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一
中職生涯輔導課程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其主要內容是提升中職生的生涯自主意識與責任,了解生涯發(fā)展的階段性;確保學生開展個人生涯目標的制訂,完成自我探索;進行教育和職業(yè)的抉擇能力,從而弄清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夠深刻,教學效果也不夠好。生涯輔導課程是一門“體驗”課程。通常,體驗式課程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探索自己的生涯發(fā)展方向。
隨著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推廣,而微視頻教學也逐漸得到普遍應用。微視頻教學是指在課堂上圍繞一個微小而完整意義的知識單元或模塊開展詳細、精致的闡述,一般是3~ 5 分鐘長度的視頻短片,因而這種新型教學技術手段也更容易操作。教師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下載和播放共享的視頻短片,其形態(tài)多樣、內容廣泛,包括廣告片段、紀錄短片、視頻剪輯、小電影等。
微視頻資源中有連續(xù)的畫面和聲音,這樣的形式效果非常好,達到了聲情并茂,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枯燥、教學手段單一的弊端,能生動形象地闡釋知識點。作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重要的互補,微視頻教學作用日益重要。
一、微視頻教學的意義
1.微視頻教學可以具體形象地展示中職生涯輔導知識
生涯輔導課程是一門“體驗”課程。學習者在生涯課程中體驗和參與,從而思考自己的生涯發(fā)展目標和規(guī)劃。生涯輔導課程中涉及職業(yè)興趣、職業(yè)性格、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生涯分析等一些專業(yè)心理知識,中職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學習過程中,面臨具體的情境,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故而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生涯氛圍。微視頻的引入增添了課堂教學活力,能為進一步推廣與應用微視頻教學奠定基礎。特別是一些有關職業(yè)生涯的故事,通過微視頻的播放,學生在觀看中情景交融,調動了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學生可以基于微視頻開展生涯探索,充分體現自身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2.微視頻教學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實驗心理學家Treicher在實驗中證明:人類獲取的信息大部分來自視覺,極小部分來自聽覺、嗅覺、 觸覺、味覺,其中視覺和聽覺兩個加起來就占94%,課件聽覺和視覺對學生學習非常的重要。微視頻的教學特征是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短小精悍,中職學生的思維模式偏向于具體形象,他們不喜歡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更傾向于有趣的課堂學習模式。因此,微視頻教學非常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3.微視頻的運用可以大大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目前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心理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找到大量教學用的微視頻資料,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需要文字的排版和編輯,而視頻只需要下載整理就可以使用,效率比較高,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
二、微視頻在中職生涯輔導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據生涯輔導主題和學生特點選擇視頻
生涯輔導過程中中職學生要在了解自我和職業(yè)的基礎上,掌握職業(yè)信息,確定自己的職業(yè)目標,并作出規(guī)劃。心理教師可以從視頻網站、電影、電視訪談節(jié)目等素材中搜集材料,若沒有適合的素材,還可以自己編寫心理劇,由學生來演,并開展拍攝。在微視頻教學中,有些知識不太適合用教學微視頻的形式,教師不要濫用視頻,特別是一些質量不高、內容不精的內容,需要進行刪減。
2.根據課堂教學需求選擇適合的視頻表達類型
(1)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生涯輔導課堂中, 生涯情境必須真實有效,能讓學生體驗到生涯知識,提高中職學生體驗生涯的意識,通過討論分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也是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過情境類的微視頻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是有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微視頻教學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教師應在觀看前設置好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進入教學情境,然后組織學生共同觀看,通過討論分享解決問題。
(2)知識點講解。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比較枯燥,中職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學習動機不強,因此學習效果比較差。若教師能將知識點通過視頻、聲音、圖像制作成微視頻,學生在聲圖的刺激下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利用視頻開展案例討論。在團體轉換階段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成員探索成長困惑的欲求,用微視頻呈現問題情境,事先拍攝好錄像,再拿到班級團體輔導現場播放,這樣會顯得更加真實,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教師還可以將電影片段或者《心理訪談》等心理類節(jié)目作為素材使用。在使用微視頻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微視頻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太短或太長都不太適宜。太長會影響第三階段的運作,太短則不能充分呈現故事情節(jié)。
二是故事情節(jié)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如中職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學習故事等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共鳴。
三是內容以故事性呈現比較有吸引力。
3.根據視頻類型進行技術處理
微視頻的創(chuàng)作可以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創(chuàng)作,或者由學生單獨完成。比如,心理短劇的拍攝可引入電影的拍攝手法,學生通過參與表演、拍攝、后期制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4.觀看教學微視頻,效果評價
如上生涯輔導《職業(yè)興趣》一課,教師播放3分鐘左右的《抓周—一次未來職業(yè)的小測驗》微視頻,讓學生了解民俗抓周的由來,引出職業(yè)興趣的話題。學生通過討論職業(yè)興趣與職業(yè)生涯的關系,了解興趣對職業(yè)生涯的重要影響。在引出生涯起航的主題后,教師播放《劉杰的故事》微視頻。
三、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作為微視頻的操作者,應注意播放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因此,教師要結合課程目標和課堂教學規(guī)律,編輯好微視頻,同時要注意微視頻的質量必須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不能單純?yōu)榱饲笮虑螽惗活欀新殞W生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微視頻作為一種媒體,內容的設計要適合多媒體特點,在內容選擇上也要短而精,對于不適合或者太過于簡單或重復出現的內容就無需在媒體中出現,否則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網絡上可選擇的資源很多,但是需要教師精挑細選、精心設計,確保畫面清晰,內容完整準確、結構流暢合理。
經過多次實踐,我認為選用素材需要遵循主題典型、能量正向、問題明確、認知漸進等原則。教師所選影片要結合當下學生問題,切合要闡述的主題, 能反映心理事件與所適用的心理原理的對應關系;所選影片傳遞的信息是正向、 積極的, 能讓學生產生共鳴, 便于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所選影片帶有一個與主題相關的矛盾沖突,便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為直接的啟發(fā);所選影片并非完全不相干,結合前后影片及學生當下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影片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 對學生個體的成長思考逐級漸進。因此,教材、學生、微視頻必須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參考文獻:
[1]方 文,黃韻況,黃 海.視頻教學在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2,37(3):329-331.
[2]趙呈領,徐晶晶,劉清堂.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12):70-76.
[3]王玉潔.微課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4(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