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麻醉臨床教學主要以“填鴨式”教學方法為主,教學形式單一,互動性差;學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現代醫(yī)學思維[1]。而近年來引起教育界廣泛關注的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FC),則顛覆了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主要運用學生自學知識、老師答疑解惑的模式,是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進一步深化[2-3]。微課是通過視頻來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講授及分析、討論,其特點為規(guī)模小,時間短[4]。本研究將翻轉課堂聯合微課教學法應用于五年制麻醉臨床教學中,提高了教學質量,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5月中國醫(yī)科大學五年制臨床麻醉實習的62名醫(yī)學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1名,傳統(tǒng)組31名,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聯合微課教學法,傳統(tǒng)組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法。在觀察組中:男生16名,女生15名,平均年齡(23.3±1.6)歲;在傳統(tǒng)組中:男生15名,女生16名,平均年齡(22.7±1.5)歲。實習期為6周,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等情況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聯合微課教學法:(1)老師準備微課視頻。課前,老師針對麻醉學的基本概念和教學大綱內容制作多個微課講解視頻發(fā)送給學生,微課視頻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臨床麻醉中麻醉前評估準備、麻醉維持期間的生命監(jiān)護及藥物維持、麻醉恢復期間的功能監(jiān)測以及并發(fā)癥的處理、病例分析等教學內容。(2)課前作業(yè)和提出問題。老師根據微課視頻講座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課前作業(yè),并根據教學目標,提出關鍵性的疑難問題。(3)學生課前自學。課前,學生觀看老師發(fā)送的微課視頻進行自學,做好充分的預習。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講解、檢索文獻、查閱資料去自主分析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案。(4)課堂討論總結。課堂上,學生向老師匯報微課作業(yè)和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案,其他學生補充回答,或提出不同見解,學生們自由討論,交流心得。老師針對學生討論結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概括總結。(5)學生臨床操作實習。在臨床實習中,學生根據老師的微課視頻,完成氣管插管、椎管內阻滯和外周神經阻滯等技術的實踐操作,帶教老師在旁指導,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加以講解。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臨床操作技能。而傳統(tǒng)組則應用傳統(tǒng)教學法,以老師單方面講授知識為主。
評價兩種不同教學方法的評判依據:(1)考核成績,分為理論筆試知識考核(60分)和臨床實踐操作考核(40分),共計100分。90分以上優(yōu)秀,80分以上良好,6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下不合格。(2)問卷滿意度的調查情況,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記憶效果、學習效率、臨床操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等,10分為滿分,8分以上滿意。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習6周后,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筆試成績(54.23±5.97)分、臨床實踐成績(35.23±4.12)分、總成績(89.34±8.26)分;而傳統(tǒng)組學生的理論筆試成績(47.74±4.95)分、臨床實踐成績(29.83±2.75)分、總成績(77.53±7.52)分,觀察組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傳統(tǒn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學生問卷調查滿意度:自主學習能力(24例)、理論知識記憶效果(23例)、學習效率和時間利用率(25例)、臨床操作能力(25例)、臨床思維能力(23例);而傳統(tǒng)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4例)、理論知識記憶效果(12例)、學習效率和時間利用率(15例)、臨床操作能力(14例)、臨床思維能力(14例),觀察組各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現代麻醉學集中了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并涵蓋內科學、外科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等多學科知識,是具有多學科理論和技術的綜合性學科。如何進一步提高麻醉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麻醉專業(yè)優(yōu)秀人才,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已成為麻醉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5]。
微課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微課應用于臨床教學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反復揣摩,這使醫(yī)學知識的獲取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課堂,而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6],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時間利用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將教師講授轉變?yōu)檎n前自主學習,課堂上內化知識,側重于更多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7]。翻轉課堂是一種將課內教學內容與課外自主學習顛倒順序的新型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流向模式由帶教老師向學生單方向輸出,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教學視頻自主預習,課堂則面對面互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掌握[8-9],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能力,提升教學質量[10],本研究在五年制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聯合微課教學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由于學習的主動性提高,采用翻轉課堂結合微課教學法的學生無論是理論筆試考試,還是臨床實踐考試,成績均更理想。問卷調查結果同樣表明,在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記憶效果、學習效率,臨床操作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翻轉課堂結合微課教學法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師授課教學法。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聯合微課教學法應用于五年制麻醉臨床教學中,提高了教學質量,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表1 對比兩組知識技能考核成績(±s,分)
表1 對比兩組知識技能考核成績(±s,分)
觀察組(n=31) 54.23±5.97 35.23±4.12 89.34±8.26傳統(tǒng)組(n=31) 47.74±4.95 29.83±2.75 77.53±7.52 t值 2.153 2.962 2.374 P值 0.023 0.009 0.014
表2 對比兩組問卷調查滿意度情況[n(%)]
[1]趙威,李俊杰,尹文. EBL聯合PBL綜合教學法在急診醫(y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國際外科學雜志,2014,41(1):9-13.
[2]白雪梅. 關于翻轉課堂的思考-基于“第十四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喬納森·伯格曼翻轉課堂的報告[J]. 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6,30(1):15-20.
[3]宋艷玲,孟昭鵬,閆雅娟. 從認知負荷視角探究翻轉課堂--兼及翻轉課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 遠程教育雜志,2014(1):105-112.
[4]李穎. 微課在超聲診斷學實習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5):44-45.
[5]傅艷妮,何波,郭明炎,等. 微課在麻醉學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 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8):728-729.
[6]李金政,賴星. 淺談微課在臨床醫(yī)學實習教學中的發(fā)展[J].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10):1583-1585.
[7]王建書. 翻轉課堂在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教學模式研究[J]. 價值工程,2016(36): 151-152.
[8]V Kurup,D Hersey.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anesthesia education: is Flipped Classroom the answer?[J].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2013,26(6):726-731.
[9]SJ Hawks. The flipped classroom :now or never?[J]. Aana Journal,2014,82(4):264.
[10]王米雪. 國內外翻轉課堂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基于期刊文獻的內容分析[J]. 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5,29(6):6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