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瓊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非常多,對牛彈琴、鷸蚌相爭、狐假虎威、愚公移山……都是用簡單的故事,講述著一個個深刻的道理。在《給兒童的諸子百家寓言》中,作者向華為孩子重新演繹了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讓孩子用又“潮”又“趣”的方式感受中國智慧。
古老故事,新鮮演繹
作者從諸子百家等的作品中,篩選了8個故事,用童趣的方式演繹。文字淺顯易懂且忠于原文,將寓言故事的立意傳達得很清晰,讓孩子也能悟出其中蘊含的哲理。本書繪圖由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chuàng)作室繪制,主角均為孩子們喜愛的動物形象,采用了色彩鮮艷的傳統(tǒng)版畫風格,畫風古樸典雅。
整套書一共8本,分別是:《愛顯擺的猴子》,改編自《莊子》;《白雁放哨》,改編自《燕書》;《蛤蟆為什么哭》,改編自《艾子雜說》;《叫了一晚上》,改編自《墨子間詁》;《山雞變鳳凰》,改編自《尹文子》;《生氣的河豚》,改編自《柳東河集》;《跳蚤城》,改編自《晉書》;《沼澤稚雞》,改編自《韓詩外傳》。
文字與圖畫交融
圖畫書的魅力之一,便是文字與圖畫的交融。這套書的語言簡潔有韻味,讀起來朗朗上口,圖畫有趣生動,二者相輔相成。讀文能讀出童趣,讀圖可觸摸童心,可謂是圖文俱佳的書。
如,在《愛顯擺的猴子》中有一句話:“山魈國王帶領他的衛(wèi)兵,浩浩蕩蕩地巡山。他們經過一座滿是猴子的森林,成群的猴子看見國王的隊伍,嚇得四散逃奔,紛紛藏進樹林里、巖石后、草叢中?!焙⒆勇犞适?,結合圖畫,很快就能理解故事情景?!皹淞掷?、巖石后、草叢中”簡單9個字,卻展示了3個不同的地點,3種不同的空間。文字經過雕琢,畫面呈現更多信息——猴子四散逃奔,有的是頭也不回地向前跑去,有的則爬到樹上好奇地張望,還有一只猴寶寶撲到了媽媽的懷抱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生氣的河豚》中,烏龜對河豚生氣的詫異會讓我們體會到河豚不應該生氣;《跳蚤城》里跳蚤略顯驚恐的眼神,為下一頁狗毛被剪掉做了鋪墊。
童趣與智慧并存
寓言中藏著哲理,每本書最后一頁“故事后面的話”,點明了故事中的道理。書里的猴子、山雞、狐貍、河豚……都是孩子喜聞樂見的動物,每一個角色都性格鮮明,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孩子在笑聲中感受智慧。例如,《跳蚤城》中,虱子改成了跳蚤,人改成了狗,褲子改成了狗毛……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聲調讀出不同角色的對話,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這種充滿歡樂和動感的閱讀,將成為孩子童年里特別的記憶。
適讀年齡:3~6歲的兒童
專家點評
別具一格的圖畫書,給古老的寓言注入童趣,在智慧中增添了幾分天真稚拙。
——兒童閱讀推廣人 阿甲
這套寓言書不僅承載著講述道理的責任,調動了人對于敘述中所有角色全方位的情感關照,也足夠沉厚,聯結著千百年的文化反省。稚嫩而深沉,使之成為一套別具一格的好童書。
——童書作家 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