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農牧業(yè)局 012000
產后癱瘓是發(fā)生于高產奶牛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以知覺喪失、全身肌肉無力、癱瘓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穩(wěn)為主要臨床特征。
關于該病發(fā)生的原因,一種是低血鈣學說。認為奶牛產犢后血鈣普遍降低,患病牛下降更為顯著,已低于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血鈣濃度的限度(產后健康牛的血鈣平均為0.1mg/mL[1]左右,病牛下降至0.03~0.07mg/mL[2])。一是分娩前后大量血鈣進入初乳且機體動用骨鈣的能力降低,引起血鈣濃度急劇下降。其機理是干奶期間母牛的甲狀旁腺的活動功能減弱,因而動用血鈣能力降低。奶牛妊娠末期若采食高鈣飼料,刺激甲狀腺分泌大量降鈣素,也使甲狀旁腺的功能受到抑制,導致機體調節(jié)動用鈣的能力進一步降低。二是懷孕奶牛分娩后血液流量突然重新分配,引起暫時性腦部貧血缺氧,導致大腦皮質功能抑制,使調節(jié)甲狀旁腺分泌功能下降。另外,妊娠后半期由于胎兒發(fā)育吸收鈣能力的增強和量的增加,致使鈣儲下降,也可導致產后血鈣降低。還有分娩后從腸道吸收的鈣量和腎重吸收的鈣量減少,也是引起血鈣降低的因素之一。
另一種是大腦皮質缺氧學說。認為該病為一時性腦貧血所致的腦皮質缺氧,而低血鈣則是腦缺氧的一種并發(fā)癥。其機理是奶牛分娩后乳房血流量迅速增加,據測定機體血量的20%以上流經乳房,泌乳期肝的新陳代謝增強,正??蓛Υ鏅C體20%血量的肝臟儲血量也增多,排除胎兒后腹腔器官被動充血。上述情況導致機體血流量的重新分配,造成一時性腦貧血、缺氧。一旦腦皮質缺氧,奶牛即表現出短暫的興奮功能喪失的癥狀。這些癥狀和生產癱瘓癥狀及其吻合。
另外乳房送風療法將乳房內大部分血液暫時迫離乳房,改善了腦循環(huán)血量,使腦缺氧癥狀緩解,達到治療目的,也佐證了腦皮質缺氧學說。
(1)典型癥狀。病程發(fā)展快,從開始發(fā)病至出現典型癥狀,整個過程不超過12小時。病初奶牛通常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和排糞排尿停止。精神沉郁,后肢交替負重,后軀搖擺,站立不穩(wěn),容易摔倒。肌肉震顫(多見于四肢、股部肌肉),四肢身體末端發(fā)涼,皮溫降低。有的病牛表現出搖頭、驚恐不安的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多為1~2小時),病畜即出現癱瘓癥狀,后肢不能站立或臥地不能起,全身出汗,鼻鏡干燥。不久轉入抑制期,出現意識和知覺喪失的特征,表現為病?;杷?、眼瞼反射微弱或消失、瞳孔散大、皮膚對疼痛刺激無反應和肛門松弛的癥狀。病畜呈現一種特征性的“犬臥狀”姿勢,即四肢屈于軀干下,頭向后彎到胸部一側。
體溫低也是奶牛生產癱瘓的特征之一,體溫一般降到 35~36℃。
(2)非典型癥狀(輕型)。呈非典型癥狀的病例較多,產后較長時間發(fā)生的產后癱瘓多表現為非典型癥狀。其癥狀表現為病牛精神沉郁但不昏迷,反射減弱但不消失,有的臥地不起,有的站立不穩(wěn),行動困難,全身無力,主要特征是頭頸姿勢不自然,由頭部至鬐甲呈現特征的“S”形彎曲。體溫一般正?;虿坏陀?7℃。
靜脈注射鈣劑或乳房送風是治療生產癱瘓最有效的常用療法,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1)靜脈注射鈣劑。最常用的是硼葡萄糖酸鈣溶液。一般的劑量為靜脈注射20%~25%硼葡萄糖酸鈣500mL,注射后6~12小時病牛無反應可重復注射,但是連續(xù)注射不超過3次。
