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原來動物們不僅有這么多奇奇怪怪的耳朵,各種耳朵還有著形形色色的功能!再瞧瞧我們的耳朵,你了解它們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嗎?
周末時,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游泳。游到中午,小明的肚子餓得咕咕直響,當聽到爸爸說去吃飯時,小明便急匆匆跑出泳池去換衣服。爸爸趕緊喊住了他: “小明,耳朵里進的水弄干凈了嗎?”
“不用了吧,這不是能聽見說話嗎?”
“你可別大意,游泳的時候細菌跟著水進入耳朵,很容易得中耳炎?!?/p>
“中耳炎?為什么要叫中耳炎呢?”
“耳朵的結(jié)構(gòu)非常復雜,平時我們看到的只是外耳,中耳則是耳朵更里面的部分。”
“外耳,中耳,那是不是還有個內(nèi)耳?”
“答對了!”
去吃飯的路上,爸爸向小明講解了耳朵的構(gòu)造。
耳朵作為人類的聽覺器官,起著接受聽覺信息的重要作用。它越往里結(jié)構(gòu)就越復雜,像古代小說里的洞府一樣。耳朵這座洞府,從外到內(nèi),由三大部分構(gòu)成: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
耳廓:耳廓是耳朵洞府的門面,是我們平??吹降亩渥钔鈬?,呈不規(guī)則漏斗狀。許多小朋友覺得耳朵軟軟的,一定沒有骨頭吧?其實耳廓是由軟骨組成的,咱們平時吃的豬耳朵,里面白色的部分便是軟骨。
耳廓就像人的指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除了會隨著年齡增長比例變大之外,耳廓的形狀永遠不會改變。
外耳道:
從耳廓中間的耳洞進去有一條彎曲的隧道——外耳道。我們聽到的絕大部分聲音,是通過外耳道進入耳朵里面的。外耳道軟骨上的皮膚有變異的汗腺,它們可以分泌出像蠟一樣的耳垢,俗稱耳屎,學名叫作耵聹。
耵聹看起來很臟,但它可以保護外耳道上的皮膚,也能適當阻擋灰塵等不速之客,用處可大著呢,所以,掏耳朵不要太勤快呀。
鼓膜:外耳道最里面透明大門,大門表面略微鼓膜。鼓膜的外形雖然像會自動開合,萬一鼓膜上便會被損壞。鼓膜具有彈一個鼓面,可以將聲音的
鼓室:鼓室并不是一個嚴密的房間,除了連著鼓膜的一端外,它還有幾個后門,其中之一就是咽鼓管。鼓室里最重要的器官是聽小骨“三兄弟”,它們?nèi)齻€構(gòu)成巧妙的杠桿結(jié)構(gòu),可以調(diào)節(jié)聲音能量的大小,將聲音傳達到洞府的最深處——內(nèi)耳。有一扇卵圓形的半向內(nèi)凹陷,它便是一扇門,但它并不破了洞,人的聽力性,顧名思義它像振動傳進中耳。
咽鼓管:咽鼓管連
接著鼻咽部與鼓室。當我們捏著鼻子用力憋氣的時候,會感到耳朵里發(fā)脹,這是因為咽鼓管將氣壓傳遞給了中耳。有了后門,鼓室就可以協(xié)調(diào)和外部氣壓的平衡,鼓膜也就不會輕易被氣壓撕破。
但咽鼓管也留有隱患,當我們游泳嗆水時,細菌就可以從鼻子或嘴巴進入,順著咽鼓管偷偷溜進中耳,引發(fā)炎癥。
前庭:前庭有兩個小窗戶,靠上面一點的叫作前庭窗,正對著最后一塊聽小骨的底部,靠下面的叫作蝸窗。它倆連通著耳蝸,耳蝸是洞府中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房間。
耳蝸:耳蝸里共有三條裝滿淋巴液的通道,和前庭窗連著的通道叫前庭階,和蝸窗相連的通道叫鼓階,前庭階和鼓階在耳蝸頂部連在一起。蝸管并不與它倆相通,僅僅是夾在中間,蝸管里有特殊的器官,可以把聲音振動轉(zhuǎn)換成大腦需要的電信號。
護耳小貼士:
1.減小耳機音量,避免長期處于噪音環(huán)境。
2.不要用力擤鼻涕,防止鼻咽分泌物經(jīng)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不要經(jīng)常掏耳朵,這樣很容易損傷外耳遒皮膚,把細菌帶入,甚至傷到鼓膜。如果掏耳朵的棉簽不干凈,上面沾有細菌,耳朵的健康就更難保證了。
4.謹慎用藥,避免藥物性耳聾。
5.如有突發(fā)性耳鳴或耳聾,應及時就診。
讓我們回顧一下聲音在耳朵里“走過的路”吧!聲音先從耳廓進入外耳,過外耳道敲響鼓膜。鼓膜像接力一般將聲音傳導給聽小骨“三兄弟”,最后一塊聽小骨又把聲音從前庭窗遞進了前庭階。它沿著前庭階一路攀爬,又沿著鼓階一路下行。聲音在耳蝸跑動引起蝸管里淋巴液的振動,振動別轉(zhuǎn)換成電信號,沿著聽覺神經(jīng)傳遞給了大腦。電信號最后通過大腦變成我們聽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