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姨有個這么響亮的稱號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纖細身材和姣好容顏。但時光總是會不留情面,它就是一把歲月刀,無情地割向人們的容貌。
不過靚姨是不服氣的,她用自己在運動健身上的堅持留住了纖細的體型與優(yōu)美的體態(tài)。在容貌上她也是不遺余力,化妝臺上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瓶瓶罐罐就是佐證??梢院敛豢鋸埖卣f,靚姨的那張臉就是一座小型化工廠,每天都會有各種化學物質在其中混合、反應,期盼著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然而化學物質用在皮膚之外效果有限,也無法立竿見影。靚姨覺得自己的努力實在是不夠,聽聞有神奇的微電流美容儀,能讓臉上的褶子變得淺一些,立刻心心念念地想要擁有一套。盡管價格不菲,靚姨依舊心花怒放地掏了腰包。在靚姨心中,價格貴這個命題與變美這個工程完全不在同一個討論層次上。只要說能恢復童顏,東西再貴,靚姨也買。
不過化妝品這東西到底能有多少效果,能說清楚的女人是鳳毛麟角。“自從用了以后,我感覺似乎自己變白了?!薄坝昧诉@個瘦臉儀以后,我感覺臉好像是小了一點點。”……這種建立在自我感覺之上的主觀判斷真的很難具有說服力,然而女人們就是吃這套,尤其是靚姨,簡簡單單的廣告和別人的一句非常主觀的正向評價就能成為她乖乖掏錢的動力。
“女人的大多數(shù)消費可不就是為了美嗎?你不也經(jīng)常買這買那嗎?”靚姨聽了我的吐槽,輕蔑地投來一個白眼,“美是女人的終身事業(yè)!”
可什么是美?熒屏上漂亮的女演員是美;時尚雜志上時而甜美、時而酷炫的模特是美;廣告上迷人的身影是美;還有身邊那些始終對自己外形一絲不茍、走在時尚前沿的女性們也是美。
可我們?yōu)槭裁从X得她們是美的?為什么天然地認為小臉尖下巴大眼睛是美,大餅臉小眼睛就略遜一籌;身材窈窕是美,肥胖臃腫則有礙觀瞻。似乎我們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審美觀,而且還驚人的一致。
當我們看到網(wǎng)絡上各種各樣的身體意象——大量的篇幅在介紹如何使身體顯得年輕、美麗、性感;女孩子們?yōu)樯砩稀岸嘤嗟摹敝径蠲疾徽埂⒉栾埐凰?,還為此提出“減掉脂肪,你就贏得了全世界”的口號,自然會被其中的內容所影響。當整個世界的女性(當然也包括男性)都這么認為時,靚姨的審美自然是天經(jīng)地義,并且是相當正確的。而我便會經(jīng)常成為她口中的反面教材——“你可以去減肥了!”沒辦法,我的身材顯然和正常的審美相悖,這在靚姨心中是絕不能忍受的。
在女性的審美背后似乎永遠都有一雙眼睛在審視,而女人大多又那么介意這雙眼睛對她的評價?!芭酥赃M行自我消費是因為她與自己的關系是由符號和表達維持的……女人對自己的眼光、對自己的皮膚都沒有自信,屬于她自己的東西絲毫不能給她帶來自信……”正如《消費社會》的作者鮑德里亞所說,女人無法自發(fā)地感到自信,而只能通過外在的東西提升自信感。在消費社會里,尤其在消費升級的當下,消費是為女人帶來自信的捷徑。
靚姨看似有很多選擇,長裙或短褲、單肩包或手提包、曬傷妝或甜美妝、長發(fā)或短發(fā)……但這一切與“自由”無關。她可以挑選各種手袋,卻沒有權利選擇她奶奶年輕時提的碎花包袱,因為有個聲音在說這是“過時”的;她失去了不使用化妝品和洗發(fā)水的權利,因為有個聲音說這是必須要做的;甚至她每天在超市里的“自由選擇”都是被某種社會符號控制的虛假自由。
女為悅己者容,說的可不就是這個理嗎?既然活在這個社會中,對美的追求到底是自由還是被綁架,倒也不那么重要了。一切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