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王
在NBA,球迷就是當仁不讓的上帝。誰得罪了上帝,誰就沒有什么好日子過了。相信對于2002年的夏洛特黃蜂隊老板喬治·辛恩[George Shinn]和他的死黨合伙人雷·伍德里奇[Ray Wooldridge]來說,恐怕早已深刻體會到了當初那種眾叛親離的苦澀滋味。
2002年,在NBA官方舉行的29人會議中,當在座的主場遷移委員會成員以壓倒性的多數(shù)投票通過了黃蜂隊的有關主場遷址至新奧爾良的申請之后,沉默多時的夏洛特球迷們終于忍不住憤怒了。盡管他們的呼吁吶喊早已無法阻止黃蜂隊正式遷址的匆匆腳步,但他們還是決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復這些無情無義的家伙們。
他們是怎么做的呢?一起來看看吧。2002年1月4日,在主場比賽之前, 夏洛特體育館前的偌大停車場內只有寥寥幾輛汽車停在那里,無事可做的車輛領位員們一個個揮舞著手中的橙色指揮棒在空曠的場地內四處閑逛;體育館內更是一片寂靜荒涼的景象,將近兩萬個空位越發(fā)顯得館內冷清蕭條——那時的黃蜂隊以平均每場賣出的11400張門票在NBA 29支球隊的門票銷售榜上光榮“墊底”,但實際上,球迷上座率還遠遠低于這個生拼硬湊出來的數(shù)字;體育館內百無聊賴的出售啤酒零食的小販只能邊看雜志邊打發(fā)無聊的時光。整個場地之內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恐怕就是依然懸掛在體育館上空的大型條幅:向前,黃蜂隊,向前進!向哪前進?。渴窍蛐聤W爾良?向新球迷?還是向新老板呢?場地內,幾個黃蜂隊員們正在無精打采地做著賽前熱身活動,當時隊內的惟一一名全明星后衛(wèi)拜倫·戴維斯(Baron Davis)在場邊來回踱步地煲著電話粥,瞧他那眉飛色舞的樣子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有趣的事情,總之肯定是和即將開始的比賽無關的事情了。這場比賽是黃蜂隊主場迎戰(zhàn)勇士隊。雖然賽前賣出了大約8000張球票,但因為下雪天冷的緣故,到場觀看比賽的球迷只有不到1000人。在可以容納23799人的體育館里,區(qū)區(qū)1000個球迷簡直是聊勝于無,管理員只好招呼球迷們到最前面最好的位置坐下,讓他們可以更近地為球隊吶喊助威。盡管黃蜂隊最終以114-102戰(zhàn)勝了勇士隊,但偌大的場地內稀稀拉拉的掌聲還是讓奮勇作戰(zhàn)的隊員們泄氣不已。
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當他們的夢想被辛恩粗魯且毫無道理的私下交易以及簽約行動擊破時,他們便開始以走出球館來作為對辛恩及其同伙們無聲的抗議方式。只可惜被金錢沖昏了頭腦的辛恩老板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隨著入場觀眾人數(shù)的不斷下降,辛恩不僅沒有痛定思痛地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經(jīng)營策略是否得當,反而在那幾年來先后引進了幾名頗有爭議的問題型球員:例如他在1999年引入球隊的那位場下官司始終纏身的安東尼·梅森(Anthony Mason);另外一個麻煩纏身的大前鋒德里克·科爾曼(Derrick Coleman)剛剛來到球隊不久,就在隨后發(fā)生的一場酒醉駕車的意外事故中令搭順風車的隊友埃爾德里奇·萊卡斯內爾(Eldridge Recasner)受傷了,整個常規(guī)賽季就此報銷;而一直被譽為該隊模范生的鮑比·菲爾斯(Bobby Phills)在一次訓練后也因在高速公路上與隊友大衛(wèi)·韋斯利(David Wesley)飆車而不幸身亡。
