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3月14日,《方圓》記者從河南省新密市檢察院了解到,由該院最初辦理、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核準追訴的被告人劉新強強奸8歲幼女郭某某一案已于1月24日一審判決。
庭審中,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的意見,依法以強奸罪判處被告人劉新強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在判決生效后賠償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4.2萬余元。
據新密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科長李愛民介紹,該案系全國首例由未檢部門成功辦理的核準追訴案件。該起案件從報請核準到成功獲判,歷時一年。犯罪嫌疑人劉新強實施犯罪時是1996年11月26日,至2017年3月1日,已過二十年。根據1979年《刑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已過追訴時效期限。
辦案機關認為該案犯罪嫌疑人劉新強行為惡劣,手段殘忍,對被害人家屬及周邊村民造成的巨大影響至今沒有消除。為維護司法公平正義,遂決定對該案進行追訴。2017年3月10日,新密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經研究后同意了承辦人李愛民的意見,隨后該案依法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
2017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后認為,被告人劉新強強奸幼女并致其死亡的行為,雖然已超過二十年追訴期限,但犯罪行為惡劣,后果嚴重,必須追訴。
此后,依據管轄權規(guī)定,新密市檢察院隨后將此案移送上級檢察機關提起公訴。2018年3月,鄭州市中級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劉新強強奸致人死亡,被害人系未滿十四周歲的幼女,案件發(fā)生對當地村民和學生造成恐慌,產生極其惡劣影響,檢察機關追訴被告人劉新強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也順應民意,利于社會穩(wěn)定。法院同時也考慮到,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已過追訴期限,且其歸案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遂判處劉新強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
劉新強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依照法律規(guī)定,判決在上訴抗訴期滿報河南省高級法院核準后方正式生效。
據新密市未檢科副科長付曉波介紹,此案發(fā)生于1996年11月26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劉新強酒后行至新密市一鄉(xiāng)間小路,將被害人郭某某(女,歿年8歲)強行抱進路邊一個廢棄的窯洞內實施強奸,在強奸過程中致被害人窒息死亡,劉新強將被害人掩埋后潛逃。數日后,被害人的尸體被發(fā)現,當地公安機關雖查明被害人系被他人強奸致死,但由于當時的技術局限,警方未能即時查明犯罪嫌疑人。這些年來,新密市政法機關一直在為偵破此案而努力,被害人家屬也一直在等待嫌疑人落網的這一天。
在付曉波的記憶里,20多年前,這起案件在當地曾引發(fā)較大恐慌,各種傳聞,人心惶惶。當時,兇案發(fā)生地是在一條鄉(xiāng)間小路旁的一孔廢棄土窯,附近幾個村里的娃娃們上學都會經過此處。出事之后,孩子們不敢去上學了,放學上學都要家長接送。據當地馬溝村村民介紹,遇難女童系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經過廢棄窯洞時,被嫌疑人拖入窯洞內強奸,后用土埋在窯洞里。事發(fā)前,女童住在村內外婆家,父母都外出打工。
付曉波對《方圓》記者說,盡管時間過去了20余年,但是,此案對被害人家屬造成的傷害至今未曾消除。她去探訪被害人家屬了解案情時,被害人父親提起被害的小女兒仍然掩面痛哭,其母親也哭到崩潰,附近村莊的村民們提起此案仍然心懷恐懼。
