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桃
摘 要:論述如何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來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即教師須充分把握課文的動情點,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感,使學生融入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關鍵詞:語文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情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細膩的情感,缺乏同情心的人,就不可能有崇高的理想。而缺乏同情心就會對人漠不關心,并從漠不關心發(fā)展到自私自利,發(fā)展到殘酷無情?!闭Z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除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同時也兼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的重任。語文教材蘊含的思想情感對兒童美好心靈的塑造,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的我此刻深深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感是何等重要。如何做到文道統(tǒng)一?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必須充分地把握課文的動情點,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文本中,從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那么,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注重情感注入,引發(fā)學生情感,增強情感體驗,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教師以情入境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全情投入課堂中,教師的情感是牽扯帶動學生情感產(chǎn)生的紐帶。一個激情四射的老師必定能打造一個激情碰撞的課堂。教師面帶微笑,充滿愛心走進教室,頓時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給學生營造出寬松、平等的氣氛。小學語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如《橋》一文講述的是一個老支書在山洪暴發(fā)時,沉著冷靜指揮恐慌逃生的村民,甚至在逃生的隊伍中揪出排在隊伍前面的兒子。在村民中就像一座大山,最后在山洪中與兒子同時殉職。整篇文章都帶著一種憂傷的氣氛,因此教師講述課文時要以情入境,表情嚴肅,語調低沉地向學生講述村支書的事跡。當指導學生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話:“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睍r,老太太最親的兩個人同時離開了她,這是多么讓人傷心欲絕的事情、值得同情的事情。如果老師用如哭如泣的語氣讀這段話,學生自然被感染著,對老太太的心疼,對村支書大公無私精神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這樣,借助文本主人公的高尚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
二、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
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一些學生陌生的畫面,可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文本的故事中,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主人公產(chǎn)生共情。小學語文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主要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因為曾經(jīng)對孩子說過:“無論發(fā)生什么,我永遠跟你在一起?!彼活櫛娙说膭褡?,在廢墟中堅持挖掘了38小時,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文章十分感人,歌頌了偉大的父愛。文章為什么具體寫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情節(jié),為什么寫旁邊不停有人勸告父親離去呢?這都需要語文老師引領學生深入文本,融入當時的情景去感受。為了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文章內容,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在授課時,通過課件展示大地震后一片廢墟、滿目瘡痍的畫面,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理解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艱辛,為救出兒子的堅定信念。父親在挖掘的過程中,家長、消防員、警察都來勸告他離去,父親回答都是:“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為了讓學生感受父親救出兒子的堅定信念,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分角色朗讀。學生在父親一次比一次強烈的語氣中感受父親排除萬難的決心,感受偉大深沉的愛,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三、感情朗讀,迸發(fā)情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讀的訓練,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备星槔首x是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放聲朗讀,宣泄情感。比如教學小學第九冊《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文中最后一段講述的是八國聯(lián)軍對圓明園洗劫一空的罪行,一座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瞬間成為灰燼!為了喚起學生心中對侵略者的憤怒和仇恨以及對圓明園被毀滅的惋惜之情,我們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只是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的情緒反復感情朗讀課文,學生朗讀的聲音時而高昂悲憤,時而低聲控訴,從動情的朗讀中表達了對侵略者野蠻行為的憤怒,對失去文化結晶的惋惜之情。在學生朗讀時,可以隨著情感的變化配上背景音樂,增強朗讀效果,更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投入,與文中人物融為一體,觸動情感共鳴。另外,教師感情范讀也是感染學生入情入境的良劑。如我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上課開始,配上哀傷輕柔的背景音樂,我聲情并茂地朗誦課文。文中辛勞無私的母親形象在我繪聲繪色的朗讀聲中形象特別鮮明,把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都感染了,有的學生眼睛都濕潤了。這樣,通過感情范讀,觸碰了學生的心靈,對母親的理解和關愛之情自然形成了。
總之,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始終貫穿著課堂,情感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線。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情感融入語文,展示情感回歸后的語文課堂,讓語文課堂成為一場學生情感迸發(fā)的盛宴。
參考文獻:
魏孔旺.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具體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