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云天明 ●宇同
沒有熱鬧的歌舞,沒有炫酷的特效,聚焦教育公平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如圖)在印度引發(fā)“大討論”之后,也在中國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截至9日零時,該片上映5天累計票房1.35億元(人民幣,下同),對這部只有2300萬投資、印度票房總計7000萬的印度“小片”來說,已是成績斐然。
對多數(shù)中國觀眾而言,伊爾凡·可汗上一個能被記起角色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回溯自己神奇經(jīng)歷的“中年派”。在《起跑線》中,這位寶萊塢公認的演技派明星扮演一位為女兒擇校費盡心機的慈父,他在片中所飾的服裝設計店老板拉吉和太太米塔是印度新興中產(chǎn)階級,盡管衣食無憂但仍覺得無法進入印度上層社會?!皠e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更好教育,拉吉夫婦展開擇校大作戰(zhàn),印度版“孟母三遷”背后的學區(qū)房、面試家長、炫富、騙貧困生名額等問題引發(fā)大批中國觀眾共鳴。
在印度,擇校的重要性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因為印度學?;旧戏譃閮深悾阂活愂且杂⒄Z為基本教學語言的EnglishMedium學校,另一類是以印地語為基本教學語言的HindiMedium學校,前者不僅師資力量強,而且教學質(zhì)量高,各方面都和國際接軌,這種學校畢業(yè)的孩子考上好大學的機會要遠遠大于印地語學校。對于《起跑線》在中國的成功,《今日印度》分析稱“該片延續(xù)了幾部中國進口的印度影片現(xiàn)實主義風格,從《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線》,它們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正是多數(shù)中國電影所缺少的”。分析還援引某中國影迷的說法:“很多印度的喜劇電影能讓觀眾看到哭?!薄镀鹋芫€》的聯(lián)合制片人達內(nèi)什·維簡表示,“《起跑線》在中國的成功證明了電影是一種國際語言,我為此深感自豪”。
印度“l(fā)ivemint”網(wǎng)站6日分析,《起跑線》上映前一個月,印度影星薩米爾·汗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一周內(nèi)收獲上億元人民幣,再之前的《神秘巨星》有7.7億元票房,如今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紀錄是《摔跤吧!爸爸》帶來的13億元人民幣。除了中國快速增長的銀幕數(shù)量這一客觀因素外,印度電影在中國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引發(fā)中國觀眾的強烈共鳴,他們已經(jīng)看膩了好萊塢的奇觀式電影和中國的奇幻式電影,歡樂又走心的印度電影一定程度上填補中國影壇空白。
該片去年5月在印度上映后曾引發(fā)整個夏季的觀影熱潮,并在第63屆印度電影觀眾獎評選中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在電影評論區(qū)里,印度網(wǎng)友在稱贊故事情節(jié)和演員表演之外,更多的是探討影片所展現(xiàn)出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有人感慨:影片中,我們隨著皮婭一家人來到富人區(qū),感受到的是冷漠和高高在上的距離感;相反的,在貧民區(qū)里卻能找到溫馨和鄰里之間的真誠關心,多么諷刺啊。有人質(zhì)疑:讓孩子泯滅良知、弄虛作假得到上名校的“起跑線”,我們給孩子的心靈留下的是陽光還是陰影?還有人痛恨:擇校已編成一張利益大網(wǎng),腐敗已讓這個國家沒有一寸凈土……
《環(huán)球時報》記者本人也經(jīng)歷過在印度給孩子申請學校的坎坷。幾個月的時間里,發(fā)出一份份申請,到訪一個個學校,排名第一的德里公學,被拒;排名第二的梵文學校(與《起跑線》中的學校相似),又被拒……最后上了學費較高的一所私立國際學校。這所學校就坐落在電影中一家人買學區(qū)房的瓦桑維哈地區(qū),新德里房價最高的地方。
也有許多印度觀眾質(zhì)疑影片的結(jié)尾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伊爾凡·可汗最后的那段演講確實發(fā)人深省,“教育失去其本質(zhì)成了產(chǎn)業(yè),校長墮落成了商人,我的女兒在這個學校能學到什么?我們是真的在幫孩子嗎?我女兒的幸福不能建立在虛偽和欺騙上,不能建立在窮孩子的痛苦上?!薄?/p>