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先后有五名黃蜂球員登上了社會新聞版頭條,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當球隊老板也不甘寂寞地再次上報時,其為球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可想而知的。1997年秋天,一名女子控告辛恩對她進行性侵犯,隨之而來的長達11天的聽證程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民風淳樸的夏洛特小鎮(zhèn)不啻于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雖然辛恩極力辯解說雙方都是自愿行為,并且原告也在后來撤銷了對他的控訴,但由于辛恩在事后坦承自己曾先后同三名啦啦隊隊長發(fā)生過婚外情,自此他便在當?shù)囟嗔艘粋€流傳甚廣但不太文雅的綽號:偽君子。
對于辛恩和斯特恩來說,黃蜂搬遷是NBA的一件大事。但對于夏洛特和新奧爾良的球迷來說,卻分別有不同的滋味在心頭。
球票目標:新奧爾良保證8000張季票、2450張散票和54張豪華套票的銷售,否則黃蜂有權選擇是否搬家。租借期:10年再加上兩個額外的5年特權。如果在10年合同結束后黃蜂要遷址,他們需支付1000萬美元的補償費。
場館建設:2002-2003賽季前,路易斯安那州800萬到1000萬美元的資金到位,而2003-2004賽季前,州政府將再付500萬美元。
訓練設施:2003-2004賽季前,市政府投資650萬美元建成訓練館。
租金:如果觀眾達到11000人或更多,每年球隊支付200萬美元。如果少于這個數(shù)字,租金可適量減少,但不得少于100萬美元。
黃蜂得益:票房、場內廣告牌、停車費等100%的收入。州政府保證黃蜂在此項上第一年至少能得到1800萬美元,而且每年以5%遞增。如果達不到此數(shù)字,州政府一年最多補償200萬美元。
冠名權:黃蜂擁有100%收益,州政府保證每年在這項目上黃蜂得到150萬美元。
遷址費:州政府支付25萬美元申請費、搬遷費和臨時辦公場所費,最多將達到175萬美元,并提供配套服務。
其他:州政府支付最多不超過500萬美元補償給黃蜂“由搬遷導致的可能會發(fā)生的費用和義務”。
然而真正令辛恩對夏洛特徹底絕望的因素還是在于球館問題。盡管從外觀看上去,夏洛特體育館同其它地區(qū)的NBA比賽球館相比沒有什么不同,但仔細研究其內部結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存在著一個其它球隊都沒有的致命傷:缺少豪華包廂。這樣的豪華包廂通常都不是普通球迷可以享用得起的,而是提供給那些有錢有勢的富人們享受的。在包廂里面,所有豪華設施一應俱全,球隊從每一個包廂上每年可以賺取幾十萬美金的巨額利潤,足以頂?shù)蒙弦话賯€普通球迷一年的球票錢。擁有2.4萬個座位的夏洛特球館曾有過連續(xù)364場比賽賣光門票的驚人紀錄,但它只有12個豪華大包廂,缺少豪華包廂使黃蜂平均每個賽季將少收入2000萬美元。由于每天滿座的緣故,在球館創(chuàng)立之初這種弊病還體現(xiàn)得不是十分明顯,然而在到場球迷人數(shù)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沒有豪華包廂就成為球隊收支無法平衡的關鍵問題。
