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振華 黃珊珊 羅 明
(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18)
故障診斷是全面了解機械實際運行狀態(tài),保障其整體或局部處于正常運行的關鍵。早期發(fā)現(xiàn)并分析引起故障的原因,對其實施恰當的處理是機械故障診斷常用的方法。故障診斷及推理主要作用就是分析異常行為狀態(tài),并對這些異常行為間的因果關系展開分析,找到發(fā)生故障的關鍵因素。有學者指出,柔性系統(tǒng)故障可以通過蟻群算法、網絡等展開診斷,全面檢測柔性制造系統(tǒng)操作過程,但并未給出診斷詳細的推理步驟[1]。也有學者提出采用神經網絡汽車故障檢測,并運用優(yōu)先級代表優(yōu)先診斷處理或嚴重程度較高的故障,對各故障起因進行賦值(權值),但賦予的權值必須依靠專家系統(tǒng)經驗,自身依賴性較強[2-3]。傳統(tǒng)支持向量機用于汽車故障檢測中,其多分類組合對分類是否正確及診斷時間產生較大的影響?;诖?,本文提出依托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故障診斷,這種方法能有效減少誤差累計和故障診斷時間,有效提升故障診斷精度。
汽車故障就是車輛零部件丟失或全部失去汽車原先設計的功能。汽車故障如果根據其是否影響其性能來說,主要分為功能性與參數性故障兩種,前者就是汽車無法順利實現(xiàn)原有的功能,例如:發(fā)動機無法正常啟動;行駛過程中車輛跑偏等;后者則是汽車設定的性能參數無法達到規(guī)定指標,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造成嚴重的后果[4-5]。這種參數故障可以細分為輕微、一般、嚴重及致命故障4個等級。必須注意,導致汽車發(fā)生故障的因素錯綜復雜,每一個故障均可能由多個因素引起的。傳統(tǒng)汽車故障診斷均是基于手工檢測,這種方法需要人工進行推理、判斷等。由于這種檢測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復雜的汽車故障檢測需求[6],因此,急需尋找一種智能方式對汽車故障實施檢測和診斷,本次研究依托模糊依賴度最大化的故障診斷算法,其實質就是在故障通過參數變化描述出來時,可以借助已有的參數估計算法進一步監(jiān)測故障信息,并通過參數估計值和正常值展開對比,通過偏差進行更準確地判斷。這種檢測方式要求找到模型與物理參數間一一對應的關系,從而獲得更好地故障檢測結果。
支持向量機評價模型是20世紀末期的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一種針對線性不可分問題的機器方法,此種方法的數學計算原理相比來講更加嚴格,主要的數學原理是基于VC理論以及所造成風險最小化的計算原理,從而達到某種所需的計算精準成效[6]。此外,這種方法的計算能力也相對較好,具備較好的推廣能力。支持向量機評價方法使用基于函數的運算,將低維空間中所不可以分的變量進行轉換,換至高維度空間之上。之后完成一定的計算分類。在二維空間之類中線性可分階段,不僅是完成無誤的樣本分類,也可以達到對于種類的劃分間隔最大直線化,從而滿足兩點評價需求,即:經驗以及置信風險最小,最大程度地確定分類準確化[7]。那么,這種在支持向量機評價方法被稱之為最優(yōu)分類線。但在較高維度空間中,如果想要完成準確化的分類,就需要找出其中的最優(yōu)分類面,而這種分類面的平面或者平行線之上,都存在一定的樣點,此種樣點就是支持向量(如圖1所示)。
圖1 最大距離支持向量
支持向量機是作為研究有限樣本條件下統(tǒng)計及機械學習的通用方法,它基于統(tǒng)計學習和結構風險最小化理論,依托保持經驗風險值固定且最小化的置信范圍,以此確保結構風險最小化[8-9]。與傳統(tǒng)的經驗風險最小化原理相比,這種將支持向量機用在回歸分析中,具體實現(xiàn)過程為:對給出的樣本集合{xi,yi}ki=1,該集合中 xi、yi分別表示輸入值和相對應的預測值。其回歸函數表示為f(x)=w·Φ(x)+b,其中,b代表偏差,w是權重矢量。依托最小化風險函數訓練參數w、b,
式中:ε、ε(·)分別表示 ε-intensive 損失參數和損失函數,C表示懲罰參數,主要作用是平衡經驗風險及正則化部分。
尋找最優(yōu)的回歸超平面凸二次規(guī)劃問題轉變?yōu)椋?/p>
在式(2)中,ξ、ξ*均代表非負松弛變量。
