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月嫻 項昱怡 蔡文欽 蘇津自
(福建省老年醫(yī)院心內(nèi)科,福建 福州 350003)
1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nèi)科福建省高血壓研究所
積極早期診斷、干預餐后高血糖可延緩糖尿病進程甚至血糖可轉(zhuǎn)為正常從而改善預后〔1~3〕。既往常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測之前需進行一次空腹加餐后2 h血糖檢測,若餐后2 h血糖升高后進一步進行OGTT,這可能給患者帶來多次抽血的痛苦并延長住院、增加費用。臨床實踐過程中許多患者即使發(fā)現(xiàn)餐后2 h血糖異常,如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常因不方便或害怕再次抽血等拒絕進一步OGTT檢查,存在糖尿病漏診情況,若直接進行OGTT檢測,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早期發(fā)現(xiàn)糖代謝紊亂患者,避免漏診。目前有少量針對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進行OGTT檢查的研究〔4,5〕。本研究探討既往1年內(nèi)空腹血糖檢查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7 mmol/L)患者直接進行OGTT糖代謝異常發(fā)生率及安全性。
1.1研究對象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老年醫(yī)院直接OGTT檢查患者且符合以下納入標準:年齡≥40歲,近1年體檢空腹血糖<7 mmol/L且無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的患者。OGTT達糖尿病診斷標準的再次進行OGTT明確。排除標準:①既往診斷糖尿病或懷疑糖尿病患者;②已行糖尿病治療(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等)患者;③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卒中、手術(shù)、妊娠等急性應(yīng)激性狀態(tài);④患者拒絕直接進行OGTT;⑤存在已知OGTT檢測禁忌證;⑥急慢性胰腺炎患者;⑦入院前1個月內(nèi)應(yīng)用利尿劑及糖皮質(zhì)激素等影響血糖藥物患者。共入選301例患者,年齡40~88〔平均(60.24±10.74)〕歲,男190例,女111例。血糖正常比例為47.18%,糖調(diào)節(jié)受損比例為34.88%,糖尿病比例為17.94%。
1.2觀察指標行 OGTT 簡化試驗,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血糖、血脂等,同時記錄患者在 OGTT 過程中的不適癥狀,OGTT后常規(guī)檢查尿常規(guī)。
1.3OGTT試驗前禁食10 h,期間可以少量飲水,清晨07:00~09:00 時開始,空腹采血后,飲用含有75 g葡萄糖粉的水溶液200~300 ml,5 min內(nèi)飲完,2 h內(nèi)不進食。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2 h血標本,盡量減少止血帶壓迫時間??诜咸烟撬安煽崭寡獦吮? ml,從口服第一口糖水開始計時,采取2 h后血標本2 ml。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4診斷標準及分組糖尿病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建議〔6〕:糖尿?。嚎崭寡恰?.0 mmol/L(126 mg/dl)或 OGTT 2 h血糖≥11.1 mmol/L(200 mg/dl);糖調(diào)節(jié)受損:空腹血糖6.1~6.9 mmol/L(103~125 mg/dl)和(或)OGTT 2 h血糖 7.8~11.0 mmol/L(140~199 mg/dl)。正常血糖:空腹血糖<5.6 mmol/L(103 mg/dl),OGTT 2 h血糖<7.8 mmol/L。根據(jù)OGTT血糖情況分為血糖正常組、糖調(diào)節(jié)受損組及糖尿病組。高血壓診斷標準參考2010版中國高血壓指南,即在不同日測兩次血壓,取其平均值,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的診斷標準。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LSD兩兩比較χ2檢驗。
2.13組血糖及血脂比較血糖正常組年齡最小,糖尿病組高血壓比例最高,糖調(diào)節(jié)受損組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血糖正常組高(均P<0.05)??崭寡恰⒉秃?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三組比較:血糖正常組<糖尿病前期組<糖尿病組(均P<0.05)。見表1。
2.2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OGTT篩查餐后2 h血糖情況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OGTT篩查餐后2 h血糖204例,血糖正常147例(72.06%),糖耐量異常44例(21.57%),糖尿病13例(6.37%)。
2.3安全性分析3組直接行OGTT患者均未出現(xiàn)糖尿病酮癥、糖尿病高滲狀態(tài)等需緊急降糖處理病例,也未發(fā)現(xiàn)惡心、反酸、胃灼痛等消化道癥狀。
表1 3組血糖及血脂比較
與血糖正常組比較:1)P<0.05,與糖調(diào)節(jié)受損組比較:2)P<0.05
糖尿病被認為是冠心病的等危癥,高血糖與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中國心臟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為52.9%,糖調(diào)節(jié)受損患病率為24.0%,總的糖代謝異?;疾÷蕿?6.9%。若不進行OGTT,僅靠檢測空腹血糖,將有87.4%糖調(diào)節(jié)異?;颊吆?0.5%糖尿病患者被漏診。既往研究表明即使空腹血糖正常(<5.6 mmol/L)高血壓住院患者,糖耐量減低45.1%,2型糖尿病12.4%〔5〕,與本研究相應(yīng)人群相比糖耐量減低及糖尿病發(fā)生率均較高,考慮可能是本人群有部分屬于血壓正常人群有關(guān)。
本研究表明,年紀越大應(yīng)越容易出現(xiàn)糖代謝紊亂,糖尿病及高血壓均屬于代謝紊亂表現(xiàn),二者關(guān)系密切,這與我國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相似〔8〕。既往的研究表明即使2型糖尿病患者行OGTT檢查仍有較好的安全性〔9〕,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局限性:本研究納入人群為住院患者,且高血壓患病率比例較高,不同于普通人群;本研究未收集用藥情況、心腦血管損害情況等;既往研究表明OGTT重復性需進一步提高〔10〕,但目前OGTT是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之一。
1Yang WY,Lu JM,Weng JP,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25):1090-101.
2Holman RR,Paul SK,Bethel MA,etal.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9(15):1577-89.
3Tuomilehto J,Lindstro MJ,Eriksson J,etal.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changes in lifestyle among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N Engl J Med,2001;344(18):1343-50.
4任京媛,余振球,趙冬,等.空腹血糖正常的住院高血壓患者的糖耐量調(diào)查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2):134-7.
5劉偉斌,朱恒青,張志彬,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壓患者葡萄糖耐量試驗的臨床研究〔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15(2):157-8.
6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88(3):26-89.
7中國心臟調(diào)查組.中國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謝異常研究——中國心臟調(diào)查〔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6;41(1):7-10.
8黎衍云,李銳,張勝年.無癥狀糖尿病不同篩查方法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6):687-9.
9張紅杰,紀立農(nón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與饅頭餐試驗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代謝及酮癥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3;11(4):275-7.
10劉敏,潘長玉,金萌萌,等.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重復性調(diào)查及其臨床應(yīng)用價值〔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7;46(12):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