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王 慧 孫文靜 楊慧彤 石雪晶 楊麗萍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系,河南鄭州 450000;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基礎學科,河南鄭州 450046
中藥湯劑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精粹,至今也在疾病防治與治療方面占據重要地位。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代煎中藥已成為快節(jié)奏生活人群的主要選擇[1]。由于代煎中藥保存時間存在爭議且無明確的相關研究,故代煎湯劑保存時間對其藥效的影響值得探討。本研究以單味代煎蒲公英湯劑為實驗主體,以湯劑濃度[2]、pH值[3]、亞硝酸鹽[4-5]、抑菌作用[6]四項內容探究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單味蒲公英湯劑的質量變化。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1臺(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U-1810);pH計(安萊立思,PH-400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長風儀器儀表公司,HH.SY21-Ni);封閉式電夾板(上海雷韻,BGG-2.4);低速離心機(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LD4-2型);全機械加碼分析天平(萬分之一)(上海新航儀器廠,TG328A);游標卡尺(上海臺海工量具有限公司,0~150mm);生化培養(yǎng)箱(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250B);手提壓力蒸汽滅菌器 (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YXQ-SG46-280A 型);麥氏比濁儀(北京亞歐德鵬科技有限公司,DP-MC1型);麥氏比濁管(北京亞歐德鵬科技有限公司,18mm,6管/套)。
pH計標準緩沖液(浙江力辰儀器科技有限公司,pH4.00/500mL,pH6.86/500mL,pH9.18/500mL);營養(yǎng)瓊脂平面培養(yǎng)基(北京陸橋技術有限公司,CM107型號/250g);氯化鋇(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g/瓶);硫酸溶液(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mL/瓶);亞鐵氰化鉀(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g/瓶);乙酸鋅(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g/瓶);硼酸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g/瓶);對氨基苯磺酸(山東浩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00g/瓶);N-1萘基乙二胺(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10g/瓶);亞硝酸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g/瓶);冰乙酸(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mL/瓶);鹽酸(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00mL/瓶)。
1.3.1湯劑制備 委托鄭州市高新開發(fā)區(qū)九州通大學城大藥房,機煎蒲公英全草600g,加水8000ml,機煎得濃度為0.1g/mL湯劑6000mL,取1600mL分別灌入容量為200mL的真空包裝保存共8袋,200mL/袋。將剩余4400mL湯劑煎制成濃度為2g/mL湯劑220mL,分別灌入容量為200mL的真空包裝保存共8袋,27.5mL/袋。
1.3.2不同存放時間湯劑濃度測定 采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湯劑濃度。記錄數據,觀察每日各組湯劑濃度變化。
1.3.3不同存放時間湯劑酸堿度測定 采用pH計法測定湯劑pH值。記錄數據,觀察每日各組湯劑酸堿度變化。
1.3.4不同存放時間湯劑亞硝酸鹽含量測定 用標準曲線法測定各組樣品吸光度值,計算亞硝酸鹽含量。記錄數據,觀察每日各組湯劑亞硝酸鹽含量變化。
1.3.5不同存放時間湯劑抑菌效果測定 采用抑菌圈大小評價法測定抑菌活性。記錄數據,觀察每日各組湯劑抑菌活性的變化。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版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代煎蒲公英湯劑濃度隨時間整體呈上升趨勢。與第0天組相比,各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存放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濃度有影響。見表1。
表1 保存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吸光度的影響(x ± s,n=3)
代煎蒲公英湯劑酸堿度隨時間整體呈下降趨勢。與第0天組相比,除1天組外,各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存放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酸堿度有影響。見表2。
表2 保存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pH值的影響(x ± s,n=3)
代煎蒲公英湯劑亞硝酸鹽含量整體隨時間呈上升趨勢。與第1天組相比,各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存放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有限。見表3。
表3 保存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x ± s,n=3)
代煎蒲公英湯劑抑菌效果整體隨時間呈下降趨勢。與第0天組相比,除第1天組外,各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存放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抑菌效果有影響。見表4。
表4 保存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體外抑菌療效的影響(x ± s,n=3)