事實上,早在球館建立之初的幾年中,夏洛特市政府曾就擴建新球館問題和辛恩老板展開過磋商,并計劃以增加稅收和集資的形式來籌集這筆擴建資金。但卻被辛恩以無法擁有球館冠名權等理由嚴辭拒絕了。等到鼠目寸光的辛恩在若干年以后發(fā)現(xiàn)到問題的嚴重性,再向市政府提出新建球館的計劃時,日益下降的人氣早已讓市政府對新球館的前景心灰意冷,重建計劃也就此停滯不前了。
然而,最令黃蜂隊球迷們?yōu)橹畾饨Y不已的還是辛恩那種兩面三刀、令人不齒的卑鄙行徑。他一方面向市政府乃至其他社會人士大吐苦水,并動輒以搬家作為要挾的手段來募集擴建資金;另一方面卻在暗中尋找可能接手的買家,為自己留下一條可靠的退路。曾經(jīng)與他接洽過的人包括NASCAR賽車界巨擘布倫登·史密斯(Brunton Smith)、美國第一黑人億萬富翁羅伯特·約翰遜(Robert Johnson)、以及由夏洛特地方商人組成的合購團體。最終,辛恩還是向死黨雷·伍德里奇出售了部分股權,并將球隊的大部分經(jīng)營事務交給后者,以避免形象不佳的他在公開交涉時出現(xiàn)屢屢碰壁的尷尬局面。然而與辛恩相比,伍德里奇卻是個更令人棘手的老狐貍,凡是與他打過交道的人都會用“狡猾”這個詞來形容他。自從伍德里奇正式走馬上任以來,他即開始馬不停蹄地四處為球隊尋找合適的“新家”。從路易斯維爾到漢普敦,從俄克拉荷馬到印第安納,最終,他把目光對準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市。伍德里奇相信NBA聯(lián)盟肯定會批準他們的申請,因為新奧爾良市向他們許諾的條件實在是太理想了,相信沒有任何人可以拒絕。
辛恩在新奧爾良家中的游泳池也被畫上了黃蜂隊的標志,但隨著球隊的搬遷,他的住宅也荒廢了。
拜倫·戴維斯是黃蜂隊的領袖,可惜他的命運也和這支球隊一樣多舛。
新奧爾良市所在的路易斯維爾州政府保證,他們可以通過一些民間手段幫助球隊銷售球票,同時政府也將為球隊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一些經(jīng)濟幫助。在通過政府路政建設和城市建設中收取的稅款中,將有一部分用來幫助黃蜂隊興建一所新的訓練場館和辦公樓,同時他們還將為新球館提供更多資金援助,包括新建更多的豪華包廂和座席,以提高球隊門票方面的收入。最令人吃驚的是,路易斯維爾州政府甚至明言,他們將保證黃蜂隊每個賽季能從高價座席門票銷售、停車場收費、冠名權等項目中中獲得1800萬美元的收入。這種政府對職業(yè)體育的直接支持,在美國體育界是相當罕見的。此外,黃蜂隊的搬遷費用也將由新奧爾良市承擔。他們還承諾,如果無法實現(xiàn)承諾,新奧爾良市政府將彌補部分損失,每年最多可支付200萬美元。而且該市還將至少出資1950萬美元,裝修當時僅僅建成兩年的新奧爾良體育館,并且為黃蜂隊專門修建全新的訓練館。而黃蜂隊要付出的,僅僅是每年至多200萬美元的場地租金而已。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奧爾良之所以愿意投下如此血本,是因為他們擔心聯(lián)盟高層對他們存有疑慮,同時他們也想為城市重新引進一支NBA球隊。1979年,爵士隊曾經(jīng)義無反顧地拋棄這個城市,投奔到鹽湖城,因此新奧爾良體育館經(jīng)理索倫頓自己也承認,自那時之后,他們一直很難取得聯(lián)盟的信任。同時,新奧爾良比夏洛特市場更小,如果黃蜂隊搬遷至此,它將成為目前NBA最小的電視市場。但索倫頓說,他們的競爭優(yōu)勢在于,不管該地球迷是否支持籃球,他們都依然能夠保證黃蜂隊有相當可觀的穩(wěn)定收入,而這也是最吸引兩位黃蜂老板的地方。在過去的兩年里,辛恩和伍德里奇損失相當慘重。伍德里奇曾有一次面帶苦楚地向記者抱怨:“在我一生中,這是我第一次遭遇到虧損。前一年我們虧了1200萬美元,而今年將遠遠超過2500萬美金?!币慌缘男炼饕舶欀碱^補充說:“我的心告訴我,我們應該留在夏洛特。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和伍德里奇肯定會面臨破產(chǎn)的悲慘命運。”