粒子群算法(PSO)是在模擬鳥群進行覓食行為試驗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它是一種群體協(xié)作方式的智能算法,它的優(yōu)勢在于簡單實用,容易理解,由于這些特點,該算法被廣泛的應用[10]。這種算法主要是由Eberhart等提出,之后又對群體智能算法進行完善[11]。粒子算法的計算過程比較簡單,參數設置比較少,且收斂速度非???,所以,該算法的應用價值比較高。但標準的PSO算法在實際進化中,逐漸降低種群的多樣性,造成該算法出現(xiàn)收斂早熟的情況。有學者對粒子群算法的速度重新進行初始化,從而保持該算法的種群多樣性[12]。
本次研究把分層聚類算法和二叉樹進行結合,在每個節(jié)點上利用分層聚類減少誤差積累情況,運用粒子群算法找出最優(yōu)的類別并實施編碼,將同一類的故障樣本劃分至同一個聚類中心。必須注意,因分層聚類與一般的組合優(yōu)化問題有所差異,在使用遺傳粒子群算法進行求解時,要依據聚類具體特點,適當改進遺傳粒子算法模型[13]。為將屬于同類的樣本劃分至同一個聚類中,通過二進制“0、1”對各種聚類進行辨別。對待分類樣本中n這個聚類問題,設定檢索空間維數為:D=n,m表示粒子數量。定義如下:第i個粒子位置(xi)主要由長度(n)的二進制編碼組成,每一個粒子位置 xi=(xi1,xi2,…,xin)(xij∈{0,1}),(i=1,2,…,m;j=1,2,…,n)對應響應問題的解,對于第 i個粒子 xij=0(j=1,2,…,n)、xij=1 分別代表這個粒子將j類樣本分為負類、正類。
具體生成決策樹環(huán)節(jié),必須將類間距最早的類進行分隔,就是在決策樹上層節(jié)點位置實施分隔,運用SVM分類間隔當做兩個類之間可分離測度,并設置GAPSO適應度函數,促使每一個決策節(jié)點類之間可以進行分離度最大。依據SVM相關研究理論,GAPSO適應度函數為:
交叉旨在將適應度排于后面的m/2粒子進行配對,采用隨機的方式在第m位(1<m<n)實施兩兩交叉處理,若進行交叉后獲取的子代適應度比較高,可以將原來的父代替換掉[14-15]。變異則是算法在后期跳出局部數值,變異率會由于迭代次數增多而增加,Pm初始數值為0.1,直到增加為0.5為止[16]。
式中:Pm、P1分別代表當前及初始的變異概率,其中,初始變異概率取值0.1;P2代表最大的變異概率(0.5);t、tmax依次表示當前和最大迭代次數。粒子速度更新處理公式為:
e:根節(jié)點依據所有樣本通過遺傳粒子群算法劃分為兩類。
f:對于子節(jié)點中含樣本類別數展開判斷,全部樣本類別數不得大于2,則轉入步驟h,否則,進入步驟g。
g:對于各個節(jié)點內類別數比2大的節(jié)點,通過遺傳粒子群算法展開聚類分析,轉入步驟h。
h:整個循環(huán)結束,生成最優(yōu)的二叉樹樸樹結果,依據其結構訓練形成多分類SVM。
本次研究所開展的實驗均在配置PC P4 T 23 102.86 GHz,2 GB RAM,Inte182 865 G,顯卡的計算機上完成操作,并通過人造數據實施仿真研究,進一步檢驗本文所應用算法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本文選擇比較典型的桑塔納轎車為研究對象,借助本文提出的算法對其故障展開仿真分析,依據算法對轎車進行分類精度編號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最優(yōu)決策樹編號情況
本方法的汽車故障特征識別效果如圖3所示。分析該圖發(fā)現(xiàn),隨著汽車故障特征不斷增多,故障識別精度也呈現(xiàn)不斷遞增的趨勢,這表明本次提到的粒子群分層聚類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方法能夠選定較少的故障特點,獲得更高的分類精度,這種算法對于汽車故障特征具有較高的識別能力。
圖3 汽車故障特征識別
有待進行訓練的二分類支持向量機數量為45個,進行測試時必須遍歷全部的子分類器,本文所用算法只要訓練9個二分類支持向量機即可,測試環(huán)境遍歷個數不超過5個,訓練及分類復雜度對比情況如表1、表2所示。
通過上述數據可知,本文所用方法與傳統(tǒng)支持向量機對比,分類正確率并不存在顯著差異。診斷過程中,需要遍歷的SVM數量卻明顯減少,所用測試時間也有所減少,大大提升測試效率。
表1 訓練及分類復雜程度對比
表2 具體診斷結果
