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小檔案
英文名:Saturn
赤道直徑:120536千米
質(zhì)量:約為地球質(zhì)量的95倍
與太陽平均距離:1426725000千米
自轉(zhuǎn)周期:10小時
公轉(zhuǎn)周期:29.46小時
表面平均溫度:-178℃
衛(wèi)星數(shù)量:不少于62個
全球的小天文發(fā)燒友,我的小粉絲們:
你們好!
星明哥哥又和大家見面啦!不久前,我們的飛船到達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并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土星環(huán)的壯舉,中國航天科技再次引發(fā)全球轟動。(此處應有掌聲,哈哈。)
與此同時,“開拓者”號全球互動平臺迎來了新一輪點擊風暴。網(wǎng)友紛紛留言,希望我們能像登陸火星時那樣,進行現(xiàn)場直播……關于這一點,星明哥哥需要向大家說聲抱歉,因為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還無法滿足你們的愿望。沒辦法,距離太遠啦!確切地說,有13.8863億公里?;鹦请x地球夠遠了吧?可我們現(xiàn)在的距離,比火星到地球遠了20倍還不止。給你們發(fā)一次訊息,至少要72分鐘才能送達地球。同樣,你們說一句話、問一個問題,也要過72分鐘才能傳回我這里。這樣一來一回,就得兩個多鐘頭,恐怕你們都要等得睡著啦!
不過先別失望。我知道大家對土星之旅充滿期待,準備了一肚子的問題,想要當面向我提問。為此,“開拓者”號互動平臺隨機抽取了三名幸運小粉絲,給予他們每人一次提問的機會。順便說一句,這幾個小粉絲可真是鬼機靈!問的問題刁鉆古怪,害我差點兒答不上來!好在最后有驚無險……對了,想不想知道他們都問了些什么?哈哈,稍等片刻,足球,準備場景回放!
第一個小朋友好像對土星的“土”字十分糾結(jié)……
星明哥哥,土星近距離看是什么樣子?是不是真的很“土”?
哈哈哈,這位小朋友好可愛!除了顏色是淺淺的土黃色,土星可一點兒都不“土”,相反,它是太陽系最美的行星!雖然不像金星那樣頂著“維納斯”的美名,它的光環(huán)卻是璀璨奪目、無與倫比的。那為什么叫它土星呢?因為古代沒有望遠鏡,肉眼無法看到土星環(huán),中國的古人就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順序,給他們發(fā)現(xiàn)的星星命名,土星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不過它的英文名就威風多了,叫Saturn,古羅馬農(nóng)業(yè)之神。
要說近距離看土星……簡直太壯觀了!跟看書本或者影像資料完全不一樣,甚至跟從太空看地球都不一樣!土星體形巨大,能裝下700多個地球。假如把它看作一個西瓜,地球就只有一顆葡萄那么大。在它面前,“開拓者”號比芝麻粒還小,人類就更微不足道啦!古人那句話怎么說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太對了!
第二個小朋友問得很專業(yè),好在我有所準備,嘿嘿。
星明哥哥,我想知道土星和其他行星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土星其實有很多典型的特征:比如它有一個雄偉、瑰麗的光環(huán);比如它是個“虛胖子”,而且“骨質(zhì)疏松”,掉進水里自己會浮上來(太陽系別的行星可做不到這一點)。此外,它還有自己的“獨門奇觀”——一個位于北極區(qū)域的“六邊形”??次沂掷锏哪P汀觯褪沁@樣。別看這里的“六邊形”才巴掌大,實際上光它的一條邊就有1.38萬公里,比地球直徑都長!論面積,把地球放進去都綽綽有余呢!不可思議吧?
第三個小朋友似乎正被壞天氣所困擾……嘿,我和他還真是一對“難兄難弟”。
星明哥哥,最近天上總是打雷,特別嚇人!不知道你們那邊天氣怎樣?
這位小朋友,咱倆先握個手!碰上壞天氣的可不只有你。沒到土星之前,我一直以為那是位嫻靜優(yōu)雅的“女神”,到了才發(fā)現(xiàn),其實是個“暴君”??此邦^頂”的六邊形,那其實是個夾雜著雷電的巨型風暴,里面的風速可以達到1000公里/秒!跟它比,連“暴脾氣”的木星都望塵莫及,至于地球上的龍卷風啦,沙塵暴啦,統(tǒng)統(tǒng)都不值一提!我和足球辛苦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把一批探測球投放進目標區(qū)域,準備用它們分析土星大氣。沒想到一進去就被卷進了風暴圈,被雷電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一兩個還有微弱信號。這一上午,我們算是白忙活啦,哈哈。
不知道看到這里,大家對土星有了怎樣的認識?要是意猶未盡,也可以給平臺發(fā)送郵件,繼續(xù)同我交流。好了,今天的互動到此結(jié)束吧,我們要開始工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