《方圓》記者從偵辦此案的新密市公安局獲悉,21年間,警方對嫌疑人的追捕一直未間斷。但由于案發(fā)地屬于農村地區(qū),且事發(fā)時監(jiān)控設備尚未普及,身份識別系統(tǒng)也未實現全國聯網,給偵辦工作帶來難度。一時間,嫌疑人劉新強就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隱身在一片汪洋中。歲月流逝,人來人去,已很少有人知曉劉新強逃亡初期的經歷,就連他老家的親弟弟、他的父親和其他家人也說不出他準確的藏身之處。大家誰也沒有想到,這個事一沉就是21年。21年里,潛逃的劉新強成為新密市辦案干警心里的一根無法剔除的毛刺,令大家寢食難安。
付曉波對記者說,此案的偵破也是依靠了高科技偵技手段。2013年,當地公安機關在本案物證中檢測出犯罪嫌疑人的DNA,經過排查,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劉新強。
根據新密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于2017年3月1日出具的一份證明材料顯示:1996年11月26日,被害人郭某某被害,從其陰道內提取生物檢材。2013年3月18日,警方技術人員將以上檢材送至鄭州市公安局DNA實驗室進行檢驗,成功檢出一男性DNA,但數據庫里未能比對上嫌疑人。2016年12月26日,新密市公安局DNA實驗室從被害人的陰道擦拭物內再次成功檢出一男性DNA,檢測結果與鄭州市公安局的檢測結果相同。隨后通過河南省DNA數據庫進行比對,發(fā)現周口市鄲城縣虎崗鄉(xiāng)梁莊行政村村民劉新強符合對比要求。2017年1月9日,公安機關找到了劉新強的哥哥,其透露劉新強已經20多年沒有回過家了,現在一人在新疆克拉瑪依油田打工,這一信息引起了偵查人員的高度警惕。2017年3月1日,新密警方在新疆克拉瑪依抓獲劉新強;3月5日,警方通過移送劉新強的血樣、郭某某父親和母親的血樣檢測證實,郭某某陰道分泌物檢出STR多態(tài)性檢測結果,來源于劉新強的似然比率為1.087乘以10的21次方,可以認定系劉新強所留,劉新強有重大犯罪嫌疑。
潛逃21年的劉新強萬萬沒有想到,克拉瑪依是自己逃亡生涯的最后一站。2017年3月1日,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到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協查通報稱,“1996·11·26”強奸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劉新強疑似在克拉瑪依市出現,請求刑警支隊給予協查。接到協查通報后,刑警支隊支隊長趙勇要求支隊民警全力協助河南警方徹查此案,務必將命案逃犯劉新強抓獲。經過安排部署,兩名偵查員通過縝密梳理、分析研判各類關于劉新強的一切線索,最終發(fā)現劉新強在金龍鎮(zhèn)一帶活動。偵查員立即前往金龍鎮(zhèn),先后走訪之前雇用過劉新強的六家企事業(yè)單位,快速鎖定了他的具體位置,并于當日在金龍鎮(zhèn)田園小區(qū)8幢樓房前,將犯罪嫌疑人劉新強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劉新強如實供述了其在河南省新密市來集鎮(zhèn)某鄉(xiāng)村的一處破窯洞內,將8歲幼女郭某某強奸后殺害的案件事實。
據劉新強交代,作案時他剛到新密市來集鎮(zhèn)某煤礦上班兩天。當天早上他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下班后他和三四個安徽籍工友到煤礦旁邊的小飯店吃飯,席間,劉新強一個人喝了1斤多散裝白酒,下午5點多鐘劉新強離開飯店順小路回住處。半路上,劉新強發(fā)現了被害人郭某某一個人獨自行走,看到周圍沒有人,劉新強就起了邪念,試圖強奸她。趁郭某某不備,劉新強跑到她身后,用右手從她身前卡住她的脖子,把她抱到旁邊一個廢棄的窯洞內,窯洞內的最里邊還有一處窯洞。其間,劉新強一直用右手卡著郭某某的脖子,來到窯洞內的小窯洞后,劉新強把她按到窯洞內的地上,實施了強奸。強奸過程中,劉新強發(fā)現郭某某不動了,用手摸了摸她的鼻子發(fā)現沒氣了。他抓起旁邊從墻壁上塌下來的散土把她的尸首簡單埋了一下,然后就回宿舍睡覺了。
過了幾天,劉新強聽見有人說在窯洞內發(fā)現了一個小女孩死了,害怕被公安抓住,就辭職離開了原單位,跳槽到新密市來集鎮(zhèn)東于溝煤礦繼續(xù)下窯。幾個月后,仍然感覺難以安心的劉新強再度離開新密去了平頂山市寶豐縣的一個煤礦;干了兩三年之后,因為煤礦停產,劉新強離開河南去了云南的一個煤礦打工;之后,再度輾轉去了貴州某煤礦,后來又先后到唐山、遵化、西安、克拉瑪依當礦工。
2017年3月5日,被押解回河南的犯罪嫌疑人劉新強對21年前的作案現場進行辨認,盡管時隔二十余年,現場也發(fā)生了變化,但劉新強仍能準確地辨認出新密市來集鎮(zhèn)其強奸殺害郭某某的作案地點,對當年實施作案時候的相關細節(jié)仍然記憶清晰。
