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摘要:學科思想是學科的靈魂也是最為基本的思想方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教學也必須要采用滲透學科思想教育,用以分析和解決實際所遇到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以及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教師也需要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用擴散式思維,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升上課質(zhì)量。在此,就從四方面對“化學反應原理”在教學中學科思想的滲透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學科思想;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建立新的教學理念,除了讓學生認識新知識之外,還要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加強情感體驗。然而由于以往教學思維的限制,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學科思想,因此如何解決好這樣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當前重要課題。
一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是學習“化學反應原理”最重要的學科思想之一,可以將這種思想劃分為三種守恒。首先是物料守恒,在宏觀的認識當中認為質(zhì)量是守恒的,在微觀的認識當中認為粒子是守恒的。其次是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守恒,水溶液中的電荷守恒。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同時也需要結合守恒思想解決物質(zhì)定量變化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在“電化學”中原電池與電解池的電極方程式以及總反應式如何正確書寫和有關計算方式,都會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點,都可以利用電子和電荷守恒來分析以及解決問題。將能量守恒的思想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解決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重難點,同時有利于學生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優(yōu)化課堂的學習氛圍。
二化學元素思想與對立共存思想
在進行相關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組成、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來進行分析,比如說在“電離平衡”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內(nèi)在的因素來進行分析,而這也在側(cè)面呼應了性質(zhì)是由結構決定的這種觀念。在“化學反應原理”的課程教學過程當中由于難點比較多,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生就難以掌握,其中也存在著很多相互對立且共存的知識點。就比如化學反應中正極與負極,難溶電解質(zhì)的沉淀與溶解。雖然在講解中學生理解有些困難,但是與社會的發(fā)展相互連接或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也應當打開思維,用辯證全面的態(tài)度來看待事情的發(fā)展,從而保證教學的正常順利推進。
三環(huán)保思想與變化平衡
由于綠色環(huán)保的思想也是化學反應方向?qū)W習的重點,其中主要還是以如何降低城市環(huán)境當中汽車尾氣排放量為基點,結合焓氣與熵變作出判斷,從而得到尾氣凈化的化學反應式。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qū)⑺鶎W到的知識用于對環(huán)境的治理當中,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同時也有利于構建正確的學習觀,為綠色化學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變化平衡思想除了包括化學平衡原理之外還包括電解質(zhì)電離、鹽類水解等諸多平衡內(nèi)容,由于上述知識相對比較復雜,同學們難以理解,此時教師還應當在實際的講課過程中結合平衡思想,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對平衡原理進行分析解答,而這才能夠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四分類思想與守恒思想
在“化學反應原理”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通過物質(zhì)引路、類別劃分等方法,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供較為完整的系統(tǒng)學習方案。比如說在講解鹽類水解的過程當中,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以將鹽類劃分為幾個類別,為學生系統(tǒng)學習化學反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守恒思想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要依據(jù)守恒中變化的特點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講解,還需要從化學反應過程當中熱能等各種能量的變化,引起學生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明白質(zhì)量守恒與能量守恒還有化學反應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五結語
學科思想是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當前最為基礎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教師要在平時的授課中,通過學科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提升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同時打開思維,著重提升自主學習的效率。因此在“化學反應原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依據(jù)分類思想等,為教學提供更多富有成效的依據(jù),同時也能夠優(yōu)化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郭麗麗.高中化學教學中“平衡思想”的構建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
[2]郭鵬.學科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以“化學反應原理”為例[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3):246.
[3]李冬雪.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教科書中計算類問題教學策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8.
[4]邢曉峰,馬穎麗.對高中“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實驗教學的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