭支架的體驗,學生很自然地活用舊知,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材料過度使用增加了穩(wěn)固性但不夠環(huán)保如何解決?什么形狀的支架更加穩(wěn)固?等等。學生提出問題后,我沒有將答案直接“喂”給學生,而是讓各小組組長牽頭,做到每一位成員發(fā)表想法,一位同學發(fā)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進行補充發(fā)言,歡迎爭辯。學生們相互合作,互相爭辯,這樣的一番激烈的合作討論后,學生們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三角形更加穩(wěn)固也節(jié)省材料”“圓形屋頂抗震”等,同時他們也明白了合作的意義。
三、抓住生成,在思辨中學會創(chuàng)新、堅持
課堂中總會有那么一個個“意外”,教師要抓住這樣的“意外”,在思辨中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堅持。課堂上,一個學生提出:“彎曲了之后,棒與棒之間就會不牢固。而且棒本來是直的,如果我強行把它壓彎之后,它會有一個反彈的力量,如果我壓得不牢固,它有可能立馬就會松掉?!睂τ谶@個問題,另一個學生給出了辦法:“我們只要把那個小棒一點一點傾斜,就能打造出近似的弧度?!焙芸?,又一個學生提出質疑:“我有不同的想法,我們卷報紙小棒的時候是用牙簽卷的,牙簽沒有抽出來,現(xiàn)在牙簽就在中間部位,非常硬,如果一彎,中間就會折掉,非常不牢固。所以我們這一組也一直在糾結,沒有確定這個方案。”
這樣的思辨討論是很好的教育時機,我沒有打斷,也沒有立刻點評,而是順勢而為,對學生說:“沒有確定,那你們如果覺得不適合,怎么辦?”學生立刻回答:“擯棄掉?!薄澳菍τ谀銈冇X得不錯的方案,但又遇到了困難,我們是否也可以放棄掉呢?”我追問。學生答:“不能,我們要堅持,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的一問一答,這樣的思辨切磋,在教會學生選擇最佳處理問題的路徑的同時,還教會了學生對于不合適的方法,該舍棄時也沒必要舍不得,但遇到值得研究的問題時,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學會堅持。這個過程既保護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熱情,敢于在有不同意見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又潤物無聲地進行了德育滲透。
四、結語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和完美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充分挖掘課本中的德育內容,需要綜合實踐教育者長期地探索和研究。通過《我是小小建筑師》這一課的教學實踐,我對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品德教育有了一些思考。
一是精選活動主題,營造德育氛圍。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以“主題”為形式呈現(xiàn)內容、以“實踐”活動為實施途徑,這是它與學科課程的區(qū)別所在。教師要在學生日常生活、活動情境、各類課程資源中生成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在開放的空間里進行主題探究。這樣的學習研究既調動了學生的實踐熱情,又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還營造了德育氛圍。
二是注重知行合一,在實踐中滲透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植根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探究的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其本身就含有著十分豐富的德育資源。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道德體驗,培養(yǎng)道德情感,還可以鍛煉意志,促進良好品德的逐步形成。本節(jié)課中,無論是設計圖紙還是完善設計方案;無論是全員參與搭建紙房子還是成果展示匯報總結,多樣化的問題導向只為了讓學生經歷探究、實踐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將知識與實踐結合,從而獲得能力的發(fā)展,豐富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促進正向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
三是關注多元評價,完善學生道德修養(yǎng)。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完善他們的道德體系。教師既不能因為任務太難而讓基礎弱的學生放棄執(zhí)行,又不能因為任務簡單讓基礎好的學生失去探究的興趣。教師評價學生的方式主要有:成果展示、訪談觀察、成長檔案、研討答辯等,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綜合實踐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陳仙紅.綜合實踐活動中德育滲透初探[J].學生之友:小學,2010(2):70.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季,李楠.小學德育問題與對策[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