(2)乳房送風療法。該法仍然是治療牛生產癱瘓的有效和簡便的方法。特別是對鈣劑療法反應不佳或復發(fā)的病例更有效。但是該方法的缺點是技術不熟練或消毒不嚴時,可引起乳腺損傷和感染。
(3)中藥療法。對用鈣劑治療不明顯或無效且不能再使用鈣劑的病例,可辨證論治,方劑為黃芪100g,蒼術 80g,續(xù)斷、熟地、神曲、杜仲、牛膝各 50g,牡蠣、檳榔各 40g,當歸、郁金、獨活、乳香、沒藥、白芍各 30g,川芎20g。一般使用3~5劑后病牛即可自行起立。
干奶期中,最遲從產前2周開始給高產母牛飼喂低鈣高磷飼料,激活甲狀旁腺功能,這是預防奶牛生產癱瘓的一種有效方法。產后立即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溶液,飼喂一些高糖飼料。產后不立即擠奶及產后3天之內不將初乳擠凈。
(1)血鈣骨鈣平衡的探討。牛血鈣正常值為0.08~0.12mg/mL[4],一般情況下病牛血鈣低于0.07mg/mL時,就會表現出臨床癥狀。要使骨組織維持正常鈣量,就需要相應地補鈣。理論上講,補20%葡萄糖酸鈣500mL,即可補足血鈣的缺少量,但是病牛仍不能站立,這就說明輸入一定量的鈣劑后,血鈣暫時達到了生理量值,但是鈣庫(骨組織)虧損的鈣還沒有被補足,而骨組織脫鈣降低了骨的硬性(由于骨組織的鈣流失,使骨的硬性降低,病牛不能站立,但是骨的韌性還存在,有彈性,所以又不宜骨折,所以臨床上發(fā)生癱瘓的奶牛很少有骨折的 ,而骨軟癥易骨折),骨的支撐能力降低,所以奶牛臥地,仍不能站起。臨床上觀察心臟功能正常時仍需繼續(xù)輸入鈣劑,待輸入一定量時,方可使病牛站起來。其次是擠奶時過度“榨奶”,造成了鈣的大量流失。正常的奶汁250mL含鈣300mg(大型乳企業(yè)提供的數據),多擠10kg奶就可帶走奶牛機體12g鈣 ,由此可見飼養(yǎng)管理中擠奶不慎的嚴重性。
(2)鈣劑治療的體會。給藥量難以掌握,少則療效差,多則容易出現高鈣血癥,甚至發(fā)生心臟驟停。但是用鈣劑治療奶牛生產癱瘓第一次最好給足量,要掌握給藥速度,隨時監(jiān)測心臟變化,以精神狀態(tài)好轉、動物開始反芻、瘤胃機能好轉、鼻鏡有水珠為顯效,此時不要停止給藥,但是給藥速度要放緩,以100滴/分鐘以下的速度繼續(xù)給藥,或者將鈣劑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注,并密切觀察心臟變化。如果心臟出現心律不齊或有間歇,立即換成10%~20%的葡萄糖注射液,并加入適量樟腦制劑(或安那咖)。心臟功能改善后,可繼續(xù)靜脈緩慢注射鈣劑,動物起立后再給予一定量的鈣劑。
血鈣濃度稍高出正常值時有利于骨質鈣的沉積,需要耐心進行維持治療。但是血鈣高容易導致患畜心臟變化,有時會在輸注過程中突然出現心律不齊或心臟驟停的現象。臨床獸醫(yī)輸鈣劑時要特別小心謹慎,嚴格觀察心臟功能變化,若出現心律不齊或心跳間歇的狀況,立即停止鈣劑輸入。
由于輸鈣劑存在一定風險,造成了多數臨床獸醫(yī)給病牛輸鈣時提心吊膽,形成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這對治療奶牛生產癱瘓極為不利。筆者認為,因病而論,輸鈣時該多則多該少則少,應理論聯系臨床實際,合理治療。如輸入鈣劑5~6天病牛仍不起,又出現心臟衰弱的問題,可改用中藥治療。
參考文獻:
[1][2][3][4]獸醫(yī)產科學.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