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黨的十九大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人民在熱情擁抱新時代,世界也在中國進入新時代的腳步聲中發(fā)生著深刻的、歷史性的變革。
21世紀最重大的全球地緣政治事件
歷史地研究國際關系,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大國興衰的宏大畫卷。
歷史上先后出現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地理大發(fā)現時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主宰18世紀歐洲外交和軍事的法國、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19世紀上升到世界權力頂峰的英國,隨后實力與地位不斷上升的美國、俄國、日本,戰(zhàn)后形成兩極對立格局的美國和蘇聯(lián),以及后冷戰(zhàn)時代的美國、俄羅斯以及作為一個整體的歐盟,還有各個時代不斷超越發(fā)展的新興發(fā)展中大國等等,都是這幅大國興衰圖中的重要角色。
不同時期大國之間的關系及其調整,對不同時期國際關系格局與國際秩序的基本形態(tài)及其調整,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一些大國由興到衰或由衰到興,一些大國甚至永遠消失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的政治判斷及其所依據和反映的歷史基礎、事實基礎,不僅在中國發(fā)展史上、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也從根本上改變著東西方之間、南北方之間的力量對比。簡而言之,從根本上改變著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著近現代以來大國關系基本形態(tài)和國際關系基本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是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越是具有更堅實的基礎,近現代以來國際關系的基本格局就越是展現出進一步發(fā)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的時代方向。
“歷史終結論”的徹底終結
曾幾何時,世界性的大變動大調整大轉折,國際關系領域復雜、深刻、急劇的變化,使得世界追求進步的人們陷入迷茫。
蘇東劇變改寫了世界政治版圖。社會主義進程遭遇重大挫折,共產主義運動陷入歷史性低潮,許多國家的共產黨解散了,亞非拉地區(qū)以社會主義為取向的發(fā)展中國家,幾乎全盤接受了西方推介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
正是在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1989年日裔美籍學者福山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上發(fā)表《歷史的終結?》一文,宣稱西方的民主自由戰(zhàn)勝了共產主義成為人類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終結論”。在他看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為方向的人類普遍史”,西方經濟自由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的勝利正是“人類思想演進的終點和作為人類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
然而,歷史并沒有“終結”,當然也不可能“終結”。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世界社會主義重新展現出生機與活力。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已經寫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這一思想也立即形成了國際性熱潮,產生著全球性影響,也必將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共同的、寶貴的思想財富,孕育出新的前景和希望。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新選擇
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許多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變革和轉折,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性特征不斷出現和形成的時代。
其中,需要特別關注的是,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西方各主要經濟體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的“追趕”進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各主要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加劇,隱形的矛盾、潛在的沖突正在浮出水面,矛盾因素和沖突熱點正在積聚: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抬頭,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仍然舉步維艱、任重道遠,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突出;一些國家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撕裂,社會思潮激蕩,大眾情緒焦慮,草根社會政治運動頻發(fā),各國人民渴望變革、渴望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強烈。
時代和世界的變局,呼喚引領時代和世界的聲音。當今世界的危機和困局促使各國人民反思:我們的世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導致了今天這場發(fā)端于西方世界的全球性危機和困局?
深入的反思告訴人們,當今世界的危機和困局,恰恰源自長期以來由西方主導的一整套理論、道路、制度、文化。在對西方世界主流價值彌漫全球的失望之中,人們自然更多地把目光轉向了世界的東方。
東西南北中,世界謀求發(fā)展和進步的人們,呼喚著中國聲音,關注著中國作為。他們不再把西方政治家和教科書的“耳提面命”視作“金科玉律”。他們在中國的新時代中,尋找著解決人類問題、擺脫世界困局的答案。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進而言之,中國新時代,由此也必將引領各國人民追求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世界新時代。
(邱寶珊薦自《環(huán)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