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丹
空中客車公司(Airbus,下稱“空客”)的傳奇銷售員約翰·萊希(John Leahy)終于可以不留遺憾地退休了。就在退休前的一周,這位67歲的銷售總監(jiān)(他的職銜是空客首席運營官)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客機A380從最大客戶阿聯酋航空那兒爭取到一筆新訂單,從而使“空中巨無霸”免于停產。
1月18日簽署的這份訂購諒解備忘錄為36架A380客機,包括20架承諾訂單和16架訂購選擇權。
訂單沒有空客希望的那么大,卻成了A380的“救命稻草”。本月早些時候,空客曾表示,如果不與阿聯酋航空達成交易或者找到更多買家,A380將會完全停產。
傳奇銷售員的危機
萊希去年就想過退休。在空客工作23年,他創(chuàng)造的總業(yè)績是售出超過1萬億美元的飛機,平均每天賣出2架飛機,每天為公司賺10億美元。然而,即使是魅力非凡的萊希,也一直無法擺脫A380的銷量困境。
A380擁有兩層客艙和4臺發(fā)動機,一般可載客450~550人,最大起飛“體重”超過500噸,是目前全球載客量最高、最昂貴的客機。
根據空客方面的介紹,A380是“科學與工程的奇跡”,“沒有任何其他旅行體驗能夠與之相比”。當初,空客為A380設定的目標是20年內生產1200架飛機,而到了如今,空客似乎只完成了零頭——空客的官網顯示,目前空客已經交付了193架A380,還有126架沒有交付。此外,空客預測到2036年每年平均售出70架A380,但該公司自己的電子表單顯示,去年的凈銷售額是-2個——不但沒有新訂單,還有一些原來的訂單被取消了。
A380的糟糕表現甚至掩蓋了空客本來不錯的去年一年,該公司表示,2017年交付了718架飛機,比前一年增長了4%。
此外,空客表示它已經積壓了價值1.1萬億美元的訂單。在2017年,空中客車的暢銷產品是A320系列,這種機型可以搭載240名乘客——約為A380的一半。
更糟的是,空客和航空公司們迄今還沒有成功將A380作為一種“必須飛行”的經驗進行營銷,正如協(xié)和飛機和波音747在它們的時代一樣。迄今只有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成功將它包裝成了一種豪華體驗,并配有酒吧、折疊床等。
不過,新加坡航空公司已經退還第一架A380的商業(yè)服務——2007年10月,10年租賃期結束后,這架飛機從新加坡飛到悉尼,躺在盧爾德的倉庫中。如果找不到買家,飛機可能會被拆分成零件。此外,新加坡已退休的三架飛機中的第二架也即將被退還,然而,二手A380Z機的市場似乎至今沒能發(fā)展起來。
在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場美國,A380則遭到徹徹底底的冷落,沒有任何一家航空公司愿為之買單;之前熱衷大飛機的日本航空公司中,也只有全日空買了3架;在中國,南航買了5架,到了2015年才實現盈利。
阿聯酋航空算是A380最大的擁躉了。這家總部位于迪拜的航空公司已經擁有101架A380K機,另外還有41架的訂單,使其成為大型噴氣式飛機的最大運營商。不過在去年,受美國航空旅行新政、歐洲恐怖襲擊以及中東石油天然氣行業(yè)低迷的重創(chuàng),這個大客戶的利潤減少了82%。
兩巨頭殊途
十幾年前,世界上兩家最大的飛機制造商波音和空客都對航空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作出了預測,他們都認為,隨著人口數量和經濟的增長,中產階級隊伍不斷擴大,航空需求將持續(xù)增加。然而,基于這個同樣的判斷,兩者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空客于1990年代早期開始對超大型客機的研發(fā)計劃,并為此投入大約250億美元的血本??湛屠硐胫械摹拔磥砜蜋C”是一次性能搭載大量乘客、能進行遠航點飛行的飛機。
和空客恰好相反,波音認為,客流將會從主要的航空樞紐分流到二三線機場。所以它開始建造一種體積更小、燃油經濟性更高的遠程客機,這便是后來的“夢想客機”787。在2017年,波音737飛機交付數量為529架,波音787飛機136架,連續(xù)6年蟬聯全球最大飛機供應商。
到目前為止,航空界朝著與空客所預設的不同的方向在前進。如今,國際航線“去樞紐化”成為趨勢。具備越洋航班起降條件的機場越來越多、市場對直航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非樞紐機場問的“點對點”直飛航班逐漸成為主流。許多旅客傾向于選擇在規(guī)模較小的機場搭乘由低成本航空公司負責承運的直飛航班,而不愿去某個大機場轉機。
國際油價也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A380的四引擎“豪華配置”越來越不合時宜,成本壓力迫使航空公司選擇更加經濟性的雙引擎寬體飛機。那些運營了A380的航空公司除了需要招攬龐大的客運量,還需要支付更昂貴的飛行成本。據估計,這些費用在每小時2.6萬~2.9萬美元之間,相比之下,雙引擎的波音78%9的每小時支出預計在每小時1.1萬~1.5萬美元之間。
此外,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由于使用空客A380這樣的四引擎飛機,澳洲航空、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都被列入跨太平洋航班航空燃油效率排名的最低位置。
A380的未來
阿聯酋航空的決定讓A380的生產線得以延續(xù)壽命。日前,萊希先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新訂單強調了空客至少再生產10年A380的承諾。”
新訂單保證了A380的未來,但要讓“巨無霸”真正地起飛,則要由空客來說服航空公司和旅游業(yè),這架大飛機真的是“空中女王”(Queen of the Skies)。
空客將目光鎖定在作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場的中國。香港航空公司最近宣布,除了去年底開通航線的洛杉磯之外,還計劃在紐約、倫敦和舊金山等地提供服務。香港機場容量不足,似乎是擁有龐大載客能力的A380的最佳選擇。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家航空公司通過空客公司訂購的是21架A350-900K機,這架飛機的載客量為325座,航程達9500海里。
此外,據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報道,空客準備就A380與中國建立產業(yè)合作伙伴關系——如果中國的航空公司訂購這款全球最大的客機。一月早些時候,空客即將離職的CEO法布里斯·布利葉(Fabrice Bregier)作為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首次訪華的隨行代表團成員,在中國就此事舉行早期階段的討論。
空客還準備增加天津總裝線的產量,目前天津總裝線每月生產4架A320單通道飛機,該數字可能提高到每月5架,這是空客全球增產計劃的一部分,即從原本的每月50來架增至60架。
此外,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空客正在與英國航空洽談A380新飛機訂單。此前英航曾表示考慮購買6~7架二手A380飛機,如今這一計劃可能改為購買一批新飛機。就在與阿聯酋航空簽訂36架飛機訂單的第二天,萊希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他相信空客今年還將會敲定一筆A380K機訂單。也許,這個客戶將是英航。
經過兩年低谷,現階段達成新訂單對A380而言至關重要。在11年前處女秀之時,空客A380被寄希望為“未來的客機”。但現在看來,它的未來還有諸多不確定性。(資料來源:《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