隨著現(xiàn)代汽車工業(yè)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導致汽車故障檢測及診斷更加復雜。支持向量機在汽車故障診斷中的運用,其多分類組合決策對于分類是否正確及診斷所需時間產生較大影響。為進一步提升汽車故障診斷效率和精確度,本文提出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故障診斷,根據分解支持向量機展開汽車故障診斷,通過粒子群算法,促使每一個節(jié)點支持向量機具備最大的分類間隔,從而縮短測試時間,減少誤差積累,達到優(yōu)化多級二叉樹結構SVM的目的。仿真結果證實,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各檢測模型中精度較高,能有效實現(xiàn)汽車故障檢測和定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診斷故障所用時間,應用價值更高。
1 余梓唐.基于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汽車故障診斷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29(2):572-574
2 畢曉君,柳長源,盧迪,等.基于PSO-RVM算法的發(fā)動機故障診斷[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4(2):245-249
3 宋云鵬,程廣濤,徐軍,等.模擬退火粒子群算法在汽車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儀器儀表用戶,2012,19(2):88-90
4 馮輝宗,彭丹,袁榮棣,等.基于PSO-SVM的發(fā)動機故障診斷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4,22(2):355-357,360
5 李懷俊,謝小鵬,李軍,等.基于自適應變異PSO的ARMA模型參數尋優(yōu)及預測應用[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5,32(4):1004-1006,1015
6 李良敏,任景巖.基于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的獨立分量分析算法[J].振動與沖擊,2015(8):7-11,25.
7 咸衛(wèi)明.電子系統(tǒng)數據驅動診斷與預測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4
8 吳志山.計及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評估[D].廣州: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
9 曹龍漢,秦愷,張遷,等.基于IDE-LSSVM的柴油機氣門故障診斷算法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4(5):20-24
10連秦劍.基于DSP的電動汽車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50(19):27-31
11李懷俊,謝小鵬,肖心遠,等.基于粒子熵的參數自適應變異PSO算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4,50(19):27-31
12熊先鋒.汽車故障診斷仿真實訓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機械,2014(9):220
13吳強.基于振動信號分析的汽車故障診斷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
14蔡志榮,陳平生.基于SWN和InduceRank的汽車故障診斷研究[J].蘭州工業(yè)學院學報,2014(5):12-16
15趙牧原,馮金芝.基于集成化的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3):24-28
16成英,高鮮萍,劉洪飛,等.基于信息熵的汽車故障診斷復雜性評價[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5):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