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好草字頭》教學設計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欣賞、比較、感知“艸”作為部件的漢字書寫特點、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習字方法和認真書寫的習慣;通過合作、探究,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書法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草字頭;讀帖;比較;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85-0067-04
【作者簡介】金紅琴,江蘇省鹽城市第三小學(江蘇鹽城,224007)教師,高級教師,鹽城市美術學科帶頭人。
【設計理念】
本課是一堂四年級軟筆書法指導課,授課內容節(jié)選自蘇教版書法教材第十五課?!捌H”的基本筆畫比較簡單,學生在硬筆書法中早已接觸。但軟筆書法中“艸”的書寫更加注重筆畫的安排和筆勢的連貫,用“艸”作為漢字部件時,其結構規(guī)律值得我們關注。在教學中,筆者注重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基本筆畫的形態(tài)和筆法,揣摩間架結構的處理,在觀察中讓學生捕捉特征,學會思考,在練習中提高書寫的技能,在分析中體悟中國文字的造型之美,在欣賞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書法興趣,豐富學生的書法文化知識,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在讀帖、臨帖、評價的基礎上感知“艸”作為部件的字的書寫特點、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習字方法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2.在研究字理的過程中,懂得謙讓等做人的道理,感受漢字的情義美。
3.在習字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感受漢字書寫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吹拂,春雨悄悄滋潤。我們美麗的校園也呈現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播放春天校園的視頻,隨機出現花、草、芽、英、芬、芳等字,音頻范讀字的讀音。)
師:齊讀出示的字,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字的偏旁都是草字頭。)(板書:草字頭。)
師:(出示草字頭的字。)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草字頭像什么呢?(它就像孩子頭上的帽子,既實用,又美觀。)
【設計意圖:PPT呈現校園的美麗春光,讓學生在歡快的樂聲中看一看、賞一賞,既巧妙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又激發(fā)了學生對校園的喜愛之情。其次,隨機呈現的漢字使得精美的畫面攜著濃濃的墨香,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看字、寫字,逐漸入境。寫字活動的序幕由此拉開?!?/p>
二、巧妙引導,有效探究
(一)學寫草字頭
師: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其下,其下下矣?!边@就告訴我們,初學寫字,應選擇法度謹嚴的優(yōu)秀范本。一起來看《多寶塔碑》的拓本,你對它了解多少?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44歲時所書,用筆多中鋒,起筆收筆的提按都非常明顯,橫豎對比鮮明,富有節(jié)奏、韻律之美,整幅作品端莊平穩(wěn)、正氣飽滿。他的楷書被后人稱為“顏體”。)
師: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探尋《多寶塔碑》中草字頭的寫法吧。
其實,草字頭一開始并不是這樣寫的。從古代書體中可以看出,“帥”(教師毛筆板書“帥”)就像兩棵并列的小草,非常形象。后來,“帥”不再表示草的意思,專用作部首?,F代楷書中“艸”都作為字頭出現。
【設計意圖:漢字起源于物象,探尋草字頭的演變,感受漢字的演變及其變化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親近感和敬畏感,增強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
出示教師書寫的“艸”。(圖1)
師:草字頭由哪些筆畫組成的?(兩橫一豎一撇)