在黃蜂隊重回新奧爾良之后,德懷特·霍華德也來到這里,本賽季,他是新奧爾良黃蜂隊中表現(xiàn)最好的球員。
為了將球隊繼續(xù)留在夏洛特,當?shù)責釔刍@球的人們?yōu)榇烁冻隽藰O大的努力。夏洛特是全美五大銀行之一的瓦霍維亞和美洲銀行的總部所在地,除此之外,這里還有實力雄厚的公爵能源公司。為了留住黃蜂隊,這三家大企業(yè)都相繼表示,他們愿意出資1億美元,幫助黃蜂隊修建一座價值2.5億美元的新球館。夏洛特當?shù)厣虉F還希望能從黃蜂兩位老板手中購得股權,但這些提議再次遭到了拒絕。在向辛恩提出的種種購買黃蜂隊的提案屢屢遭受拒絕之后,他們又費盡千辛萬苦地組織了有關創(chuàng)建新球館的大規(guī)模公民投票,然而人氣已經(jīng)一瀉千里的黃蜂隊在投票中卻以43比57敗下陣來。人們仍不死心,他們又別出心裁地提出了好幾個極富想象力的提案,其中包括購買有出售謠言的奧蘭多魔術隊然后將其遷至夏洛特;建議聯(lián)盟在黃蜂隊遷走之后在夏洛特重新成立一支球隊等等。然而,不管人們再做多么巨大的努力,他們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難以挽回的現(xiàn)實:黃蜂隊要離開了。
面對大局已定的既成事實,原本持反對意見的聯(lián)盟主席大衛(wèi)·斯特恩(David Stern)也不得不勉強同意通過夏洛特黃蜂隊搬遷至新奧爾良的提案,但前提條件是,黃蜂隊在新奧爾良的預售球票數(shù)量能達到聯(lián)盟規(guī)定的平均水平。“新奧爾良的球迷們、市民領袖們和商人們,還有整個路易斯安那州的人,對于擁有一支NBA球隊都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熱情,”NBA總裁大衛(wèi)·斯特恩在隨后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既然我們已經(jīng)看到這里的承諾與熱情,我對于將黃蜂隊的主場授予新奧爾良充滿了信心,我同樣相信這里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主場?!比欢驮诖藭r,看似塵埃落定的黃蜂隊內再起波瀾。有報紙披露伍德里奇為了營造夏洛特地方不支持黃蜂隊的氣氛,令黃蜂隊順利搬遷至新奧爾良,竟然謊報夏洛特售票數(shù)量,向聯(lián)盟隱瞞了實際的票房數(shù)。此消息一出,夏洛特市內上下一片嘩然。在黃蜂隊主場比賽中,各種惡意辱罵伍德里奇和辛恩的標語海報紛紛張貼在館內的各個角落里。在2002年季后賽首輪黃蜂隊同魔術隊的比賽中,兩位眾叛親離的老板索性趕赴奧蘭多觀看黃蜂隊的比賽,反而不敢在自己的主場看比賽了。
2001年2月。新奧爾良州的官員宣稱,他們將采取措施以吸引有意搬家的溫哥華灰熊。為此新奧爾良將同孟菲斯和肯塔基的路易維爾展開競爭。
2001年3月。黃蜂有意搬到孟菲斯去,但是在NBA準許灰熊從溫哥華搬遷到孟菲斯后,計劃告吹。
2001年6月5日。夏洛特的投票者擊敗公民投票的結果,允許黃蜂在新的地區(qū)籌措資金。
2002年1月5日。黃蜂老板喬治·辛恩和伍德里奇訪問新奧爾良。而新奧爾良已經(jīng)加入到了同路易維爾、阿納海姆,以及加利弗尼亞的諾???,梵和圣路易斯等城市的競爭行列中,所有人都試圖能將黃蜂吸引過來。
