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
泰國人對別人尊稱的時候會在姓氏前面加一個“P”,不論男女,就像我們尊稱別人張先生,李太太,王小姐,泰國人統(tǒng)統(tǒng)簡單,P張,P李,P王。若是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可以直接稱對方“P”。
這篇我要說的是生活在泰國的貓貓狗狗,之所以要叫它們P貓P狗,也是因為泰國人對它們的尊重與厚待,讓它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悠哉日子。我認識的這些P貓P狗都住在寺廟里。
我在泰國生活工作了多年,最常去的就是泰國的寺廟,這個國家到處都有寺廟,學校旁邊,政府機構附近,市場邊,小區(qū)附近等等。泰國的寺廟和中國的寺廟最大的區(qū)別除了建筑本身各有風格外,就是泰國的寺廟不用買門票,免費進出。我在普吉島租住的房子附近就有一所寺廟,卡圖寺廟。不大,大約兩三個足球場的面積,這樣規(guī)模的寺廟在泰國有很多。寺廟的樓梯上,草坪上,過道上隨處可見三三兩兩或趴地不起的,或搖搖晃晃散步的,或打著哈哈準備睡覺的貓貓狗狗。這樣的情形在泰國的寺廟幾乎都能看到,似乎寺廟成了它們的收容所。
人們也并不討厭它們,任它們在廟里踱來踱去,還會有好心的泰國人按時給它們送上膳食。更有精明的商販在寺廟邊上賣起了貓狗糧小罐頭,每當有游客到訪寺廟的時候,他們都會兜售這些罐頭讓遠道而來的善男信女們獻獻愛心!
我們租住的小區(qū)不知道什么時候跑進來一只小貓,后腿受了傷,看傷勢像是跟其它動物打架的時候咬傷的,一瘸一拐,甚是可憐。鄰居們發(fā)現(xiàn)后給它安排了臨時小窩,每天提供免費三餐,還免費提供醫(yī)療,一周后小貓的腿明顯好了,能跑能跳了,東家轉(zhuǎn)轉(zhuǎn),西家溜溜,也舍不得走了。鄰居們飯后無聊也會坐在門口逗逗它,這小貓便在我們小區(qū)“安頓”下來。
我租住的小區(qū)是那種獨棟獨戶的房型,每家都會有個小庭院,平日里鄰居也就是見面打個招呼。節(jié)假日的時候他們也會搞些燒烤邀請左右鄰居來院子里小聚聊天,以促進鄰里的感情。我和鄰居的關系就很好,經(jīng)常去他家蹭些正宗的泰國家常小菜。一日到鄰居家串門,他女兒告訴我,在不遠的樹林里撿到一只雛鷹,翅膀受了傷,應該是還沒學會飛行,從樹上摔了下來。他們決定先收養(yǎng)它,給它包扎傷口,等它傷勢好了再帶它回去找媽媽。小鷹也不怕人,在鄰居女兒用水果籃做的臨時小窩里安頓了下來,鄰居每天按時用針筒給它喂水,把魚肉切成細條喂它,照顧得非常細致……
我朋友的弟弟在曼谷工作,在我們?nèi)ヂ扔瓮娴臅r候我們便住在他弟弟的公寓里。公寓旁邊有個供附近居民健身的小花園,面積很小,圍著花園走一圈也就1分鐘時間,小花園的四周是被一個小溝渠包圍著,每天早上,傍晚都會有居民從街邊的小橋進入花園鍛煉。這日我起了個早,準備去小花園轉(zhuǎn)轉(zhuǎn),職業(yè)的習慣,我隨時帶著相機,以備突發(fā)靈感或者突發(fā)事件的時候能隨時拍攝。小花園和車來人往的街道就一渠之隔,這溝渠寬度也就2米不到,溝渠里有很多魚,黑色的,不是那種供人觀賞的鯉魚,朋友說這些魚是野生的,有點像我們市場上賣的鯰魚。由于沒有人去捕撈它們,所以數(shù)量日益壯大,滿溝渠望去黑黑的一片。哈哈,想來這里人不愛吃魚,不然邀幾個國內(nèi)的好友過來住上一段時間,這渠里的魚得少上一半。
我和朋友正沿著溝渠在花園里聊天溜達,突然旁邊的草叢有動靜,冷不防的爬出一只大蜥蜴,就橫在我們面前,我整個人立刻僵住,這大家伙從頭到尾有一米多長,吐著信子,一搖一擺地從溝渠里往花園中間爬去,它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搖搖晃晃,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地爬了過去。朋友見我愣在那里,拍了我一下,“別怕,它不傷人,吃蟲子老鼠的,這種蜥蜴在泰國到處都有?!薄澳沁呥€有兩只……”朋友用手指著前方。果然,前面的石頭小路上也橫著兩只差不多大的蜥蜴,正在撲食蚊蟲。旁邊跑步的人也沒什么異常,只是從蜥蜴的身邊饒過去,繼續(xù)跑步鍛煉。我突然想起那句中國的俗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互不干涉”,這人和動物相處到這種境界也真是難得了。
朋友圈里曾有個段子:一位父親帶著幼小的兒子到海洋館賞魚,邊看邊跟兒子說:這種魚清蒸好吃,有營養(yǎng)……這種要紅燒,味道香……當然這只是網(wǎng)上的段子,譏笑之余也有些擔心,段子雖為虛構,但也多少有些來源于生活?,F(xiàn)實中也經(jīng)常聽到各種新聞,某某地方的人為了滿足味蕾的好奇,而撲殺各種并非人工養(yǎng)殖用來食用的動物。例如:家貓,家狗,野生穿山甲,珍惜鳥類,魚類,等等。動物和人類本就共同生存于這個藍色星球,弱肉強食雖是自然規(guī)律,但我們也有責任來保護這些弱者,起碼不去故意傷害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