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岷縣閭井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748407
(1)對產蛋雞采食量的影響。熱應激使機體降低維持基礎代謝需要的能量,從而使雞的采食量減少。當舍溫在21~25℃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雞的采食量相應降低1.5%;在25~32℃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雞采食量相應降低2.5%;而在32~38℃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雞的采食量相應降低4.6%。
(2)對產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當舍溫在21~25℃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產蛋率下降0.5%;在25~32℃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產蛋率下降1.5%;在32~38℃區(qū)間內,溫度每升高1℃,產蛋率下降3%~5%。
(3)對產蛋雞生理機能的影響。蛋雞在高溫狀態(tài)下呼吸頻率加快,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而導致酸-堿平衡失調,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另外,在熱應激狀態(tài)下,為了降低體溫,雞需要通過大量飲水和排便散熱,造成體內礦物質(鉀離子和鈉離子)大量丟失,導致內分泌機能紊亂,從而抑制了雞的新陳代謝機能。
(4)對蛋雞免疫力的影響。高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使蛋雞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同時飲水增加,使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空氣濕度增大,更不利于雞體散熱。加上潮濕空氣中有害成分(氨、灰塵、細菌)的增加,容易引起產蛋雞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1)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降低雞舍溫度。理想的雞舍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太陽輻射,又容易通風換氣。雞舍設計為座北朝南,以東西走向為好。房脊高度5~5.2m,屋頂最好用隔熱材料處理,用白色涂料涂抹,并設置出氣孔或無動力排風扇。通風換氣是高溫季節(jié)提高雞的生產性能、緩解熱應激的有效措施。高溫季節(jié)要敞開門窗,加大空氣交換。開放雞舍用吊扇或換氣扇加強通風,使雞舍溫度保持在18~25℃。密閉式雞舍采用縱向通風結合濕簾降溫。即在雞舍的一端安裝大功率的抽風機,在另一端設置進氣口,并裝上濕簾,使雞舍形成一個空氣流通巷道,讓空氣從雞群上方通過,使雞感到涼爽舒適。
科學的光照是保證產蛋雞高產的重要因素。可在不改變光照照度和時間的情況下,在凌晨0~3點氣溫涼爽的時候給予2~3小時的光照。同時加料一次,可有效增加雞的采食量,改善蛋品質,減少熱應激造成的死亡,將損失降到最低。
(2)加強飼養(yǎng)管理,調整飼喂方式。加強飲水。高溫季節(jié)蛋雞的飲水量約為常溫天氣的2~3倍。舍內溫度超過35℃時,即使斷水2小時也會對蛋雞的生產性能造成重大影響。因此要保證水槽不缺水,保證雞舍全天都能飲到清潔的涼水。適當降低雞群密度可降低舍溫,改善采食和飲水時的擁擠情況。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應對產蛋雞群中的病、殘、弱、低產和肥胖雞提前淘汰,夏季產蛋高峰期來臨前對雞群中體重嚴重不達標或高峰期仍未開產的雞群及時淘汰掉。淘汰數量原則上是有多少淘汰多少,這樣做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還有助于減少雞群的飼養(yǎng)密度,加速雞群散熱,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一般情況下,籠養(yǎng)適宜的飼養(yǎng)密度為0.4m2/只,以每籠飼養(yǎng)3只為宜;平養(yǎng)蛋雞以3~5只/m2、每群250只為宜。
(3)調整飼料營養(yǎng),增強雞群體質。因為脂肪產熱低,使能量在體內潴留量增高,同時脂肪能夠改變飼料的適口性,延長飼料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從而提高蛋雞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所以炎熱的夏季要提高能量攝入量。另外植物油中的亞油酸含量較高,維生素E含量豐富,可提高蛋重,有效抵抗熱應激。熱應激時脂肪在飼料中的添加量以2%~3%為宜,注意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平衡。為了抗熱應激,增加飼料蛋白質的濃度,抵抗雞群采食量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適當降低日糧中棉粕和菜子粕的含量,適當增加日糧中豆粕和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賴氨酸)含量。
(4)添加抗應激藥物。飼料中添加0.05%阿司匹林有助于散熱和增加產蛋量。添加0.02%桿菌肽鎂,雞的采食量、產蛋量和飼料報酬明顯提高。添加2%的大蒜可增加食欲,提高消化能力,降低死亡率,提高產蛋率。此外還可以添加抗驚鎮(zhèn)靜藥如延胡草酸、鉤藤、葛蒲、棗仁等,消火瀉火藥如石膏、黃苓、柴胡、板藍根等,開胃消食的中藥如山楂、麥芽、神曲等,可增進食欲,提高雞群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