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與海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急救措施對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常急救治療中的臨床療效以及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80例重癥心律失?;颊?,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對照組患者僅使用西藥常規(guī)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進行綜合急救措施(一般治療+急救治療+病因治療+藥物治療)。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心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心功能明顯更優(yōu)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同時,隨訪6個月后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更優(yōu)(P<0.05)。結論 綜合急救措施治療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顯著,并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提高了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因而值得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急救;重癥心律失常;心功能;臨床療效;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6..03
重癥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jié)律等任一項異常[1-2]。其包括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容易轉變?yōu)橹滤佬孕穆墒СU?,前者包括室撲,室顫,心搏停止,嚴重緩脈心率<10次/分,如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即會導致患者短時間內(nèi)死亡,后者易致嚴重血液動力學,亦可同時有二或三種心律失常的重疊,死亡率高。近年來,重癥心律失常的發(fā)病率在臨床呈現(xiàn)出了越來越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主要因冠心病、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器質性疾病原因誘發(fā),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亦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3-4]。因重癥心律失常是臨床急重癥,病因復雜及類別多,因而治療難度較大,所以及時采取急救措施是臨床中治療重癥心律失常的關鍵[5]。本研究通過對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颊叻謩e使用單純藥物治療和綜合急救治療,旨在提供臨床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重癥心律失?;颊呔?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心律失常的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均有竇速,且體力活動完全受限者作為本研究的納入標準,且排除對藥物過敏以及有語言溝通障礙,精神疾病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包括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62~80(65.11±4.98)歲,平均病程為3~6(4.05±1.11)年;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為60~80(64.70±4.91)歲,平均病程為3~6(3.79±1.30)年。兩組患者均由重癥心力衰竭引發(fā)重癥心律失常。經(jīng)比較,兩組配對因素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guī)急救處理,包括擴張血管和利尿等。對對照組患者僅使用西藥硝普鈉50 mg,靜脈輸注質量分數(shù)為5%的葡萄糖250ml進行治療。觀察組則針對患者實施綜合急救治療方案:(1)入院急救: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快速識別其的病情(血壓頻率、血壓和兩肺有干啰音等),對患者既往病史尤其有無心臟病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再根據(jù)實驗室檢查,增加心肌壞死標志檢查輔助確診;(2)一般治療:患者轉入重癥室后,即采用右側臥位與斜坡臥位交替進行,每次2小時左右,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再做18導心電圖及測量血壓,立即臥床休息,再予以患者面罩給氧氧療、心電圖監(jiān)護,建立靜脈通道給予鹽酸普羅帕酮注射液,首劑70 mg,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釋,于10 min內(nèi)緩慢靜脈注射,維持動脈收縮壓不低于100 Hg,并根據(jù)患者的疼痛和煩躁情況予以嗎啡5 mg靜脈注射,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后反應并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臥床鍛煉,防止褥瘡和淤血等不良情況發(fā)生。(3)病因治療: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實際病因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并按患者不同病因進行分組,包括A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伴心律失常、B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C組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針對A組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療和氧療,并靜脈持續(xù)泵入烏拉地爾加生理鹽水,以及250 mL生理鹽水稀釋0.15 g氨力農(nóng);針對B組和C組患者,對其靜脈持續(xù)泵入生理鹽水稀釋至50 mL以及20 mg多巴胺和50 mg硝普鈉。
1.3 觀察指標
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心功能以及生活質量。其中臨床療效的評定標準為:(1)顯效,即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即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但有所好轉;無效,即臨床癥狀未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比較