采訪中,李愛民告訴《方圓》記者,21年來,劉新強負罪潛逃的日子并不好過。逃亡期間,劉新強大部分時間在小煤窯挖煤,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由于擔心受到懲處,劉新強未敢結婚成家,每當聽到警笛響都會害怕,一直擔心被警方抓到,內心惶恐至極,倉皇逃竄多個地區(qū)。在21年的潛逃過程中,劉新強因為害怕暴露身份,引來警察,刻意選擇到最偏僻、最邊緣的煤礦,干最臟、最累、最苦、最差的活。他每份工作干的時間都不長,因為怕被警方發(fā)現,他頻繁地換地方。隨著警方追捕的法網漸漸收緊,劉新強躲藏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他惶惶不可終日,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
據劉新強交代,逃亡期間,他特別害怕穿制服的,不管是不是警察,都會心跳加速,路上看見警車更是繞著走,沒有一天心里是踏實的。劉新強不敢再說老家話,輕易不敢與家人聯系。過節(jié)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工友都回家了,剩下他孤單一個人,那種滋味非常難受。
雖然距離作案那年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是當年作案的場景劉新強一直記憶猶新,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被警方抓獲后,劉新強內心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放下了,結束逃亡的日子,對他是一種解脫。他表示愿意接受法律的懲罰,哪怕被判死刑,也愿意面對。
李愛民告訴《方圓》記者,接到此案后,作為本案的承辦檢察官,他和同事付曉波等人認真梳理案卷,對該案犯罪嫌疑人劉新強供述、辨認筆錄、證人證言,被害人親屬陳述、辨認筆錄,現場勘驗筆錄、相關物證檢驗鑒定報告、視聽資料等有關證據進行了依法審查,并提審了犯罪嫌疑人劉新強,數次電話聯系其親屬,多次與承辦此案的新密市公安局辦案人員溝通交流案情,核實證據,多次到河南省檢察院、最高檢匯報此案審結進程。客觀來說,辦理此案有一定的潛在風險,若處置不當,可能引發(fā)被害人家屬涉檢的信訪。
李愛民強調,本案被害人郭某某是留守兒童,雖然該案經過了20多年,但是,當前涉及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呈上升趨勢,如何保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仍是當前維護未成年人合權益的重要課題,要及時總結、吸取教訓,不能讓悲劇重演。
新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周學政對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全國所有司法機關的工作目的和意義。本案的偵結,很好地體現了這種精神。
這起案子雖然已經過去21年,對犯罪嫌疑人的抓捕過程、后期偵辦此案的過程都異常艱難,但是,政法機關最終還是讓犯罪嫌疑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給了被害人和其家屬一個交代,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群眾的利益。
談到最高檢核準此案申請追訴的過程及意義,周學政強調,此案得以核準追訴,絕非孤例。早在2015年7月,最高檢就曾發(fā)布核準追訴的指導性案例,譬如馬世龍搶劫案、丁國山等故意傷害案。
據周學政介紹,最高檢核準追訴案件,決定對犯罪分子是否核準追訴時,一般要綜合考慮犯罪性質、后果與社會危害性、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犯罪造成的社會影響以及社會秩序恢復情況等多種因素。譬如,備受世人矚目的長達28年的甘肅“白銀案”也經過最高檢核準追訴。
現實辦案中,一些情節(jié)和后果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犯罪,即使已經過了追訴期限,要是仍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影響,如果不追訴就會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或者帶來其他負面影響。周學政認為,由最高檢行使核準追訴權,體現了對已過追訴時效犯罪追訴的極其慎重的態(tài)度,也有利于保證核準追訴結果的統(tǒng)一性和權威性。(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