師:《多寶塔碑》中,草字頭的長橫被分成了兩半。怎樣寫才好看呢?(首橫的收筆和末橫的起筆筆意要連貫,整體上和長橫一樣要微微上昂,左低右高)
師: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了左低右高?(兩個橫畫,左邊的低,右邊的高;豎與撇畫相比,豎畫低,撇畫高。)(圖2)
師:所以,整個草字頭也呈現了左低右高的趨勢。(圖3)
師:再來看看末筆的撇畫,你有什么新發(fā)現?(感覺連著下面的筆畫。)
師:好眼力,說得真好!撇畫猶如牽絲一般,連帶出下面的筆畫,這樣顯得筆斷意連,一氣呵成,別有韻味。
師:另外,豎畫和撇畫的角度也有講究,兩個筆畫組成了一個倒八的形狀,就跟蓬勃生長的草兒、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樣,它們的下方皆向根部聚攏。這樣處理,字顯得緊湊聚斂,活潑生動。(圖4)
師:顏真卿常用口訣的方法來寫字,我們也一起來念一念寫好草字頭的口訣吧——兩橫連貫微上昂,兩棵小草坡上長,左低右高心向內,帽兒美美戴頭上。
【設計意圖:讀帖有方,讓學生善學。引導學生觀察筆畫字形、發(fā)現規(guī)律,是每一個學生學習書法的基礎。書通萬象,每一個漢字與自然生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引導學生體悟漢字與自然生活的相通之處,從而把握漢字之美的本質。將書寫要領編成口訣,便于學生記憶,將書寫要領植根于心,寫字的課堂由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p>
師:認真研究字帖上的草字頭,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記住了口訣,讓我們來寫一寫吧。首先調整好坐姿(頭正肩平背直臂開足安),描一個,寫兩個。
師:對照口訣,同桌交換評星,做到一點給一顆星,說說你的評價理由。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離不開評價,精彩的點評是課堂教學的亮點,也是學生自主交流和提高的過程。但點評不可流于形式,形同虛設。教師對點評環(huán)節(jié)的引導尤為重要,對照口訣點評,既關注了筆畫的書寫是否到位,又關注了結構的安排是否精準?!?/p>
(二)寫好草字頭的字
師:寫好草字頭,我們再來看一看《多寶塔碑》中的帶有草字頭的字“英”???,草字頭就像一頂漂亮的帽子,“央”就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女孩,對于這個組合,你有什么建議呢?(圖5)
師:草字頭的豎畫和撇畫被截分成了上下兩部分,上下的長度有區(qū)別嗎?(上長下短)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一是謙讓,這樣草字頭下方的部件就顯得舒朗從容;二是兩個部件的關系顯得緊湊、親密,整個字疏密有致,富有節(jié)奏感。)(圖6)
師:老師給“英”字畫上邊緣線,你有什么發(fā)現呢?(“英”是一個正梯形和倒梯形的組合,橫畫托上,橫長豎短,上緊下松,主筆舒展有力,整字結體舒朗大方。)(圖7)
師:再請大家觀察“央”字的撇畫和點畫,它們又有什么特點呢?(撇畫取勢縱向,起筆于豎中線,先豎后撇,收筆于對角線;長點與撇畫呼應,收筆于同一水平線上,與撇畫成聚合之勢。整個字顯得重心穩(wěn)定、緊湊和諧、融為一體。(圖8、圖9)
師:一起來把咱們的發(fā)現編成口訣吧。(歸納:草頭謙讓央大方,橫細豎粗對比強,橫長豎短主筆張,提按明顯裝飾美,撇點聚合心穩(wěn)當。)
師:《多寶塔碑》是顏真卿早期的成名作。他的橫畫豎畫,他的起筆收筆,跟當時的其他碑帖可不一樣呢。(對照《多寶塔碑》拓本,教師簡單介紹碑帖風格特征。顏真卿的字,橫豎筆畫對比鮮明,起收筆的頓按比較明顯。這種頓挫、挑剔之華飾,可以豐富、彌補楷書放大后的空乏。顏楷的華飾是個客觀的事實,點畫本身變得規(guī)律化、獨立化,改變了自晉楷以來,與行書筆法相互貫通的用筆規(guī)律。)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仔細讀帖,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草字頭豎和撇的長短讓學生懂得規(guī)避禮讓的道理。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九課《懷素寫字》中寫道:“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再按字的筆順,一筆一畫照著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寫字首先要整體觀察漢字的字形結構,再認真體悟筆畫的規(guī)范書寫。先畫邊緣線可以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字形及結字方法,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妥善經營、冷靜思考。再聚焦到重點筆畫的書寫,進一步搞清其位置關系。只有讀懂了古人的結體和用筆規(guī)律,方能在手上表現出來。歷代書法家的字帖很多,特點顯著,風格迥異。師法古代書家的經典碑帖,是書法學習的必經也是唯一途徑。所以,原汁原味,呈現經典,充分感受《多寶塔碑》的風格特點,有利于保證學生正確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和學習方法的純正?!?/p>