觀察組治療治療6個月后的心功能明顯更優(yōu)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6個月后的生活質量明顯更優(yōu),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心力衰竭是臨床急重癥,容易導致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具有高致殘率和致死率[6]。該疾病發(fā)病時會可引發(fā)心臟功能減退、肺循環(huán)淤血、心動過速和呼吸困難等不良癥狀。其中,心律失常在心衰中十分常見,是心衰患者心性猝死的主要危險因素。重癥心力衰竭重心律失常的發(fā)病率尤其高,由此引起的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不僅會影響患者的運動耐量和生存質量,甚至還會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加重心功能的惡化[7-8]。目前心衰伴隨心律失常問題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生的重視,多采用西藥治療。雖藥物治療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但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9-10]。加之,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常的病因復雜,類別多,臨床中治療難度大,因而,除了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外,采取及時的綜合急救治療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收治的心力衰竭并發(fā)重癥心律失?;颊邔嵤┝司C合急救措施進行救治,即從患者入院起,對患者表現(xiàn)的癥狀進行快速識別,并通過輔助實驗室檢驗結果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準確和及時的診斷,以此提高治療的準確性;相關文獻顯示[11],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治療首先應該治療其基礎疾病,改善心功能,在此治療基礎上根據(jù)個體的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亦有文獻表明[12],心力衰竭患者由臥位改立位時,可由15min回心血量減少15%左右。筆者對收治的心衰患者中采用了右側臥位和斜坡臥位交替進行,通過右側臥位,使心臟位置處于胸腔上方,進而避免心臟受其他器官壓迫,且因重力作用而減輕心臟負擔。而通過角度為15~30。的斜坡臥位,可下降膈肌位置,增加胸腔容量,進而增加肺活量,以及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通過改善心衰的臨床癥狀再進而起到輔助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再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實施一般治療,即對患者進行綜合性的急救治療,同時在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予以及時的處理,并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和臥床鍛煉指導,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因不同病因合并的心律失常均會加重心力衰竭,因而近年來臨床應用越來越關注不同病因合并的心律失常的針對性治療,提高了治療的精確度,避免了治療的盲目性。在本次實驗中,筆者首先對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病因進行分組,然后根據(jù)患者實際病因予以針對性治療,針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晚期者,因其表現(xiàn)為全心衰竭,因而主要以嚴格控制入液量,加以使用利尿劑,聯(lián)用增強功能的藥物。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伴心律失?;颊叱诉M行抗感染治療,還應注意使用肺動脈和肺小血管擴張劑,減輕肺動脈高壓。針對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和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律失?;颊?,因其多出現(xiàn)心臟泵功能減弱的狀況,因而應加強血管擴張,減輕負荷,改善心室舒張功能。本研究的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更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等級評分更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了綜合急救措施根據(jù)患者不同癥狀和表現(xiàn),實施綜合治療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同時,隨訪半年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亦更優(yōu)于對照組,這提示在治療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颊邥r,并非傳統(tǒng)的一般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適時按患者不同情況作出針對性的改變,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措施,以此選取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預后生活。
綜上所述,綜合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颊叩男墓δ?,明顯提高LVEF水平。但是由于本研究觀察時間短、樣本量少,結論仍需進一步的臨床驗證。筆者期待綜合急救措施給心力衰竭合并重癥心律失?;颊叩闹委煄硇路较颉?/p>
參考文獻
[1] 蘇顯紅,孫 瑤,王蘇婷.中藥辨證治療急危重癥快速心律失常1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1):162-163.
[2] 錢軍嶺,王東進.重癥心臟瓣膜病術后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5,41(12):1417-1419.
[3] 于曉鈞.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4):3819-3821.
[4] 麻然齋,于 杰.西地蘭和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169-173.
[5] 孫 強,山 峰,董 海,等.床旁超聲心動圖評價艾司洛爾控制重癥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6,9(6):398-400.
[6] Menasché P,Vanneaux V,Hagège A,et al.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cardiac progenitors for severe heart failure treatment:first clinical case report[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 36(30):2011-7.
[7] 吳海萍,張雅紅,王貝貝.胺碘酮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療效及機制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1):59-61.
[8] 王海波.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A01):555-555.
[9] 相仕濤,李玉龍,龍朋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6):660-662.
[10] 王吉珍.急診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90例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8):121-122.
[11] 楊志文.急診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68例臨床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4,28(2):110-111.
[12] 黃海霞.體位變化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影響[J].國際內(nèi)科學雜志,2001,28(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