中藥湯劑是臨床常用的劑型之一。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代煎藥物[7]因其快捷深受歡迎,部分人群為節(jié)約時間甚至會一次代煎多付,自行保存5~7d。由于代煎中藥的保存時間存在爭議且無明確的相關研究,故代煎湯劑保存時間對其質量的影響值得探討。蒲公英是常用中藥之一,藥理特性等相關研究較為全面。為減少實驗變量,更好的探究存放時間對湯劑質量的影響,故選取療效確切的單味蒲公英作為實驗主體。
中藥湯劑質量檢測是一項很復雜的科學,國內尚無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科學儀器和先進的檢測手段對其質量進行檢測[8]。大眾??繙珓舛?、氣味[9-10]、酸度等判斷中藥湯劑質量變化,且絕大多數中藥湯劑為水煎劑,現(xiàn)有研究表明水中含有微量亞硝酸鹽[4-5],因此湯劑中亞硝酸鹽含量是否超標也關系到湯劑的質量。因此參考漢方浸膏制劑的部分實驗項目[11]、中國藥典[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12-13]的測定。根據蒲公英殺菌的藥理作用[6、15]等,故選取藥物濃度、pH值、亞硝酸鹽含量、抑菌活性作為質量檢測指標。
傳統(tǒng)經驗上,常以湯劑的色澤濃度來判斷其質量,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分光光度計法是經典的測量有色物質含量的方法,本研究發(fā)現(xiàn):蒲公英湯劑濃度隨藥物存放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目前,pH計法是測定中藥酸堿度的常用測量方法,已有實驗[3]測定蒲公英提取物的pH值,表明蒲公英提取物的pH值為弱性且酸與其質量和療效有關,證明蒲公英pH值的測定對評判代煎蒲公英湯劑質量和療效有意義。本研究發(fā)現(xiàn):蒲公英湯劑的pH值隨藥物存放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眾所周知,過量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攝入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甚至致癌,而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域及植物中。故本實驗以此為基點,選取經典用于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常規(guī)方法—鹽酸萘乙二胺法,測定湯劑中亞硝酸鹽含量。結果表明:亞硝酸鹽含量均隨藥物存放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但亞硝酸鹽含量最大值0.0372g,均未超過0.2g的國家標準中毒量[16]。蒲公英具有明確的殺菌消毒的藥理作用,現(xiàn)有研究表明蒲公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殺菌效果[17]。證明蒲公英具有體外抑菌作用,故采用測定抑菌圈大小進行蒲公英湯劑藥效測定。結果表明:抑菌圈直徑隨藥物存放時間的延長顯著減小。說明代煎蒲公英湯劑抑菌效果隨存放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存放時間對代煎蒲公英湯劑濃度、pH值、抑菌效果均有影響。對臨床常用的代煎藥除了嚴格控制煎藥流程外,還需要嚴格控制存放時間,一般不應超過3d。
[參考文獻]
[1] 路璐.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煎藥方法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8):45-46.
[2] 林評蘭,謝瑞芳,唐志鵬,等.基于綜合評分法的蒲公英藥材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藥師.2015,18(11):1855-1858.
[3] 田曄,李朝品,鄧云.蒲公英提取物體外抗毛囊蠕形螨活性及皮膚安全性的實驗研究[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7(2):133-136.
[4] Blanco D.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自來水和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6,(5):65.
[5] 閆瀟娟,嚴麗君,胡雪峰,等.蔬菜生長與儲藏過程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變化[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81-87.
[6] 霍佳楠.蒲公英水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影響[D].哈爾濱: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2014:1-45.
[7] 戴雪榮,梁妙蓮.中藥湯劑機器煎煮與傳統(tǒng)煎煮方法的優(yōu)劣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6):92.
[8] 劉安.中藥飲片標準湯劑制備與質量標準研究方法概述 [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7):1.
[9] 許廣桂.基于仿生嗅覺的中藥材氣味指紋圖譜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yè)大學,2008:1-70.
[10] 鄒慧琴.基于“氣”仿生嗅覺系統(tǒng)在中藥品質整體評價中的方法學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1-105.
[11] 周瑜.日本漢方浸膏制劑的制造與品質管理[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2,43(6):517.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45.
[13] 龐小存.常用中藥材中亞硝酸鹽及硝酸鹽等六種陰離子含量分析及比較[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1-7.
[14] 林周孟.存放時間及存放溫度對蔬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J].職業(yè)與健康,2008,24(24):2676-2678.
[15] 劉婧陶.蒲公英甾醇粗提物抗炎作用研究[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33(12):104-106.
[16] 楊博.衛(wèi)生監(jiān)督中心舉辦全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國家標準宣貫培訓會議[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3,4(6):71-72.
[17] 劉利本,平家奇,高海飛,等.蒲公英不同部位提取物體外抑菌作用的比較[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0,32(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