師:知道了“英”的寫法,老師已迫不及待地想動筆寫一寫了。請大家先看老師范寫“英”,然后在練習紙上描一遍,寫兩遍。
師:寫好的同學,將自己寫好的字與范字比一比吧。(與范字進行比對,在比對中找差距,在比對中不斷取得進步。賞賞評評同伴的字,大家一起進步。通過比對發(fā)現,問題比較突出的有兩點:一是忘記將末筆變捺為點,整個字不靈動;二是“央”寫得過寬或窄,導致字顯得松散或局促。)
【設計意圖:比對是學習書法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比對,我們可以找出亮點,也能發(fā)現問題。再次臨習時就能越寫越好。同時,在比對的過程中,能訓練學生主動觀察、讀帖的好習慣?!?/p>
三、分組合作,自主學習
將全班學生分成八個小組,自主探究“花”的寫法。
師:請小組代表上臺分享研究成果。(草字頭左低右高,“化”字筆畫少宜粗壯,豎要勁挺,豎彎鉤要舒展。)
師:請大家對著范字臨寫“花”。
師:同桌間互相點評,給同桌寫得好的字畫上紅圈圈,也可以給寫得棒的筆畫畫圈。
師:點評后再次臨寫“花”。
師:老師想請一位學生上臺點評,分別從筆法、結構等方面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師: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你們臨寫的作品成果,老師與你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你們寫的到底如何。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書法學習尤其如此。學生在讀帖、歸納書寫要領,臨習范字、評價矯正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新字,如此循環(huán)往復,形成正確的書寫技法。分組學習,互學互幫,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桌互評、生生互評、教師點撥,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是“認識一實踐一再認識”不斷升華的過程?!?/p>
四、欣賞解讀,再寫再議
師:很多同學也像你們一樣,用心讀帖,靜心研究,細心臨寫,日積月累,終于寫得一手好字,你們想不想來欣賞一下?
(播放作品,學生欣賞。)重點分析草字頭的字的筆畫和結構規(guī)律,解讀作品的章法特點等。
師:古人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這就是說,觀察范字越精細越好,臨寫的時候越像越好。要寫好這兩個字還得注意什么?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帖,再寫“英”“花”??淇渥约汉屯榈淖郑Τ瞿阕钚蕾p的一個字或一個筆畫,說一說它的用筆或結構好在哪里。
【設計意圖:同齡學生的作品最易激起相互間的共鳴,欣賞后再寫再議,有效地鞏固了新知?!?/p>
五、遷移運用,舉一反三
師:書法學習講究學以致用。每個同學桌上有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請補上空缺的“英”“花”二字,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的字,老師相信只要你用上今天所學的知識,就一定能將這幅作品完成好。(含英咀華;妙筆生花)
師:在小格子里寫上你的名字,再蓋上印章,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師:作品寫好后,進行集體展示,并可以送給現場的老師或你的好朋友。
師:光寫好“英”和“花”還不夠,同學們課后還要運用學習的書寫本領,努力寫好其他的草字頭的字,真正掌握這一類字的書寫方法。學書貴在日積月累,只要同學們堅持不懈,一定能寫出一手好字。
【設計意圖: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既能鞏固新知,又能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嘗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書法的快樂,學習書法的興趣也會在不斷獲得的成就感中得到提升。同時還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書法的章法美,為后面進一步學習集字創(chuàng)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