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常見的以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脊柱退行性病變,手術仍為LDH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由于纖維環(huán)的自我愈合能力較差,術后裂口常不能自行閉合,從而導致殘余髓核再次突出,刺激周圍神經根而造成復發(fā)[1]。國內外已有文獻報道腰椎間盤髓核摘除后縫合修復破裂的纖維環(huán)能夠減少術后復發(fā)的概率[2]。然而,廣泛的臨床應用還需要大量的動物實驗及臨床對照研究給予支持,本研究通過磁共振掃描分析比較兔腰椎間盤髓核部分摘除后纖維環(huán)縫合與未縫合的髓核信號變化,了解這兩種不同術式術后椎間盤的退變情況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清潔級健康雄性3月齡新西蘭大白兔42只(由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質量1.2~1.5 kg,實驗組(纖維環(huán)縫合組)及對照組(纖維環(huán)未縫合組)各21只,每組均分為術后2周、4周、12周三個亞組,每個時間點處死7只實驗兔進行研究。
采用小動物麻醉機面罩吸入麻醉,實驗動物采用半側臥位,下方墊一厚度約6.0 cm的軟墊使術側腰椎間隙增大。以平肋弓下緣(腰2-3椎體間隙平面),后正中旁開2.0 cm處為中心行縱向切口。于腹外斜肌外側緣與腰背肌間隙進入,部分摘除兔腰椎間盤髓核后,對照組至此逐層閉合切口,實驗組則用5個0不可吸收縫線縫合裂口并用特殊的打結法閉合纖維環(huán)切口(詳見圖1)。沖洗切口,縫合腰背肌及腹外斜肌的筋膜、皮膚,無菌敷料覆蓋手術切口,終止吸入麻醉,實驗動物送入動物房麻醉復蘇。
圖1 a-f纖維環(huán)縫合打結示意圖
術后2周、4周、12周處死動物,截取相應的腰椎節(jié)段,應用磁共振(Bio Spec70/20 USR,布魯克,德國)對兩組兔腰椎L2-3節(jié)段行T2加權像(T2WI)掃描。所有MR影像資料由三位資深MR醫(yī)師盲法閱片并按Pfirrmann分級法進行評估分級,意見不一致時通過討論定級。
術后不同時期經椎間盤中分的T2WI 軸位像輸入骨科計算機影像分析系統(tǒng),測量整個椎間盤和其內呈高信號區(qū)域信號值,每幅圖像重復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
實驗組術后2、4、12周處死動物行MR檢查后,解剖檢查椎間盤纖維縫合線結是否有脫落、松動現(xiàn)象,并給予記錄。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Pfirrmann分級實驗結果為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進行兩組間差異比較;椎間盤信號值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值取雙側0.05。
實驗組Pfirrmann分級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MR(T2W1)掃描顯示術后2、4、12周實驗組L2-3間隙髓核組織MR信號強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術后12周處死動物,檢查發(fā)現(xiàn)實驗組所有椎間盤纖維縫合線結都無脫落、松動現(xiàn)象(詳見圖2)。
表1 兩組兔椎間盤不同時間點Pfirrmann分級比較(n)
表2 兩組兔椎間盤不同時間點MR(T2WI)掃描信號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對照組 936.3±37.9a 478.5±22.8a 296.7±12.8a實驗組 1 080.2±25.7 657.6±13.6 421.1±10.3
圖2 a-f對照組、實驗組術后2、4、12周MR(T2WI)掃描情況
相關研究表明[3-4],髓核摘除術后纖維環(huán)未給予及時修復會導致椎間盤的完整性受到極大的破壞,使其所受應力分布不均,承受載荷、緩沖壓應力的作用大為減弱,并可導致纖維環(huán)小關節(jié)負荷加重從而造成一系列如腰椎不穩(wěn)定、臨近節(jié)段椎間盤突出的影響。因此,理論上髓核摘除術后及時修復纖維環(huán)將有利于減少術后復發(fā),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
MR是常用于檢查腰椎間盤退變的影像學方法,其T2WI信號的改變不僅能夠反映腰椎間盤在退變過程中的形態(tài)變化,而且能夠反映退變過程中生物化學的變化,是探討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后退變首選的無損傷性檢查方法。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研究表明,不管是磁共振Pfirrmann分級還是髓核信號強度分析,術后2周兩組間椎間盤信號即存在明顯差異,術后4周后更為明顯。上述的實驗結果提示纖維環(huán)縫合后可減緩椎間盤退變的進程,這也為髓核摘除術后行纖維環(huán)修復的必要性提供另一理論依據(jù)。
現(xiàn)已有很多修復纖維環(huán)的方法,如外科生物補片、自體筋膜、膠原凝膠等,但均存在一定不足[6-8]。本研究中,采用的打結方法將纖維環(huán)破裂口縫合,解剖實驗兔證實術后12周實驗組縫合的線結無一脫落或松動,提示這種縫合打結方法閉合破裂的纖維環(huán)可靠性好,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纖維環(huán)的完整性,提供了良好的機械封堵,有效的防止殘留髓核的再突出,而且是恢復纖維環(huán)結構的最直接簡便的方法,能夠為纖維環(huán)的愈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促進纖維環(huán)裂口愈合。
綜上所述,纖維環(huán)縫合可減緩髓核摘除術后椎間盤退變進程,具有可觀的臨床應用價值。
[1]王劍鋒,楊林. 腰椎間孔鏡術后復發(fā)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武警醫(yī)學,2017,28(4):366-368.
[2]江新,李峰,潘海松,等. 可擴張脊柱微創(chuàng)通道下腰椎間盤突出癥髓核摘除后纖維環(huán)裂口的縫合修復[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24):3912-3917.
[3]楊洋,尹曉紅,余將明,等. 纖維環(huán)縫合對腰椎穩(wěn)定性及椎間盤內壓力影響的研究[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13):1217-1220.
[4]李鵬飛,賈楠,沈亞欣,等. 纖維環(huán)縫合術后不同時期椎間盤愈合特征的動物實驗研究[J]. 實驗動物科學,2017,34(4):36-42.
[5]郭新軍,朱卉敏,王衡,等. 一次性纖維環(huán)縫合器在腰椎間盤突出癥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J]. 中醫(yī)正骨,2015,27(3):59-60.
[6]朱旭,馬原,孟祥玉,等. 外科生物補片修復退變椎間盤纖維環(huán)[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16):2324-2332.
[7]王更軍. 闊筋膜修復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臨床分析[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36):23-24.
[8]王言,孫超,黃博,等. 檸檬酸-EDC/NHS膠原凝膠修復破損纖維環(huán)[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8(10):1078-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