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誦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誦讀對課堂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記憶、理解、閱讀寫作能力提高、再現(xiàn)文章美、陶冶學生情操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并指出誦讀應讓學生全員參與。引導學生通過劃分節(jié)奏、處理重音、投入感情、藝術表演等方法將誦讀學習做到更好。
關鍵詞:誦讀;作用;實施方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ⅰ安赊辈赊?、薇亦作止。”、“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薄咳涨宄浚槵槙暬厥幵诙?,悅耳動聽。緊張而忙碌的學習就在這清脆的誦讀聲中拉開了序幕。
何為誦讀呢?談到古文誦讀,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國藩談到自己的誦讀體會時說:“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笨梢?,誦讀不同于一般的默讀,也不是小聲的念讀,而是端正姿勢,有感情的高聲朗誦??梢哉f,誦讀是語文課堂上最美麗的音符,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誦讀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之一。一直以來,我們在語文學習中都在強調語文學習有四項基本功即聽、說、讀、寫。誦讀便是這四項基本功中的一項。在語文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誦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一篇文章,學生沒有讀熟,老師就開始講解,必然會讓學生手忙腳亂,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找不到文中的重點,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誦讀教學,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讓學生先把要學的文章讀熟。只有讀熟了文章,了解了內容,學生才能夠跟著教師的步伐輕松前行。
誦讀有助于學生長久記憶文章內容。我們都知道幼年學過的詩詞、背過的課文即使過去了幾十年,我們都會記憶猶新。而到了中年甚至青年時期背過的東西卻總會遺忘。為什么年代久遠的卻能夠記住,而年代相對較近的卻容易忘掉呢?原因就是孩提時代我們學東西習慣于誦讀,而年齡大了卻習慣默讀。我們對一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把10名學生分成2組,同樣的文章,一組學生高聲朗誦記憶,一組學生默讀記憶。第一天檢查所有學生都記住了文章內容。一星期后再次檢查,發(fā)現(xiàn)高聲誦讀記憶的學生依然可以一字不差的記住文章內容,而默讀記憶的一組已經(jīng)有3位同學記憶模糊。事實證明高聲朗誦比默讀記憶記得更為長久。
誦讀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梢哉f誦讀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貫方法。古代的私塾先生在教垂髫小兒讀書之時都是讓孩子們端正坐姿,高聲誦讀??梢姽湃藢φb讀的重視?!皶x百遍其義自見”,誦讀的次數(shù)多了,我們對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加明了、深入、透徹。在反復的誦讀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文章的奧妙,能夠貼近作者的心靈,與作者進行靈魂上的溝通,進而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道理、表達的情感。時間久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誦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反復誦讀大量的課文或書籍后,不自覺的會模仿這些文章進行自己的寫作創(chuàng)作。長期積累下來的好詞、好句、好段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在潛移默化中便去模仿經(jīng)典之作。久而久之,寫作水平便會大有提高。
誦讀可以再現(xiàn)文章的美。優(yōu)美的文章都如同音樂般有著和諧動聽的旋律。或婉轉纏綿、或鏗鏘有力、或流動歡快、或嚴肅平靜。有感情的將這些內容誦讀出來,文章的美便再現(xiàn)出來了,文中所表達的意境會在深情誦讀時浮現(xiàn)于腦海。讓我們仿佛就置身其中。
誦讀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在語文課上誦讀的內容都是千百年來流傳于世的經(jīng)典之作。有《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的諄諄告誡、有諸子百家的高談闊論,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低音輕唱,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奔放。讀曹操我們樹立建功立業(yè)的信念;誦李白我們學會灑脫樂觀,品杜甫我們學會憂國憂民。岳飛用“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表達精忠報國的決心;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告訴我們有一顆赤子之心就該為國盡忠;梁啟超用“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告訴我們少年就是祖國的未來……先賢對我們寄寓的厚望、祖國對我們提出的希望都在千千萬萬經(jīng)典的作品中表達的淋漓盡致。如果能讓學生經(jīng)常誦讀這些經(jīng)典篇目,一定會觸動他們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也會在這聲聲入耳的音符中不斷地傳承下去。
另外經(jīng)常參與誦讀還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能夠快樂開朗的生活。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實施誦讀教學呢?
要全員參與,勤加練習。讓所有的孩子都開口讀。有些孩子性格靦腆,不善言辭,教師應鼓勵其多參與誦讀。對于一些不能獨立完成誦讀的孩子,我們采取小組幫扶的方法,讓其他同學帶著一起讀。
誦讀不是隨隨便便念一念,還有很多的技巧需要學生了解。
要讀出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比如誦讀一首詩詞??吹竭@首詩詞,教師不要急于讓學生誦讀,而是引導學生將它的節(jié)拍劃好,逐句把握節(jié)拍,停頓。找好節(jié)奏。
讀出重音。一篇文章、一首詩歌、一句話都會有他要強調的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誦讀時要指引學生找出每句話、每段話、每篇文章所強調的重音,做出重音標記。誦讀過程中重音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聲音的上揚、下沉、拉長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找出最合適的表達方式來誦讀作者所要強調的部分。避免不自然的強調。
讀出感情。讀出感情可以說是誦讀的靈魂。文學作品中表達的感情很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些感情分類。比如感情表達有平靜嚴肅的、有流動歡快的、有驚悚恐懼的、有悲傷哀婉的、有慷慨激昂的等等。然后讓學生去細細揣摩每一種感情在誦讀時應該如何處理。語速應該如何控制。
讀出藝術。文學作品有詩意美,誦讀便是要把這種詩意美用語言表現(xiàn)出來。要把誦讀讀成藝術,我們還需要教會學生誦讀表演。誦讀表演除去前邊所說的要節(jié)奏感強、重音強調自然、感情充沛之外,還要學者給朗誦作品配上合適的音樂。在悠揚的音樂背景下誦讀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學生自己也會覺得幸福、自豪。另外還要教學生使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比如面部表情,手勢等等。所有學生都掌握了誦讀技巧之后,就可以將文學作品誦讀加入配樂、表演等藝術因素,讀成藝術!
誦讀教學在語文學習中意義非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不斷探索學習誦讀的技巧,把誦讀學習做到更好!
作者簡介:
劉慶華,河北省秦皇島市,秦皇島市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