2002年1月17日。路易斯安納的政府官員邁克-福斯特宣稱,在球隊向NBA提供要求搬遷的正式文件時,一項協(xié)議將黃蜂帶到了新奧爾良。球隊也同時宣稱關于賽季票的委托事項需要在3月15日前談妥,約有8000張普通賽季套票,2450張俱樂部票和54張豪華套間的套票。
2002年3月15日。黃蜂的老板宣稱他們已經(jīng)達到了目標,球隊可以搬家了。他們賣出了55張豪華套間的套票和8121張賽季套票。
2002年3月20日。NBA重置委員會成員訪問了新奧爾良評估申請搬遷的地點。NBA委員大衛(wèi)-斯特恩做了陳訴,說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好的一處。
2002年4月19日。福斯特簽發(fā)一項議案將黃蜂加入到稅金回扣的程序中來,該項議案要求將“質量工作”交給路易斯安納,而后者除了支付高額稅款外,還要交納健康保險。這樣黃蜂在球隊薪水上就能增加一個百分點,在保證稅務信譽的同時,每年可以總計有365萬美元的收入。
2002年4月30日。福斯特簽發(fā)了向新奧爾良注入100萬美元以幫助當?shù)匕l(fā)展的法案。該項工程包括完成豪華包廂的施工和對更衣室的改造。
2002年5月2日。NBA重置委員會一致倡議NBA各隊所有者同意黃蜂由夏洛特到新奧爾良的正當搬遷活動。
2002年5月11日。NBA各位老板投票通過黃蜂搬到新奧爾良。
黃蜂隊給新奧爾良市民帶來了精神安慰,幫助他們度過了天災的侵襲。
2002年4月9日,夏洛特市長邁克羅里(Pat McCrory)帶領全夏洛特人民發(fā)動了最后一波挽留攻勢,在全美各大新聞媒體上發(fā)表了一封致聯(lián)盟主席乃至聯(lián)盟其它球隊老板的公開信,試圖做最后的嘗試與努力。但結果還是令他們倍感失望的。5月13日,聯(lián)盟正式通過同意黃蜂隊搬家至新奧爾良的申請?zhí)岚?。至此,“夏洛特黃蜂”這支球隊在2001-02賽季結束后在NBA歷史上正式作古了。
2002年5月13日,季后賽第二輪黃蜂隊對籃網(wǎng)隊的第四場比賽。許多久違了的球迷再次回到了夏洛特體育館,揮舞著手中白色毛巾的他們?yōu)橹鲌鲎鲬?zhàn)的黃蜂隊起勁地吶喊助威著,試圖為自己留下最后的這一點點快樂。
對于離別,黃蜂隊主教練西拉斯的一番話更為感人:“這就像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他什么錯誤都沒犯,卻仍無法避免受影響。不過,我們做到了我們期待的事,就是贏得了鐵桿球迷們的尊重?!碑斎?,也有一些“沒心沒肺”的家伙們對于這種傷感并不放在心上,黃蜂隊后衛(wèi)韋斯利就是其中的一個:“要不是記者告訴我,我還真不知道這事。我不看電視,也不在意什么流言蜚語。這些根本不重要,我們只關心怎樣贏得總冠軍。我想,球隊里至少有七、八個人不會在乎這件事?!?/p>
在新奧爾良黃蜂隊的短暫歷史中,克里斯·保羅是最偉大的球員。
輸球之后,失望沮喪的球迷們心里很清楚,最后的離別時刻終于來到了。一小部分球迷們忙著在球館內四處留影,更多的人們則久久地佇立在觀眾席上,傷感地回憶著這里的點點滴滴。直到球場管理人員小聲地提醒他們球場馬上就要關門了時,滿懷留戀之情的他們才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這里。
燈光驟然熄滅,夏洛特黃蜂隊上演的最后一幕戲也至此落下了帷幕。所幸,這座城市在2004年就迎來了全新的NBA球隊,雖然新奧爾良直到2014年才把“黃蜂”這個名字“還給”他們,但和失去超音速隊的西雅圖相比,夏洛特人還算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